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龙 杜俊义
摘要: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企业成功地研发需要其他产品、技术和服务与之相配套,双方配合使用,创新行为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和收益,企业才能获得创新受益。环境的动态化使企业原有的利润基础不断地被侵蚀,企业仅依靠那些源于静态环境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只有不断提升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才能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基于资源学派理论范式,结合企业变革理论的理论框架,因此以中国部分技术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互补资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互补资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组织变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01
1引言
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企业成功地研发制造出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并不等于它就能获得商业上的利益,通过对技术创新实践的考察,1986年,美国战略管理学家Teece把处于企业技术创新下游的,有助于企业获取创新利益的各种配套资产称为互补资产。现在,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已经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视角。
然而,要想成功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创新绩效,企业仅仅拥有相应的各类资产还是不够的,还需企业拥有足够的把资源转化为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能力。由此,资源学派提出“资源-能力-绩效”的理论范式,认为当企业具备了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能力的时候,就可以把企业的资源转化为组织绩效。但是,产生于20世纪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源于相对静态的市场环境所提出的,是一种静态的技术变革能力。而如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环境已动态化了。基于环境的动态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挑战,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企业持续创新优势的来源已开始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适时构建和提升资源基础、变革创新流程与惯例、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及时的响应,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2相关理论综述
2.1互补资产相关文献综述
1986年,Teece发现,一种创新的成功商业化要求这种创新和其他资产或能力同时被使用。他把创新商业化所需的营销能力、制造能力和售后服务称为互补资产。其后,理论界围绕互补资产以及互补资产与企业能力、互补资产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一些学者(Tripsas,1997;Kash and Rycroft,1999)把这种资产称为辅助资产或配套资产在技术创新的文献中,传统的合作创新动机强调的是成本分担和不确定性的降低。有学者(Christmann,2000;Helfat,2000)认为,互补资产是为了实现创新利益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既包括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也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等无形因素。自从Teece(1986)提出为了使新产品或新工艺及时并以有利的方式商业化,企业必须以有利的条款利用互补性技术和资产这一观点之后,获取互补性技术或资产作为合作创新的动机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2.2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建立在动态能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9年Penrsose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一书,其中就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企业分析也应该发生变化,应该从静态分析步入动态分析,为以后的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促进了动态能力理论逐步显现和发展。
Teece(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来强调企业拥有的能够应付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他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对内部和外部能力的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他认为,动态能力是在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流程之中形成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战略分析框架。
自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理论以后,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Subban Narasimha (2001)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以及发展受到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Song(2005)等人提出了动态创新能力的概念:企业用于开发、整合与重组现有的和新的资源与能力的那些难以转移、难以复制的创新能力。徐向艺、徐宁等人(2012)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这个概念,认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就是指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转化能力。之后,徐宁、徐鹏、吴创(2014)运用实证方法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与徐向艺等人的观点不同,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2016)认为以上观点仍然带有很多的静态的特征,指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为动态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不同于静态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更高层次的动态的技术变革能力。
2.3文献评价
综上所述,互补资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但是主要还是单方面的进行,较多的停留在概念、构成和作用的层面,不尽系统和全面。因此,基于资源学派“资源-能力-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互补资产为研究视角,研究探讨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系,建设“互补资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就应当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将从研究视角和模型范式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进行重要的补充。
3理论假设
由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出比较晚,因此关于互补资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较少,文献多集中于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互补资产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上面。如Ashish Arora 和Alfonso Gambardella(1990)、Constance E.Helfat(1997)、Herbert Dawid(2003)等人研究了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Stefan Thomke和Walter Kuemmerle(2002)、Morgan Swink(2007)、Yi-Chia Chiu(2008)研究了互补资产对不同技术创新类型的影响,Teece(1986)、Ashish Arora和Alfonso Gambardella(2006)等人研究了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影响。Alva Taylor, Constance E(2009)通过研究IBM和NCR的技术转换,形成了基于四个关键因素——经济,结构,社会和认知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互补资产和动态能力在技术转换过程中的关系。Jie-Heng Lin , Ming-Yeu Wang(2015)通过对台湾生物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后發现市场感知能力显著正向调节互补资产和专利商业化性能之间的关系。endprint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4实证分析
4.1数据收集
本文的数据收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辅以部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于2015年12月开始,对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20余个省市的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选择了40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第二阶段,2016年6月进行大范围发放,调查于7月份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本文用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
4.2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
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因变量,互补资产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中常数项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12<0.05,说明常数项与0存在显著性差异,常数项应该进入回归模型;互补资产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互补资产进入回归模型。因此,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回归系数为0.642。假设H1成立。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具体来讲,依据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管理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5.1企业应重视互补资产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手段积极获取
企业所拥有的物质等有形资产、技术知识、诀窍、商标、企业内外部的关系、组织制度、流程惯例等各种资产和能力都属于企业互补资产的范畴,对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有显著的作用。如机器设备、资金等可以促使企业参与产品转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内部创新网络、重组内部创新资源等各种方式来获取互补资产。
所谓内部创新网络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创新的互补资产,而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人员、各类资产等配置在一起,形成一张有机结合的网络关联。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部门、职能等的界限,在各部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利互信关系。其次,有些部门和人员不仅不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有时候甚至是创新的障碍。因此,应该有效甄别,区别对待。
5.2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企业应当重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培育和发展。首先,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刻的保持接触和了解,提高企业自身对技术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其次,企业应当把自己所拥有或所控制的创新资源进行整理和整合,使之成为能够共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的资源基础。第三,企业应当对组织结构、组织流程、惯例等进行革新,使之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建成一个柔性的组织结构。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仍处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还没有搞清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企业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充分的進行;而且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培育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Teece D J. Pisano G and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533.
[2]Subba Narasimha, P.N.Strategy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The Role of Dynamic Competence [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Economics, 2011,22(4-5): 201212.
[3]徐宁,徐向艺.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109121.
[4]徐宁,徐鹏,吴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建构及其价值创造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8):125134.
[5]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 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216(3):3237.
[6]Alva Taylor, Constance E. Helfat.Organizational Linkages for Survi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Complementary Assets,Middle Management, and Ambidexterity Organizational Linkages for Survi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718739.
[7]Jie-Heng Lin , Ming-Yeu Wang.Complementary assets, appropriability, and patent commercialization: Market sensing capability as a moderator[J].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2015,(20) :141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