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诗静
摘要:明代中后期,人本主义新思想已根深于一批文人的观念之中,新的文化风气开始萌动。“心学”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超脱理学的桎酷与压抑,转向对人性中本能欲望,自我情感的肯定并追求个性自由,追求自然本色的人生,汤显祖就是其中之一。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分析汤显祖的“至情”之作《牡丹亭》,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明代时期文学创作的的审美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牡丹亭》;汤显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关于精神,有三个理念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与意识有其对立性,无意识活动于心理,潜在的支配着意识,意识则抑制无意识于本能上的冲动。
弗洛伊德相对精神分析提出三重人格结构说——超我、本我、自我。自我是无意识的潜在,基于性本能,以“快乐原则”而行;超我建立在道德与社会约束下,抑制着本能冲动,以“尚善原则”行动。本我亦代表理性,受其外界影响,满足人所需求的本能,按“现实原则”践行[1]。
二、无意识状态下的“本我”的隐现
杜丽娘因梦而生情,“梦”即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混乱、无目的的。弗洛伊德认为,梦可以解释为心中本能愿望的渴求而形成。于此意义上言,无意识愿望亦是梦的幻化。性本能潜在无意识中,由于这种性本能常遭受各方面压抑,于是梦便作为释放性压抑的通道而出现。于是杜丽娘梦中魂遇柳梦梅,与其谈情说爱,这就是青春时期的本能渴求与对情感需求的本能体现。遂而畅云雨之欢,恋恋其不舍,满足了人性本能欲望,即是“本我”的满足。
三、人格结构上的“自我”与“超我”的超越
杜丽娘的生存环境和社会阶级要求她应该成为闺门不越,三从四德的贤良淑女。但在陈师上《关雎》之时,杜丽娘一改“后妃之德”凭依注解的之说,颂其恋歌。掩埋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对异性的爱慕。但是“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这使“自我”人格下的杜丽娘因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社会世俗的压迫,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抑在心中。
杜丽娘痴情慕色,一梦而亡,化为鬼魂之后,魂游观中,见得秀才柳梦梅,心中狂喜,来到柳生处,以身相许。在“本我”之下,不受现实社会与道德的约束,无所顾忌满足本能的需要。而杜丽娘起死回生之后,回与现实,其又“发乎情,止乎礼义”,“自我”与“超我”退而“本我”,以“现实原则”为践行标准,以“至善原则”为宗旨,而“快乐原则”退位,“本我”的不受约束,而“自我“与”“超我”则遵从现实,要受道德的约束。
杜丽娘重回人间而变,说道:“古书云‘ 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杜丽娘“超我”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杜丽娘受道德的约束,遵从父母商定婚事的道德准则,自己牺牲了爱情的欲望。“前夕婚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理”。这是“自我”处于矛盾中,即是现实又是欲望的交隔。“自我”带着理性与判断的眼光,它而难以脱离“本我”存在,同时又在“超我”意识之下遏制本我的冲动。杜丽娘生与死,前后两种状态下的不同“人格”以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理论分析可以清晰熟知。
四、“至情”之切
汤显祖终于人由“情”而生,但在汤显祖内心矛盾的观念下,展现出了人天性的真“情”与社会纲常名教下“理”之间的较量。杜丽娘天性“至情”,冲破束缚至超生死,而最终却依然回归到希冀正统的承认,无数波折才获得的“情”向“理”回归,但终究不彻底,杜丽娘的“至情”仍然对现实妥协,难以挣脱“超我”人格上的枷锁。虽《牡丹亭》中的“至情”打破了封建伦理,但亦不能否认,仍然是不彻底的。但对青春的歌颂和对爱情的赞美,展现出这个时代的心声,给处于封建伦理重压之下的人们提供了一方灵魂的栖息之处。“困于封建礼教,身受爱情苦恼的青年男女们…正可疗治他们精神上的创伤,解放他们潜意识中的苦闷。”
汤显祖的“至情”,“人生而有情”、“万物有情”,其所建立的审美理想是现实桎梏下造成的精神压抑的释解。汤显祖理想建立一个情理一体的和谐社会是难以实现,于是希冀于情,托志于情。
五、临昔一梦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集中体现在杜丽娘身上,杜丽娘在意识与现实中不停挣扎,在三重人格——自我、本我、超我中反复思索。杜丽娘由无意识的“梦”,进入与柳生的爱情境地,在“本我”人格出现时享受爱情的美妙,欲望得到满足而幸福,在“自我”人格中遵从了“现实原则”,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只能鼓励柳梦梅参加科考,希望取得社会的同情和接纳。而在“超我”中杜丽娘又受道德的约束,汤显祖笔下“至情”的爱情故事虽是超越生死但却困于道德现实之中。任何文学理论对其文本的适用,是跨越外在物质的本质共同性体悟,即文学“缘情”,人类的心理共构在宇宙万物中,于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是建立在本质同构上,更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民族情结与人性之上。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湯显祖.牡丹亭记题词[M].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第 1093页.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