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艳 许钰婷 赵雪晴 袁颖迪 宋晓旭
摘要:本研究以全国三类省市时政话语翻译模式总结与发展路径为切入点,选取了全国3座城市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建立对三类省市城市时政话语翻译模式的系统认识,从国家、政府及翻译人员三个层面發现并总结了造成目前时政话语翻译不规范的原因。提出“国际理念引领、话语规范优化、审核机制推动、外围支撑保障”四位一体发展路径,以及“时政话语翻译链”概念,构建了政府部门时政话语翻译复合体。旨在为时政话语得到规范翻译提供了合理化建议,为构建起一个动态、规范的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关键词:时政话语;翻译;四位一体;规范
当今世界处于全球一体化大浪潮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中国外交日趋活跃,话语权日渐有力,涌现了一大批新观点、新概念、新术语,这些新词汇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理念、推行国家外交政策、提升对外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大力提倡“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其它国家进行外交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时,必然会使用英语去表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时政术语。但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在对外发布和译介时政类新词、新概念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见对于如此重要的中国时政术语,各级没有一个集合翻译的渠道,并没有真正形成规范统一。
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中国时政话语翻译是政府翻译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目前中国时政话语翻译的大环境状况,究其原由,对症下药,必须构建政府部门时政话语翻译复合体,为时政话语得到规范翻译提供合理化建议,做好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推动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
调研团队从 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份分赴北京、宁波、南昌、上海、福州外事办等地多次进行调研。对三类省市的外事办领导和多位译者进行预访谈。在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研究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团队还通过互联网问卷,向42座城市的翻译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此外,团队成员在中国外文局、宁波市外事办等多地实习进行深入了解并获得珍贵与会材料。
二、时政话语翻译模式案例
团队成员选择国内三座城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别是一线城市代表上海、新一线城市宁波、二线城市南昌。从三地时政话语翻译现状和模式以及三地外事办的部门设置、译员翻译体系、审核机制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即:一线城市的代表上海在时政话语的翻译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力优势,其“中心辐射型”时政话语翻译模式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更好的参照模板;宁波市作为港口城市,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套“双轨推动型”时政话语翻译模式;而南昌作为二线省会城市,更加务实,多向其他大市学习,形成了一套稳中求进的“基础夯实型”时政话语翻译模式。
三、时政话语翻译困境分析
通过分析团队采访和收集的资料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在重塑大国形象的进程中,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涌现出的大量新词热词,中国政府还未及时在翻译领域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翻译行业对这些时政话语的翻译也未达到统一标准;翻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些因素的交错使得时政话语翻译走入了困境。
四、时政话语发展模式创新
由于时政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所以与一般文化作品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团队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时政话语翻译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与创新实践。四位一体指的是:国际理念的引领、话语规范优化、审核机制的推动、外围支撑的保障。旨在建立政府部门间的“时政话语翻译链”,通过建立翻译评选竞赛,设立基金会,建立人才储备库等途径,鼓励更多优秀的翻译人员参与到政治话语实践翻译中,让这套翻译链能更加充实发展壮大。
五、结语
通过对上海、宁波、南昌三市时政话语翻译模式调查研究,从中发现,规范和准确翻译中国时政话语对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建立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找到我们适合的发展路径,以及建立“时政话语翻译链”的紧迫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所有人思考。
参考文献:
[1]Yin Robert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M].Saga,Thousand Oaks,California.2003.
[2]王雪,蔡丽华.中国时事政治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J].辽宁科技大学报,2013,3,6
[3]陈丽.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的特点及其英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4]李惠.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J].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2013(7):175.
[5]中国标准化委员会.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5-6.
[6]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J],中国翻译,2004(6):26-27.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