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测度:观察山西省*

2017-12-05 01:06韩军辉
重庆社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资源型实力山西省

李 锦 韩军辉

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测度:观察山西省*

李 锦 韩军辉

人力资源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以山西省为例,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情况进行测度。结果发现,2012年至2016年间山西省综合因子得分较低,存在明显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塌陷”背后机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能源部门发展存在正向自反馈机制,体现出“富者越富”基模特征。建议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公共教育支出以及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对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进行修复。

人力资源 软实力 塌陷 资源型地区

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说,区域人力资源软实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基于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而具有的凝聚力、吸纳力和创新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区域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则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存量、质量、结构优化等方面低于周边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多年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基础、以煤炭焦化、电力、冶金以及新型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在发展初期,丰裕的自然资源给山西区域带来了巨大收益。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人力资本挤出效应。比如,山西区域内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对人才整体吸引力下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增幅放缓,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程度,进而探究其背后机制,这将对于提升山西区域内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献梳理

(一)资源经济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

1.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实证研究。Gylfason发现在资源充裕国家或地区,资源繁荣可能会对人力资本造成负面影响。[1]Auty对韩国和巴西的研究以及对加纳国的实证分析均表明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反方向变化。[2]Lederman、Maloney通过建立模型认为斯堪的纳维亚部分国家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避免了“资源诅咒”的发生,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3]国内学者邵帅、杨莉莉以及王中亚和李兴江、王璐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发现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存在 “资源诅咒”的现象,并且认为人力资本是“资源诅咒”的重要传导机制之一。[4][5][6]

2.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理论研究。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本挤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张复明、景普秋的研究指出:一方面,劳动者被锁定在技能要求较低的资源型产业,他们不愿意提高自己或者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资源丰裕型政府与当地居民的自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投入。[7]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焦点是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Auty发现在资源丰裕国家或地区,资源部门的高收益降低了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率,教育不再是家庭投资重点。这时,资源主导部门所带来的高收益预期破坏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而低水平的教育将会进一步影响经济持续发展。[8]邵帅、齐中英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对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产生挤出效应。[9]

(二)资源依赖区域人力资本特征研究

黄溶冰、王丽艳认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劳动力总量大,结构性失业和再就业矛盾突出;第二,劳动者素质偏低,总体上呈现“三低三少”现象;第三,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存在着锁定效应;第四,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分布趋向边缘化,人才流失现象很严重。[10]李宪宝、陈东景发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力资本存量低、结构不合理、失业率上升等问题。[11]韩淑芬、赵康杰则指出,山西资源型经济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明显,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教育投资以及科教文卫支出低于全国水平。此外,由于反工业化现象导致山西人才外流现象严重。[12]

(三)研究述评

从以上文献可知,对于资源依赖型经济与区域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观点,即资源过度依赖会引起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但对于这一结论背后的形成机制需要作进一步细化研究。此外,如何对遭受“塌陷”的人力资源软实力进行“修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更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这里以山西省为例,首先测定其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程度,其次探究其背后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人力资源软实力 “修复”对策。

二、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程度测定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解释

本部分以山西省及其周边共九省区 (包括中部六省以及内蒙古、河北和陕西)为研究参照对象,基于2012-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山西省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在九省区的排名情况,以此作为表示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程度的指标。参照林牧等的研究思路[13],选取反映九省区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24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具体指标见表1。

(二)数据处理及结果

为节约篇幅,这里仅以2016年数据为例运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评价。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指标所对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大于0.3。另外,由于各指标数据的量纲差距较大,故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按照因子对应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5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26%。为了对每一公共因子进行明确和更贴合实际意义的解释,利用因子旋转以期得到初始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这里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经过6次迭代后旋转收敛。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总体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为权重,计算综合的因子得分F,即按照公式F=(44.062F1+19.467F2+10.793F3+10.731F4+7.206F5)/92.259进行计算。将标准化后的观测值分别代入5个因子得分函数中求出各因子得分后,再将各因子得分代入综合因子函数中求出综合因子得分值。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

表1 指标解释以及数据来源

表2 2016年九省区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

结合各省区在五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对各省的人力资源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般来说,综合得分越高说明该省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越高。而综合得分大于0则意味着该省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在九省区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则在平均水平之下。由表2可知,在公共因子F1上得分最高的前三个省份依次是河南、湖南和湖北,其中,河南省的得分为1.84,远高于其他省区。由影响F1得分的变量观测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常住人口等多数变量上的观测值都相对较高,这与河南省较大的人口基数密切相关。湖北、安徽和陕西三省在公共因子F2上的得分较高,而F2集中反映了各省对科技研究的投入与产出,这些产出包括科技论文和专利多是与当地的高等院校进行了合作,可以说明这三个省份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地方科研机构也十分善于将学术资源转换为科技成果。江西、山西、河北三省在F3上的得分较高。湖南、湖北、山西在F4上的得分较高。在公共因子F5上得分较高的前三位依次是河北、安徽、陕西。

表3 2012-2016年九省区人力资源软实力排名

最后,将各省份在五个因子上的得分进行加权综合求得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省区排名。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河南、湖南、湖北、河北、安徽、江西、陕西、山西、内蒙古。可以看出各省人力资源综合水平的综合得分排名与公共因子F1的排序较为相似,说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其人力资源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同理,将九省区2012年至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以上类似处理,可得到表3。在2012年至2016年的5年内,各省区人力资源软实力的排名变化不是很大。例如,河南省一直位列第一,陕西省基本维持在第六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2012年至2014年一直位列第七名,而在2015年和2016年则变为第八名,仅仅高于内蒙古自治区。从总体上尤其是中部地区来看,山西省存在明显的人力资源软实力 “塌陷”现象。

三、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机制分析

以上部分通过因子分析模型证明了山西省与周边省区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现象。本部分将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背后的机制。

(一)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理论模型假设

为分析方便,假设经济系统由资源部门(R)和制造业部门(M)组成。资源部门依靠开发矿产资源进行经营,而制造业部门则主要生产工业用品和日常消费品。两部门均需要一定数量工人和政府财政投资作为生产投入要素。此外,资源部门的生产投入要素还包括资源开采量。两部门的产出由工人工资总额和应税总额组成。工人总数、工资总额以及随机因素共同决定了两部门人均工资。由于资源部门(R)工人多属于低技能工人,与制造业部门相比,有着较少的人力资本存量。两部门人均工资差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投资动力。两部门总应税额构成财政收入。在一定比例下,财政收入将被作为公共教育支出和财政类投资支出进行分配。财政类投资支出将在资源部门(R)和制造业部门(M)之间进行分配。

总体上来说,家庭投资动力和公共教育投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共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增量。而由于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将会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失”。本研究的关键假设为,随着资源的开发,将会出现人力资本损失大于人力资本增量,即出现人力资本存量逐年降低的情况。

(二)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本系统模型涉及多个指标,有些不容易量化,仅仅可用其变化趋势来表现某些指标。这既是难点,更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优势所在。因此,方程和其初始值均是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进行仿真,这并不影响我们分析问题的科学性。根据理论模型假设,我们可以绘制系统动力学流图,具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系统动力学流图

方程如下:

由于资源繁荣,R部门有着较高的初始发展水平。而这将直接导致R部门应税额和工资总额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R部门人均工资将会高于相应的M部门人均工资。两部门工资差异将会使得家庭忽视了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需求进而弱化了其投资动力。另一方面,R部门应税额的增加使得财政收入产生了对R部门的依赖。后者与财政投资类支出共同构成R部门生产函数中的资本投入要素。这实际上是一个多条正反馈和“富者越富”基模构成的复杂回路。M部门的分析与R部门类同,不再详述。

利用Vensim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设置步长为0.5,总仿真时间为[0,25],得到如下仿真结果。从图二可知,从初始时间点到大约7.5时点人力资本存量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此后,呈现迅速下降状态。图二的结果证明了人力资本存量逐年降低“塌陷”这一关键假设。

图三给出了R部门和M部门所吸纳的工人比,大约在13时点之后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将会有更多的工人向R部门聚集。随着资源开采量和工人的增加,R部门将会有更多的产出。这将进一步导致财政收入对R部门的依赖。对R部门财政投资类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R部门的繁荣。此时,R部门将会产生强大的吸纳作用。与M部门相比,R部门会将经济系统中的更多 “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作为自身扩张基础。当R部门成为优势部门后,两部门工资差距逐渐拉大,加之R部门有着较低的人力资本投资门槛,这又会直接导致家庭教育投资动力减弱。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对R部门的依赖将会产生部门投资偏好而忽视公共教育支出。因此,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增量增速缓慢。与此同时,随着生态以及宜居环境的急剧恶化,将会导致大量人才流失或退化。

图二 人力资本水平变化趋势

图三 两部门工人比变化趋势

四、结论与讨论

以山西省为例对资源型地区的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在界定区域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证明了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这一假设。结果显示,2012年至2014年间,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在九省区中均为第7名,仅排在江西省和内蒙古两省区之前;而在2015年和2016年间,山西省人力资源软实力排名为第8名,在九省区中仅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在分析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现象之后,文章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现象背后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能源部门在要素投入以及产出等方面均存在正反馈机制,体现出“富者越富”基模的基本特征。

为了对区域人力资源软实力“塌陷”进行修复,笔者认为应该首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以资源部门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注重发展科技型、创新性产业。原有资源型企业应该逐步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其次,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弥补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教育投资不足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就业技能,为资源型地区的广大青年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渠道。第三,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注重居民的宜居环境建设,做到既要能吸引人才,更要能留住人才。第四,规范资源税征收,理清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关系,促进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Gylfason T.Natural Resources,Educ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pp.847~859.

[2][8]Auty R.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57~75.

[3]Lederman D.,Maloney WF.Natural Resources:neither Curse nor Destin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p.71~99.

[4]邵帅 杨莉莉:《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第26~44页

[5]王中亚:《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1期,第85~89页

[6]李兴江 王璐:《突破资源依赖型经济约束的转型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兰州学刊》2011年第9期,第82~86页

[7]张复明 景普秋:《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78~87页

[9]邵帅 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 “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第147~160页

[10]黄溶冰 王丽艳:《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分享》,《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2期,第41~44页

[11]李宪宝 陈东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76~79页

[12]韩淑芬 赵康杰:《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文献评述及其对山西的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1~58页

[13]林枚 国洪岗:《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商业时代》2011年第3期,第137~139页

Measure about Soft Power’s Downfall of Human Resources: Observation on Shanxi Province

Li Jin Han Junhui

Soft power of human resources play a key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al structure.The paper measure the Soft power’s downfall of human resources in Shanxi Province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odel.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 score is lower of Shanxi Province in 2012-2016,there is obvious human resources soft power“downfall” phenomen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downfall”,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The paper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ector has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rich get more rich”.The paper suggest that we should repair the soft power’s downfall from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ncrease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soft power,downfall,resource-based region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源依赖背景下山西省区域人力资本软实力塌陷及修复问题研究”(批准号:2014219)。

猜你喜欢
资源型实力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实力抢镜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