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萍乡春锣”和“萍乡莲花落”均为萍乡本土极具特色的地方曲艺音乐的代表,对这两大曲种运用田野调查法、音乐本体研究法、比较研究方法等,从其表演形式、音乐风格、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探索两剧种的特点与规律,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萍乡春锣”;“萍乡莲花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比研究
“萍乡春锣”和“萍乡莲花落”均为萍乡本土极具特色的地方曲艺音乐的代表,对这两大曲种进行对比,特别是从其表演形式、音乐风格、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显得更具意义。
一、历史概况、历史渊源
两者的起源均无绝对可靠的历史资料可证实,如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中提到萍乡春锣:“关于它的起源,虽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从一些民间传说中可了解到它的来龙去脉。”可见萍乡春锣产生的具体时间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是从传统春锣唱本中的内容来推测,春锣在萍乡的演唱至少在清朝中叶就已经出现,在清朝末年就很盛行。
而在萍乡市志、萍乡文化艺术志均记载:“萍乡莲花落始于宋,本为穷人行乞时所唱,在清乾隆后嘉庆末年(公元1821年前)出现专业艺人。”萍乡莲花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华铿也曾提到:经过他的师爷“汤水伢子”何立全传唱下来的一首经典的萍乡莲花落曲目《缴笼庄》就是发生在嘉庆年间,在萍乡大安里的一个真实故事,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嘉庆丙寅年即公元1806年。由此推断,“萍乡莲花落”最早的表演曲目时间应在1807年前后,距今已超过200年。
两者在起源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都起源于清朝,盛行于上世纪并发展至今。
二、表演形式
早期的“萍乡春锣”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由一人演唱,僅在腰部用红绸系一面直径约15公分的小鼓和一面比小鼓更大的锣,左手持鼓扦,右手执锣槌,间奏时左手击鼓,右手敲锣,演唱时用鼓扦敲击鼓沿为板,敲击出“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主要采用站唱或走唱的形式。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形式较自由,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艺术样式,萍乡春锣艺人只需靠他一人便可完整的完成整个表演过程,走南闯北、走街串巷、走村串户毫无空间限制。
早期的萍乡莲花落表演形式也比较简单,主要以一人为主,以坐唱为主,道具是鼓和响铃,左手持响铃的“沙哒”声担负着演唱“板眼”中的“板”点;而右手击鼓的“咚,咚咚咚咚个咚个咚咚咚咚个咚个……”则是拖腔音乐节奏之固定格式,其中“咚”是敲鼓面,“个”是敲鼓沿。左右手分工不同但还要密切配合才能掌握好这个固定敲击格式,并且随着莲花落唱词感情的跌宕起伏而有相应的轻重缓急之变化,有力烘托和营造着感情变化的艺术氛围。
新中国成立后,萍乡春锣和萍乡莲花落已逐步脱离了简单的表演形式并走向舞台化。从最早的演唱和伴奏都由一人完成,后已发展为两人、多人或男女同台对口或群口的形式。且为丰富舞台效果,改良之后的萍乡春锣和萍乡莲花落都渐渐加入了歌舞的形式。
三、音乐本体
萍乡春锣主要以五声羽调式为主,其中‘6为骨干音,时常在每乐段的结尾处出现比徵音略高的微升音“#5”,并偶尔也出现在乐段中间部分,节拍以2/4拍为主,通常以两小节为一个乐节,四小节为一个乐段,偶尔加以变化节拍,速度以中速为主并偶尔随乐曲感情变化而进行一定变化。萍乡莲花落的音乐主要以带清角的六声商调式为主,其中‘2为骨干音,偶尔在音乐中出现比清角略高的微升音“#4”,节拍同样以2/4拍为主,同样以两小节为一个乐节,四小节为一个乐段,偶尔穿插以变化节拍。两者在前奏、间奏、结尾处均用到各自的伴奏乐器鼓和锣以及响板和鼓,用以渲染音乐气氛。
萍乡莲花落的曲牌音乐中同样存在开篇音乐与拖腔的情况,与萍乡春锣中程式化的起势句与结尾句相似。如开篇(一):
除了程式化的起势句还有程式化的结尾句,是对一个唱段的总结。如“春锣唱到个里[1]停,唱得不好(是)请批评。”(《古怪歌》),“春锣打到咯哩停,少陪各位就出门。”(《进门赞(四)》)。萍乡莲花落的程式化的结尾句有:
拖腔(一):拖腔均用在每乐段的结束句上,用以强调语气的肯定性。两者在唱词上一般以七字为一句,句数不限,在韵辙上,有两句一韵,四句八句一韵或一韵到底的,不拘一格,灵活自如,语言通俗易懂,敢于夸张,富于形象。唱句中也可相应的添字和减字,只要恰到好处,押韵合适即可。
传统春锣剧目内容以叙事和见赞为主,现代的春锣唱段有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建设一把脚》;有歌颂新人新事的:《将军回乡》;有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正气,倡导文明的:《夕阳红似二月花》、《养老歌》;有歌颂萍乡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的《赞萍乡》、《请到萍乡来》等。萍乡莲花落除了经典的传统剧目《王氏教女》、《缴笼庄》等之外,也在近几十年创作了不少新的作品。且萍乡春锣和萍乡莲花落的创作者在上世纪开始便主要以朱建辉、宋华铿等人为主。
四、总结
笔者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相同点:1、均为萍乡地方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2、曲艺唱腔的旋律以萍乡方言的四声变化为基础,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3、起源时间均可追溯到清朝;4、创作人员、演职人员大致相同,表演者以萍乡市采茶剧团演员为主,改良后有些舞台表演风格也较为类似,且创作的较多现代风格剧目都带有一定的教化性作用;5、音乐均受萍乡采茶戏影响,均以七字句为主,半说半唱的形式,表演者手中均握有自身独特的伴奏乐器(道具),节拍均以2/4拍为主,也可以穿插变化拍子;6、音乐的开头和每段结尾均有其极具特色的开篇音乐(程式化的起势句)和拖腔音乐(程式化的结尾句),这是两者在音乐上用以区分的很明显的标志之一;7、两位不同的传承人均对音乐进行过一定的改良,如萍乡春锣的加入了萍乡采茶戏中“反情调”[2]的元素,萍乡莲花落的唱腔加入了“邓氏鼻腔哼鸣法”[3]等;8、传承人年龄都较高,且新一代年轻的传承者较少;9、理论研究方面的人员主要以萍乡学院的教师为主,研究方法和研究层面较窄,并未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地科研成果。endprint
不同点:1、音乐的调式调性不同,一個是羽调式一个是商调式,骨干音也不同;2、传统的萍乡春锣采用的是站唱和坐唱的形式,而传统萍乡莲花落则以坐唱为主;3、萍乡春锣唱词更加讲究对称性和押韵,而萍乡莲花落的叙事性更强;4、两者左右手所拿的伴奏乐器(道具)在音乐中所敲的节奏和配合的模式不同,如萍乡莲花落左手持响铃的“沙哒”声担负着演唱“板眼”中的“板”点的作用;5、萍乡春锣在2008年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将雍开全[4]命名为传承人,而萍乡莲花落2011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宋华铿,获批时间不同且级别不同等。
探索两曲种的特点与规律,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这里的意思
[2]反情调:反情调是萍乡采茶戏中的唱腔曲调之一,上下句结构,反情的正韵与派韵有一定的区分,正韵一般较高亢适合男腔,派韵委婉适合女腔,正韵落6,而派韵落6且滑落至3。萍乡采茶戏中还有其他唱腔曲调,如川调、反情调、茶灯调、服药调、老神调等。
[3]邓氏鼻腔哼鸣法:邓氏指的邓小岩(1922——1988),萍乡市东桥乡勾龙头村人。1951年邓小岩被抽调到萍乡县文工团整理、演出皮影戏。1953年初调到县地方剧团,担任琴师和演员。1958年加入省戏剧家协会,翌年开始担任县地方剧团副团长,后为团长。1979年被选为市文联副主席。1980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同年被选为江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名字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从1957年开始,为萍乡市(县)第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88年1月21日,市文化局,市文联联合举办邓小岩文艺50周年纪念活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为萍乡采茶戏所作出的贡献。1988年5月,邓小岩在老家东桥逝世。由于其特殊的用鼻腔哼鸣的唱法闻名市内外,因为被称为“邓氏鼻腔哼鸣法”。
[4]雍开全(1945—)原为萍乡市采茶剧团主演,春锣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萍乡人称他为“春锣大王”。2009年,雍开全被江西省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萍乡春锣代表性传承人。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1BBA10026)
作者简介:彭晔琴(1990—)女,江西萍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