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初探

2017-11-30 06:33荣春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4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初中数学有效性

荣春花

【摘要】作为课程教学补充的数学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能够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也关系着数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本文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提出了促进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作业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32-01

进入新课程改革,许多人很忌讳讲做作业,因为提到作业就很容易与题海战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误导。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作业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应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数学作业有效性调查

通过对初一和初三的两个年级学生对于初中数学作业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初一的学生喜欢数学的明显多于初三学生,这让我不得不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并且初三学生抄写作业的学生明显多于初一学生,使得作业的效率随着学龄的增加反而逐渐降低。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以及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有效性现状调查,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2)教师获得“学生的信息”失真度很大;(3)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二、促进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1.数学作业的设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中学数学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舍弃单一、重复的练习,在灵活巩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上下功夫。在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童趣性作业。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选内容。这就要求老师按教材的知识体系,分类设计作业,设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要有弹性,如帮助理解的、巩固记忆的、迁移转换的、发散思维的等等,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通盘考虑。

(3)富有层次。初中数学作业的设置既要有对基础性知识的强化巩固,又要有课堂相关知识的开拓与延伸,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可选择性。如七年级(下)在学完平方差公式后,可布置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个作业属于基础性作业,是学生必做的题目。第二个作业是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作业,可以让学生选作。第三个作业是创造性作业,让学生以教材为榜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编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作业,这个是自主作业。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4)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2.数学作业的评价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作业批改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批改作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改主体多元化。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具体有学生自我批改法,随堂批改作业法,小组批改作业,师生共批作业,鼓励式批改,协商式批改,延缓式批改和面批式批改等。

(2)批改视角多维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学生的教育是无时无刻的。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应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

(3)批改尺度纵向性,常见作业的批改,教师总喜欢以横向的纬度来评判学生:这一次,全班同学谁的作业正确,谁解法巧……然后在横向比较中打出等第,拉开档次。这就缺少了一种来自于学生自身纵向比较的批改策略,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过程。

(4)批改范围有选择,长期以来,描绘教师的敬业精神常常用批改作业来形容,好像作业批改种类越多越敬业,批改越细致越负责,其实正确做法应该是精批和略批两种。

(5)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每个教学班都能分出优、中、差三类学生,以此为依据确定三类(教师不将三类学生公布于众,只是内部掌握)。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教师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

综上所述,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创新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提出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可根据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做探索,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性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塑造人格。

参考文献:

[1]黄俊奇.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初探[J].考试周刊2012(28)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初中数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