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改革与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实施

2017-12-05 15:14高晓芬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考核体系绩效工资薪酬管理

高晓芬

摘要:该文以绩效考核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工资改革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实施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建立并完善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工资的改革是为了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虽然在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列举岗位工资导向作用难以发挥及工资与实际业绩不关联两个问题,尽管出现问题,但我们应该坚持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员工发放薪酬,多劳者多得,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绩效工资;薪酬管理;考核体系

引言:一个优秀、高效、和谐的企业和一个正确的薪酬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好的薪酬系统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其工作热情高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薪酬体系的核心就是工资制度的改革,公平合理的薪资报酬能够使员工信服企业,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工资改革的进行,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原则去建立和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实力。

1.岗位绩效工资制基本原理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员工个人工作绩效为计量基础的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将员工的薪酬与个人业绩相关联,员工的收入直接与其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对企业的贡献相挂钩,并且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员工薪酬,合理的拉开收入差距。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比传统的级别登记工资制度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及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使得工作更有效率,实现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业绩的紧密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凝聚作用。

2.工资改革与岗位绩效工资制实施存在问题

2.1岗位工资导向作用难以发挥

薪酬是员工通过劳动获得的酬劳,对于员工来说,薪酬具有保障和激励的作用。除此之外,薪酬还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使其在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薪酬结构由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等四部分构成,这些薪酬决定要素也不是完全彼此独立的,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如能力和业绩基本成正相关性,学历是能力高低的必要条件,在技术型企业中企业中岗位的薪酬的高低反映的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及各种因素的平衡,也就是薪酬的导向。岗位工资是薪酬的基础构成部分之一,虽然导向性最强,但却因为过程复杂很难得到发挥。相比于其他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较低,对岗位的流动导向会有不好的影响。并且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数量少,岗别之间的差距小,使得许多关键岗位不能多得,不利于关键岗位人才的稳定。

2.2工资与实际业绩不关联

现如今的工资体制主要与员工的学历、职称有关系,而不注重员工的能力、对企业的实际贡献。教师为国家提供教育服务,国家从社会再分配中支付报酬,工作能力的不同理应得到不同的报酬,尽管级别相同,但取得不同的成绩应该得到不同的待遇。工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对于同一层面的管理者,在职务相同但岗位不同时对企业做出的贡献也会不同,薪酬也应不同,目前的工资体制并没有很好的做到根据业绩合理差别对待,做多做少一样,从而直接导致职工的工作热情不高涨,工作效率低等。

3.工资改革与岗位绩效工资制推进实施

3.1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薪酬可以很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其积极性,员工收入和个人能力也成正比例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学合理的考核才能发挥出岗位工资制度的优势,促进工资的激励作用,员工与企业有着共同的愿景目标,都希望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应当按照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尽量避免人为主观因素,使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能够集中体现在考核上,根据业绩考核来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而在考核中要对不同类别的岗位有不同的考核方法,比如对一般的管理人员实施季度考核,对高级管理者实施年度考核。考核应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差异性等基本原则,注重加强考核指标体系的规范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提高员工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和管理岗位

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及管理岗位,对每位职工的工作给予合理公正的评价,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一環。一般在事业单位,劳动者都会和单位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保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一些单位并没有根据员工的专业、能力来分配工作,而是采取随机调配的方法,以致员工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难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在聘用合同中直接标明员工岗位的具体要求,保证优秀的员工可以晋升职位,从而使得员工有积极性,对工作有热情,工作效率也会提高,这样也有利于单位绩效考核的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和管理岗位对员工有一定的调动作用,对企业单位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结语:企业单位工资改革是完善和推进员工收入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通过薪酬改革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实现企业薪酬分配收入的科学化、规范化。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要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设置是前提,绩效评估是关键,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

参考文献:

[1]李雪蔚.广播电视单位工资改革与岗位绩效工资制执行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45(38):41-42.

[2]赵海.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监理岗位绩效工资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9(15):27-28.

[3]黄春红.浅议工资制度改革与企业绩效管理[J].中国外资,2012,11(66):83-84.

[4]韩晓艳.浅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5,57(62):34-35.

猜你喜欢
考核体系绩效工资薪酬管理
试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建立绩效工资协商共决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分析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