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 王海宽
[摘要]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所造成血糖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 在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产科中随机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根据所采用麻醉方式差异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最后通过观察她们手术时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新生儿出生时及5 min后Apgar评分、各时点血糖浓度变化判断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血糖的影响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手术时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新生儿出生时及5 min后Apgar评分这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浓度变化对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时血糖大于麻醉前,而胎盘分娩5min血糖则远小于麻醉前,两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切皮、新生儿出生时,2 h以及6 h后血糖浓度大于麻醉前,胎盘分娩5 min小于麻醉前(P<0.05)。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血糖浓度情况对比可知,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切皮、新生儿出生2 h与6 h后血糖浓度要远小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更为适宜,这主要是因为其血糖影响要低于全身麻醉方式,因此该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不同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影响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b)-0045-02
妇产科中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研究发现,在妊娠期或是围产期产妇血糖指标上升,会导致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的几率增加。在出生后,新生儿又会由于其葡萄糖营养供应方式发生改变而导致在出生早期出现短暂性的低血糖症,归根究底原因在于胎儿由持续供给葡萄糖的模式往间断式供给的模式转变,而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此动态过程有着自限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适应现象。然而,在妊娠前或孕期对产妇血糖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对此为了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该文特意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产科中随机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产科中随机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如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30.4±2.6)岁;体重67~86 kg,平均体重为(71.6±4.7)kg;所有产妇经临床诊断确诊有糖尿病,并且均采取药物控制血糖。另外,100糖尿病产妇妊娠时间足月,ASA等级为I级、II级;该次研究中排除严重妊娠合并症、脏器病变与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最后,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年龄、体重以及ASA等级这些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次研究中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实施手术前1 d晚上应告知其第2日早上严禁进食,之后将她们推到手术室后护理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及指导规范对产妇建立上肢静脉通道、静滴复方乳酸钠以及开展HR、SpO2以及BP监测,随后两组产妇分布根据所实施麻醉方法进行操作:①硬膜外麻醉组。该组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硬膜外麻醉操作上,首先是给予持续硬膜外阻滞,之后使用向头端装置管3.5 cm在L2~3间隙开展穿刺,最后在术中将产妇麻醉平面保持在T8左右;②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首先通过静脉给药方式注入1.5 mg/kg琥珀胆碱、0.03 mg/kg咪达唑仑、1 μg/kg瑞芬太尼以及1.5 mg/kg丙泊酚,以此实现快速诱导麻醉作用。③待产妇气管插管完毕为其静注5 mg阿曲库铵。④在术中麻醉维持采取持续静脉泵入10 μg/(kg·h)瑞芬太尼及4 mg/(kg·h)丙泊酚。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获得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分别用[n(%)]、(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对比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手术时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新生儿出生时及5 min后Apgar评分这几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各时点血糖浓度对比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浓度变化对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时血糖大于麻醉前,而胎盘分娩5 min血糖则小于麻醉前,且两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切皮、新生儿出生时,2 h以及6 h后血糖浓度大于麻醉前,胎盘分娩5 min小于麻醉前(P<0.05),见表2。由此可见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切皮、新生儿出生2 h与6 h后血糖浓度要远小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硬膜外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都给产妇进行系统的血糖控制后,分娩胎儿过程、新生儿出生刻血糖指标、5 min Apgar得分指标正常,没有低血糖症新生儿的案例出现。产妇在妊娠期间,其体内的皮质激素、胎盘生乳素、垂体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糖激素会大量上升,在激素指标影响下,产妇体内的三酰甘油、体内游离脂肪酸也会增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胰岛素的分泌起到了一直的作用。不仅如此,胎盘会将胰岛素酶泌出,使得产妇体内胰岛素被降解,使得产妇胰岛素等指标异常病症加重。除此之外,产妇在围手术期会由于情绪影响、疼痛等不适感会引发机体应激反应,使得体内胰高血糖素、机体内皮质醇等分泌量受到刺激而增多,导致体内糖异生作用增加,糖酵解通路活性酶活性被抑制,降低产妇体内胰岛素敏感度,导致了体内应激性血糖浓度上升或加重。而且,在进行手术时产妇气管插管后全麻诱导或是在麻醉及维持过程中没有抑制产妇的机体应激反应,使得产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分泌量大幅上升,从而致使产妇血压、血糖指标上升。该文通过选取该院诊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在全身麻醉后切皮时、胎儿出生时、胎儿娩出后2 h、娩出后6 h这几个时点时产妇的血糖指标产生大幅上升,该研究认为产妇麻醉诱导直至手术开始间隔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了上述结果,如若此时间段太短,则会导致产生应激反应发生几率增加,在分娩胎儿过程中会受手术各种牵拉动作影响,产妇产生较强的应急反应,且手术后效果代谢较快,血糖指标依旧没有降低。和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够利用麻醉来将产妇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传出的冲动阻断,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应急反应,极为有利于维持产妇血糖指标的稳定。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娩出后2 h、娩出后6 h 3大时点血糖指标和基础值相比较发现均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可以看出在多个时点,相较于全麻组来说硬膜外麻醉组产妇血糖指标要更为稳定,且该次研究结果和相关资料结果相接近,所以得以得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手术实施硬膜外麻醉對其围手术期血糖指标影响明显小于全身麻醉法,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保洪,蔡晶.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2):67.
[2] 赵辉.麻醉方式不同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产生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4):93.
[3] 殷晓丽.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术期血糖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128-130.
[4] 郭东升.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50-51.
(收稿日期:2017-04-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