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浅谈

2017-11-30 09:59陈建勇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陈建勇

摘要:小学,是一个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段,在这个时候,孩子们认识字的多少,认识程度的高低,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孩子从开始认字,到明白字的含义,再到懂得用字表达心中所想,一点一滴从字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文的学习过程中,问题难免会出现。尤其是学习的枯燥,孩子生性爱玩,却被困在椅子上学习产生苦恼,从而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52-01

小学语文是小学各科的基础,也是语文后续学习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必然要做好的任务,也是发挥教学艺术的天地。

1.精心设计,大胆放手,新教法才会行之有效,获得预期的效果

在课前,教师深钻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实质,而且要熟知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应考虑会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上课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自主探究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独特见解,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不足的地方加以点拨,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课前我深钻教材,懂得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我又注意到我班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一切问题都要追根问底。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完之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们读后,一个一个的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简单的问题,我及时和同学讨論解答,对于和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我及时予以板书,以便讨论,然后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去解决问题、理解课文。最后全班交流时,我发现同学们都已把握住了课文的主题,比平时的效果好得多。

2.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本应用于实际生活

俗话说,学以致用。就是说学的理论知识要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算真正学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文,这也是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人们平时说话、办事和交际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语文功底好的人说话办事行之有效。所以说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这个科目本身有其特有的特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始终都在运用语文知识,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如何学习理解上,比如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等。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去学习表达。让学生对书本知识透彻理解后,多把时间用在表达上。学会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理解而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学生努力掌握: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会理解"和"学会运用"两方面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本的真谛。

3.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任何事情都会变的很有意思,在兴趣的指导下,人们能最好的发挥极致,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自己的潜在思维,将事情做到最好。同样,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培养兴趣的前体就要要求教师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方法或设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是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照片制作成漂亮的课件,给学生展现出本篇课文的亮点和热点。还可以利用教室的闲置空间,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教室墙壁上的展板,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没组留一块儿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组员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周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制定一个主题,学生可以将课外知识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品都用到自己组的小天地中,让同学动手的同时,学到知识,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同时,也可以从其他组的制作中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知识。在这其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不能只是一味表扬优秀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多照顾到中下游的学生,他们只要有进步的作品,都要尽量在公共板块儿分期分批地张贴出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被动地"吸收"的局面。使学生由外部生疏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每一次学习,都伴随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处于主体地位的优势,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举一反三的将这种理念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