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如何实现工学结合

2017-12-06 15:11杜爱娟王青云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工学用人

杜爱娟、王青云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43500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如何实现工学结合

杜爱娟、王青云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435004)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是侧重于课程体系重构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面,对如何落实工学结合的研究很少。本文首先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如何让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安排好教学时间和实习时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目前各院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希望通过订单式、现代学徒制、教学做一体式、“2+1”分段式、“1.0+1.25+0.75”分段式等模式来强调工学结合,培养出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但是仍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无法充分发挥各方最大效能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然而目前企业过多注重眼前利益,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使得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虽然2015年人社部推出了“新型学徒制试点”,对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经济鼓励措施,但是要想全面铺开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地级市以下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

2 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度不够,工与学难以有效结合

学校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一旦确定就不可改动,但企业的生产周期、用人需求却是随市场不断变化的,很难预测。所以经常是学校要w 安排学生进企业时,企业不需要用人,而企业要人时学校却无人可派。学校实施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难度也很大,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离开学校后再返校难以收心,有的学生甚至不再返校,直接到企业上班挣钱去了[1]。

3 师资队伍不足以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支撑

新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往往先在企业出现,而后才是职业学校,在技术能力方面,职教老师一直是跟着企业的技术能手学习的。学校缺乏技术大师级的人物,不能给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使企业对学校缺乏合作兴趣。

4 教学管理体制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制、学时等较为严格,在教学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不适应企业需求,无法灵活安排实习实训,工与学结合起来较难。文件中提出的弹性学制也未能很好落实,不适应目前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想加强工学结合,必须依托地方企业。如何让企业深度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需要校企双方合作,制定出适合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2]。学校首先要成立调研小组,通过讨论制定出调研表,然后派小组成员分别到各4S店及汽修厂进行调研,主要调研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4.1 企业的用人规律

企业生产的淡旺季情况以及用人需求情况,据此调整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用工时间安排教学时间和实习时间。

4.2 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

了解每家企业一次可以接受多少学生来实习,有无能力安排技术水平高的师傅指导学生。

4.3 各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岗位安排情况

根据人才培养规律,一年级新生、二年级老生和三年级毕业生的实习内容应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各年级学生的实习项目、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确定后,即可以据此安排实习计划。

学校根据调研结果,邀请企业代表召开研讨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中哪些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哪些在企业实习教学。按照企业的生产淡旺季安排学生实习时间,根据各企业接收能力安排每家企业的实习人数;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安排实习内容。

平时学校要与企业密切联系,指定专人与企业接洽,处理好校企间的合作关系。成立校企合作教学委员会,在每家企业明确一个联系人。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企业联系人把企业用人情况、新技术使用情况、学生实训情况跟学校及时沟通,确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常实施。同时学校要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对学生进行考核。

[1]人社部财政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2015.

[2]王德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4).

杜爱娟(1968—),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教学。

王青云(1967—),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教学。

U46文献标示码:A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工学用人
盐工学人
——宋辉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为什么叫“一把手”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究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