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2017-11-30 20:49李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诵读

李莉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所以,初中的古诗文教学, "读"中观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诵读;兴趣;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88-01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千百年来,古诗文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包含的先哲们的伟大精神与高尚情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中学课本所选的都是一些经典古诗文作品,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语言素养,增加文化底蕴,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质。所以,初中的古诗文教学, "读"即是"诵读",至关重要,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浅谈古诗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

1.首先,要认识到读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每一篇古诗文的教学建议对诵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三峡》建议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要用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讲讲读读,使课堂时时有朗朗书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不管是古代圣贤,还是《语文新课标》,亦或是教学参考,对于古诗文教学,都强调一个"读",足见诵读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把诵读二字嵌入自己的脑中,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真正达到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2.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诵读的节奏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以古诗文教学也应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古诗文首先要关注诵读节奏,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西出/阳关/无故人";按意义可划分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3.再次,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乐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者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古诗文音韵和谐、内容广博、结构短小精悍、易于诵读。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讓学生获得愉悦感。诵读按形式大致可分为范读、领读、接读、轮读、齐读、小组竞赛读、角色朗读和配乐朗读;按所读内容可分为通读、精读、泛读、跳读;按用时可分为速读慢读;按状态可分为默读、漫读等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学生的朗读水平,要求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学习《与朱元思书》指导学生,整篇文章朗读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以有鲜明的层次感,还要注意确定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4.最后,学生在读中领悟情感

朱光潜论古诗词的鉴赏要学会"知人论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多数古诗文都寄寓着、栖息着作者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教师指导诵读,就要精心选择诵读的内容,要精选那些能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的文章。在诵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由感知课文到理解课文到引起共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要加强诵读内容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时,首先了解学生对苏轼人生阅历的了解情况,然后根据学情不知预习,课前同学们基本了解苏轼作此文的缘由,从课文题目入手,作者为什么去承天寺?为什么夜游?和谁?看到什么?假如你是苏轼,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赏景?通过夜行想要表达自己何种情结?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思索、商议,角色互换,甚至穿越的方式最终理解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所包含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情感。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朗诵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深层的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在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学生也将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诵读是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朗读,因为"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教师的推动下和文章发生共鸣,从而达到升华。"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发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任。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课堂上抓住"读"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古诗文的精髓和艺术魅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诵读
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