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锋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冠心病类型,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该种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凝血功效[1]。而本文主要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58.7±3.26)岁;前壁梗死96例,下壁梗49死,复合壁梗55死。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STEMI指南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即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伴有明显缺血性胸痛症状且呈放射性,硝酸甘油无法缓解临床症状,心电图存在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标志物指标异常;(2)近期未使用任何抗血小板药物[3];(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有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的甲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予以治疗,而乙组则采用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每组100例。在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甲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具体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南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0914)3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 d后,将剂量减至100 mg/次,1次/d,用药7 d。而乙组则在此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吡格雷进行治疗,具体为: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0035),300 mg/次,1次/d,次日改用75 mg/次,1次/d,连续用药7 d。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左心射血分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4]具体如下:(1)当患者心功能改善在2级及以上,且心电图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2)患者心功能改善为1级,各项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3)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且心电图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乙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明显低于甲组;而左心射血分数高于甲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则明显长于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甲组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7例,心绞痛5例,心肌再梗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而乙组患者仅有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1例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经过治疗干预后,显效69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而乙组患者治疗干预后,显效8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经比较发现,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后,患者多存在冠脉血栓,病情进展较快,且有着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需要及时采用抗血小板药物予以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但由于该种药物在长时间单一使用后,容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溃烂等,因此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而氯吡格雷为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发挥两者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梗死血管的再通率[5]。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看出,乙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
综上所述,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组别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mPa·s)射血分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s)乙组(n=100)21.32±1.261.03±0.0651.23±4.8538.91±1.43甲组(n=100)33.14±1.251.78±0.0840.37±3.8934.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