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校园手球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与建议

2017-11-30 06:33祁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4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途径建议

祁霞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师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通过对普通校园手球文化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与建议,进一步阐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其主观因素,经济基础的相对薄弱和师资力量的相对匾乏是其客观因素。旨在对校园手球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校园手球文化 制约因素 途径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89-02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中小学校园作为学生接触各类异质文化的先锋阵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重担。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徐一冰认为“强国之道,首重教育,教育之本,体育为先”。随着《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在中小学阶段的实施和推广,构建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广大学校发展体育事业,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一、校园手球文化建设

(一)校园手球文化

校园手球文化是手球运动所特有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校园内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手球运动在校园环境中的全部内容、形式、价值和特征,这是校园手球文化最为广泛的概念。校园手球文化作为一种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既有校园文化的一般特征和主要性质,同时也具备了手球运动本身的个性化特点。校园手球文化依附在校园环境中生存,依赖于校园文化的主流,并受到校園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文化形态并同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但同时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和运行规律。

(二)校园手球文化功能

手球运动是一项快速、连续、激烈的对抗性球类集体项目。学生在进行手球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锻炼其肌肉、活动其关节、增强其体魄。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开展手球课程教学班级的学生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能力方面的提高均优于普通学生。另一方面,手球运动又是一项“全民运动”,从豆蔻年华到弱冠之年,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盛开手球之花,众多的受众人群使得手球能够成为校园内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健身运动。校园体育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非强制性手段的教育,它不同于传统的通过强制性手段的体育教学,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悄无声息的将知识和技能传授于学生。校园内推广手球运动至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训练、竞赛等活动作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手球氛围。在这些活动当中,体育教师通过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手球运动进行自我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去宣泄和释放自我的压力,而学校通过手球运动的开展能够积极有效的将学生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避免其接触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手球文化建设

手球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群体,特别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手球文化建设内容包括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专业训练、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加强校园手球文化建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树立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性健康要求,还要注重加强个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制约校园手球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手球文化还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所以人们更意识不到手球项目的其他价值,更不用说用手球的运动精神激励鼓舞人,发扬团结精神。这些观念的严重后果是无论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学校都懈怠于校园手球文化的推广、研究和提高。因此,校园的教育规划和指导方针应该做出调整和改进,应充分重视手球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意义,把校园手球文化建设提高到整体规划层面。

(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虽然我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进行正规的体育教育,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但现行高考制度主要考察学生文化知识,没有体育知识和技巧的考察,在此背景下学校和学生不重视体育教学和学习,因此校园手球文化得不到更多人的了解。此外,家长认为受教育就是为了考大学和找工作的功利思想,对孩子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就是成绩优劣,在大学优秀与否的标准是是否获得奖学金或奖学金的等级,忽视了子女体育的教育。

(三)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校园手球的推广,学生从事手球项目的人数激增,学校对训练器材和场地的资金投入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无法正规有计划的让学生从事手球项目的教育。其次,与校园手球文化建设有关的图像、宣传材料缺乏,校园手球文化建设除了场馆器械之外,还必须具有浓厚的手球文化氛围,既显示了校园的重视,又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正所谓“天街小雨,润物无声”。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手球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是校园手球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教师是对学生起榜样作用的文化传授者,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就是校园手球文化的组成部分,他们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对学生正确的引导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从事手球专业教育的教师短缺,校园手球文化气氛不浓厚,导致校园手球文化无法普及与各个校园。其次,还存在专业修养太浅、文化素养不足等问题。

三、校园手球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手球运动校园开展模式向多元化拓展

体育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于广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和爱好,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重要途径。这种社会功能的转型是由单纯的体育教学向着多元文化功能方向拓展,使得更多学生能够成为手球文化的受益人,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大力发展手球课程建设是实现校园手球文化的基本形式

目前手球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了手球文化在校园更好的发展,有必要从两方面加以建设和改造。首先,教学理念转型。在新的手球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理念应由生物观念向人文观念转变。其次,内容选择转型。我们需要做到将学校手球队的竞技性进行普及化,同时将普通学生手球教学竞技化。

四、发展校园手球文化的建议

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校园手球文化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通过多种竞赛与活动,加强校园手球文化氛围营造,开展理论创新,为校园手球文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7.

[2]宋梅.健美操与校园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2.

[3]王爱玲;张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网,2011:14.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途径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