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2017-11-30 22:08徐晶晶
读天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知识点实践

摘要: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怎么学习,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就目前教学实践来看,似乎这个简单的道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怎样更好的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对于经验尚浅却急于看到自己在学生中取得的成绩的年轻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去平衡心态,获得良性的教育方式?那么,利用兴趣引导法,以学生的兴趣来认识和实践教师给予的学习方法,这样是否可以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应试教育往往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都容易陷入一种为分数而奋斗的漩涡,怎样平稳的上升呢?

关键词:兴趣;阅读;知识点;实践

许多教师为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孜孜以求的奋斗着,也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些道理不仅仅是在教育界耳熟能详,就是社会上也广为流传,于是教学似乎成了一件灵活而生动的合作工程。然而,三年的工作经验却让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初出教坛,掌握这些名言道理的真谛还是很难的,于是,接下来革命开始之前,我基于自己遇到的关于怎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做一些简浅的思考。

一、 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求方法

我遇到的革命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而七年级是一个转折的时候,学生需要接受的是更多动脑筋的理解性的学习,这就是传授学习方法的开端,要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印象,即让他们产生积极动脑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引到课堂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好学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实践证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哪里,是怎样实践的呢?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仍采用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照本宣科、题山文海现象较严重,把本应是高效探索性的学习变成了极端机械性的灌输,致使学生出现厌学、怕学、不学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思想上的带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提升学生的“乐学”的态度,用精巧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感染学生等等,都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二、 利用情境教学,带着学生用方法

笔者教龄尚浅,在经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又观摩学习了大量本校优秀教师的日常课堂,从两次较成功的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分析。

其一,在上《观舞记》时采用的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问题情境。一上课就给学生一个《千手观音》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带给学生惊奇和新鲜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接着提出问题: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舞蹈吗?学生这时的表情都是很为难,最多说出一些词语的组合,如他们跳得很漂亮,很逼真,没有学生会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这样震撼他们的舞蹈,因此,帮他们归纳出面临的这一难题: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也很直观明确地面對了自身的问题。这是问题情境创设挑战性原则的实施。一开始的问题情境创设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回避心理。问题设置得适中,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那么学生就会充满自信地去认真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是明确性原则,导入的设问,符合本课学习语言的教学目标,目的明确。

其二,在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力求把握提问的关键,抓住提问的时机。如在《观舞记》的读一读,品一品环节中,首先提问:那么惊人的舞蹈艺术在冰心看来是一种怎样的美呢?学生很快能一起回答:飞动的美。学生已经抓住了舞蹈的关键,那么紧接着提问:这不是普通的动态之美,而是飞动,那么飞字让你想到哪些特征?这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飞动”有了很深的思考。接着说:冰心说自己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也不敢像印度舞蹈家一般,因为她说“我只是一个欣赏者”。那么作为一个欣赏者,冰心是怎样描述这种飞动的美的?使学生的关注视角又回到课文,对课文中“飞动”的把握一定更加准确。

总之,语文课堂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才是目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个知识点上,课堂中教师要勤于思考,才能创设出有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提高教学效率。

三、 “借题发挥”,让学生以题悟方法

面对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身为教师当然不能辜负我们的学生。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理论知识。”我想最好体现能力的例子就是如何做阅读题。这样的题目一般认为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让学生养成通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记忆的程度;第二,精读细读,深入剖析。首先细读文章的问题,审准题意,找准与解题有关的段落。其次,根据问题要求从原文相关的段句中提炼有效的信息,作为问题的材料和依据,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将有效信息组合成严密的答案;第三,统观全文,即对全文内容、中心意思以及主要写作方法的整体领悟,此时,也才有了评价文章,形成自己独到见解的前提条件。明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统观全文的要点,这样不仅训练学生从易到难拾级而上的能力,而且也达到了以题带知识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几年的教学经验实在是无法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仅能做以上浅显的借鉴和思考。前人的教学经验能够流传必定是因其有很好的效果的,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实践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掌握学习方法,做到真正拿好手中的剑,不需要老师在身边便可以过五关斩六将,以一通百,这才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学习急不来,教学生学习更是急不来,要看到长远,即使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育,也应该将心态建立在重素质上,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直接影响他的生活甚至人生,因此,所有一切的教育工作,是否都应该在我们平衡好心态之后实行更为有效也更为恰当。

作者简介:

徐晶晶,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知识点实践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知识点自测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