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传媒中英语流行语的使用及规范

2017-12-05 10:10武亮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流行语广电规范

武亮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英语的使用能力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英语流行语,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而作为传统媒体,广电传媒在英语流行语的使用上被大众广泛关注,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英语流行语在广电传媒中的使用规范提出新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流行语广电传媒使用及规范

英语流行语的定义

简单来说,英语流行语就是英语短语、词汇、短句之类的常用语,是一种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短语、词汇或短句。但是我们发现,英语流行语使用群体更加年轻化、个性化,其出现和应用也不再仅限于日常生活,而是充斥在大众媒体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英语流行语给社会生活带来更多新鲜感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传统语言的使用原则与规范,这也就是英语流行语是否能应用于广电媒体出现争论的原因。

英语流行语与广电媒体流行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英语流行语多出现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为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和传播的以英语短句、词汇或者是短语为主的语言,多具有简洁性、时尚性和诙谐性,它广泛且高频率地应用于日常生活过程中,是一种语言文化,也被称为平民文化。它的使用不限于日常生活,而是渗透到了大众媒体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娱乐与传播功能。英语流行性语言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无固定形式,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流行语言。比如“Oh,my god!”表示人们吃惊、无奈、尴尬的情绪;“out”表示“落后、过时”或“出局”的意思;“shut up”表示闭嘴的意思等,部分流行语仍然沿用其固有意义,但部分流行语的意义则被衍生成其他内容。

广电媒体流行语是指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出现的媒体语言,是由广电媒体播音主持进行传播和推广的媒体语言,多与国家时政、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相关联。由于广电媒体流行语立足于传统传媒产业,其发展相对于新媒体产业更加成熟化和规范化,它承担着广播传播和新闻传播的双重属性,具有更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社会发展的舆论工具,具有政治和经济导向性,这也就决定了广电媒体流行语在语言使用上更加讲究和规范。例如“低碳、环保”的出现,就是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而服务,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

英语流行语在传统媒体中使用的规范和原则

1.广电媒体在英语流行语的应用上应理性分类

当英语流行语的应用能够达到它独特目的,不影响观众的理解及判断的时候,是可以在广电媒体中应用的。英语流行语是社会生活中自发创造的语言,在特定的时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在时事新闻报道中,英语流行语往往更能够代表大众的想法和心态,它不具备任何政治倾向和思想引导,只是客观地表述大众的心声与社会的现实。在具有娱乐性的广电媒体中,英语流行语的运用反而能够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提高观众的兴趣,增加节目收视率,何乐而不为呢?诸如上文提到的“out”“my god”“high”等。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不能用英语流行语的,即在政治、经济、教育类正统、严肃的节目中不能使用,英语流行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语言应用不规范、发音不准确、语法不正确或者是诸如“shut up”“fuck”之类的不良语言等都是它的弊病,而正统类节目的示范性和社会引导性,是不允许这种错误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流行语有其积极的社会作用,理应得到引导和规范,而在广电媒体的应用上要多加分析,不能一刀切。

2.英語流行语的应用要“严于律己”

英语流行语一定要遵守国家语言的法律法规政策,这是英语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和应用的底线,而应用于广电媒体时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更要遵守广电媒体的语言要求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凡是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流行语,都是要严格被禁的,更不要说应用于广电传媒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法》是我国语言规范中最高的法律准绳,第一次确定了普通话与规范字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语言和文字的应用进入了规范化的轨道,新媒体流行语的应用一定要遵守我国法律的规定,维护国家形象,促进我国语言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英语流行语也要承担起引导青少年用语规范的责任,青少年是使用英语流行语的一个大的群体,而且是最活跃的群体。由于这个群体的辨别能力差、世界观和价值观未形成、容易受到误导的特殊性,青少年对英语流行语的应用不能客观、理性地对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网络聊天中的网络语言花样百出、天花乱坠,甚至在考试作文中也频繁使用,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对语言的认知预示着我国语言未来的发展,因此,规范英语流行语迫在眉睫。我们要注重英语流行语中教育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性,在使用过程中加以区分和引导,让青少年在更健康的语言环境下长大,才能保证国家语言文化的健康传承,才能维护国家的规范和尊严。

3.英语流行语在广电媒体的应用中要遵守规范

英语流行语在广电媒体中的应用,首先应遵守广电媒体的规范和守则。广电媒体的语言要求通俗易懂,但是不能出现口头语,必须是经过加工锤炼的口头性易懂语言,同时语法逻辑严密,简洁明快,在这些基本要求上,英语流行语想要在广电传媒得到广泛应用,就要加以规范。首先是“通俗易懂”,虽然英语流行语来自于网民大众,但是它是在一定群体中约定产生的,当其流行至全社会的时候,所代表的意义就不是那么明确了,因此,要对英语流行语加以规范,首先是要明确英语流行语的含义;还有,网络对英语流行语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其多以口语性存在,以朗朗上口为主要流行因素,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行各业都能创造英语流行语,所以英语流行语应用于广电媒体时需要经过更深层次的加工锤炼;英语流行语来源于群众,只要以表达情感为主,在语法上就没那么严格了,甚至很多流行语是不符合标准的语法要求的,对这种新传媒流行语就更要重新规范了。

对英语流行语在广电传媒中广泛应用的建议endprint

1.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英语流行语广泛应用于广电传媒的基础就是要求编辑、主持人相关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树立正确的语言观,认清自己在国家语言中的地位,在社会文化及舆论中所要起到的正确引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广电传媒对语言文化的要求,才能为中国语言的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英语流行语广泛应用于广电传媒也需要传统媒体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提高从业者的规范意识和规范能力,扎实广电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标准化、专业化技能。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的基础上,关注英语流行语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要重视其在青少年语言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才能正确对待英语流行语的应用,而不是因它现有的缺陷而一刀切,全面禁止英语流行语在广电传媒中的应用。

2.加强对英语流行语的研究与法律、法规的规范

英语流行语来源广泛,“从民中来,到民中去”,因此它的正确应用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者对英语流行语的研究,不仅能够规范我国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应用,更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国民思想、情感情况及国民对于英语之类的外语应用心理情况,了解青少年心理及学习生活发展状况,真正承载起英语流行语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对英语流行语的不断研究,也能帮助我国不断建设、健全语言文化法律法规,有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英语流行语才能越来越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要求,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结论

英语流行语在为中国传媒带来更多更新鲜的词汇的同时,也为传统传媒带来了不可规避的负面影响。因此,英语流行语在广电媒体中的应用就要更加规范,利用英语流行语的优点,以更加规范和更加准确的方式引导英语流行语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鹏、唐三勇:《新媒体对当代政治流行语的影响》,《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1期,第43-49页。

[2]刘蕊:《英语流行语的发展趋势与语用特征探析》,《吉林省教育學院学报》2015年第7期,第33-34页。

[3]付荣文:《英语流行语语用学特征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第68-69页。

[4]李迎迎:《外语教学中英语流行语翻译的情感过滤分析》,《大学英语》2014年第3期,第26-27页。

[5]翟琼:《英语流行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66-67页。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行语广电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流行语大盘点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