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要:为了实现立德树人,为了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建设,在我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党建与思想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为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承担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现状现行分析,引进创新性理念,提出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实施策略,对促进高职院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
1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1重视程度不足,党建工作“虚位”
在实际工作中,“重教学、轻党建”现象较为突出,“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片面认为抓业务是“硬指标”,抓党建是“软任务”,抓与不抓,抓实与抓虚问题不大。有的高校存在行政会议与党建会议兼顾开,甚至以行政会议替代党建会议,有的基层党支部数月没有召开支部会议,甚至缺失数年的支部建设材料,党员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党建工作不扎实。不少高校的党建工作还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文件、材料和检查的层面,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落实不够全面。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片面将党建工作等同于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党员管理、缴纳党费,不能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人为地割裂了其间内在的天然联系。
1.2“两层皮”现象严重,立德育人成效不明显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是以学院党委—党委组织部—院系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来开展,而院系基层党组织并没有财务、人事方面的权力,这也是党政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工作职责模糊不清,目标不明,要么事事插手,要么完全分家,出现情况时相互推诿。更有甚者,党建工作实行封闭运行,不与教学、学生管理联系,更谈不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法治和品德教育,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1.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与活力
长期以来,高校党建工作沿袭着传统的固定模式,基本仅满足于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且按“党组织—党员”的单向模式来运行,重形式輕内容,结合实际拓展的、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内容少之又少。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多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常常脱离思想现状,活动形式墨守成规,多停留在传统的听报告、学文件、读报纸、写心得的层面上。普遍存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化与党员需求时效化、管理模式单一化与社会思潮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2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实施策略
2.1积极实施学生党员量化管理考核制度
量化管理就是把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等难以评定的,通过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并对应附上具体的分值,以最终的总分值作为该名党员在校期间表现的参考值,以此作为奖惩的标准。建立学生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学生党员在考核的压力下,继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忘初心,创先争优,树立学生党员的先进的形象。
2.2创新工作理念,突出高职特色
实践操作、专业技能、管理服务等相关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点,而道德修养、法律法规、人文素养、历史人文等相关课程重视度不高。事实上,有序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就要创新工作理念,使理念贯穿整个工作体系,对党建和思政工作形成制约。在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整体精神面貌,还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应突出高职特色,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成长需求、职业需求,培养面向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2.3创新党建与思政工作模式,开展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党组织活动
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模式应积极创新,并大力开展党组织活动。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和新情况,而传统说教为主的工作模式难以解决新问题和新情况。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党建和思政工作,制订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形成一套合理科学的工作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适应新形势。传统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内容比较枯燥、单一,久而久之,形成了开会、传达文件精神、学习上级领导精神的单一模式,在新形势下,在传达和学习领导精神的同时,应进行开放式教育,开创多种形式的党组织活动,与实际现结合,切实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2.4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机制将有利于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对新入校学生广泛宣传,对二年级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加强教育、定期交流、随机抽查、不间断考察,制订包括业务技能、职业精神等在内的培养考核要求,以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为框架,开展评估,推优评优,并予以表扬,不但有助于高职院校发挥文化传播方面主阵地地位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还有助于高职院校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对于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推动党建和思政工作建设具有理要意义。
总之,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在教育规模、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人们对党建与思政工作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在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中引进创新性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党建和思政工作实施策略,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使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及相关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更有力地支持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力双.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陆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途径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2):23-25.
[3]黄云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