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2017-12-05 20:09王宇涛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人才培养大学生

摘 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重视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各方面予以应对是保障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宇涛,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8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各方面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面临的来自于学业、人际交往、经济、恋爱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并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中国大学生网此前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近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受到过心理问题的困扰,27%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但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较为轻微或一般心理问题,较少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当前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一)学业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是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然而,大学的学习不再像中学时期有老师时刻的监督与检查,也没有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过度放松,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正确的规划和安排,造成学业上的失利。还有一些同学,高中时期在自己所在的班级、学校甚至更大的范围内都是大家所公认的学霸,是老师、家长的骄傲,进入大学之后,发现之前一直优秀的自己在大学好像并不特别出色,心理落差较大,如果考试成绩再不理想,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甚至因此而产生自卑、抑郁等一些心理障碍。

(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扰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小型的社会当中,每个人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舍友关系甚至是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学会处理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较好的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就是掌握了一门艺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心情愉悦,有安全感,在生活中为我们增添自信,并且有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每个人都想在大学中结交一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收获一笔可贵的人生“财富”,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进入大学之后,人际关系不像中学时期那样简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人觉得自己好像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难以应对,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往往有所欠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显得消极被动,甚至束手无策,这就容易导致其内心产生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极易产生自卑、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

(三)恋爱与性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扰

大学时期是个体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關键时期,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加上课业负担较轻,自由时间较多,渴望在大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成了大学生们的普遍心理。近年来大学生恋爱已不再是新鲜话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恋爱也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从个体成长的角度讲,谈恋爱有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然而,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个性心理还并未完全成熟,还未形成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还未真正明确爱情的真正含义,再加上学业上的压力,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面临恋爱中的一些问题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和解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单恋、网恋、三角恋甚至多角恋以及失恋和性问题等,处理这样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个体具备完善的个性心理和健全稳定的人格特征,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并未完全形成完善的个性心理和健全稳定的人格特征,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恋爱中的矛盾和问题时,不能很好地予以应对和处理,容易产生一些诸如迷茫、消沉、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扰,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心理和行为。

(四)就业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扰

自上世纪末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都在一千万上下,就业成为受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社会地位等方面期望仍然普遍较高,然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入学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困境。也有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在某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就业市场上优势欠缺,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屡次碰壁,导致出现不自信、消极、沮丧等情绪,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仍然不够成熟,生活经验较少,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往往过于片面化、理想化,这就容易在面对一些事情时出现矛盾和问题。例如:大学时期个体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渴望与异性接触,然而,由于自身心理还并未完全成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感性而缺乏理性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随着交往的深入发现对方和自己最初想象的并不相同出现心理落差,甚至出现心理困扰。另外,自身评价不客观和自身缺陷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endprint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完善个性心理、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是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对子女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最开始都是从父母那里学习来的,不同的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父母关心爱护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与子女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对子女宽容、民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往往自信、民主、开朗且富有同情心。相反,家长不重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经常使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子女,稍有不如意就会采取惩罚措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适应能力往往较差,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显得懦弱、胆怯、自卑,缺乏独立面对事物的勇气和能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国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不良之风。如:弄虚作假、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逐渐地渗入到了大学校园,使得原本高尚的校园文化也出现了不正之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丧失、考试作弊等。另外,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以至于荒废学业,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消极冷漠,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违法犯罪事件不时见诸于媒体之上,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正视大学上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积极预防、正确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某些个体或者群体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针对这样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大学上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加已被相关研究者所关注,作为大学上自身对此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承认存在心理困扰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其实并非除此。相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困扰,只是个体之间程度有所差異,大多数人的心理困扰是非常轻微的,通过自我调节就能够得到恢复,而有些人则必须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因此,作为应破除传统观念,如果发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而难以应对时,要积极寻求帮助,早日解决问题。

(二)家庭方面

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个体的社会化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自身的素质等都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影响,父母要尽量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另外,父母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在子女面前的形象,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这些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社会方面

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作为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观。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两个重要因素:就业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这两个方面只有通过政府的力量才能够缓解和应对。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解决就业,因此,在预防和应对大学上心理问题上,政府部门可以从扩大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提供就业培训等方面入手。另外, 为公民提供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四)学校方面

1.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高校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充分关注,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展开: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脑进心。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科目,通过案例教学、情景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的形式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减少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大学生整日身处于校园,校园文化环境对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方面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使人感到轻松、愉悦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3.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咨询室

大学阶段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此,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同时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郝丽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教育探索.2014(6).

[2]http://xinli.yjbys.com/jiankang/240886.html.

[3]蒋德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4]陈素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5).

[5]谭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人才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