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7-11-30 23:51徐围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选择阅读孩子

徐围

【摘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农村小学一线的教育岗位上工作了17年。在这17年中,不断地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方法与路子,发现现在的教学方法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老师一味地去围绕课本教学,老师们教的累,孩子们学的也累,那么努力刻苦地学习,换来的结果却是不尽人意,孩子们的语言综合能力还是不好,作文水平还是很差。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阅读 孩子 选择

一、阅读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试用过许多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阅读贫乏的孩子,一定是语言贫乏的,同时思维也是贫乏的。

在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课文背诵的很熟练,字写的也很认真,可是每次考试,就是考的不是很理想,看看考卷,归纳起来都是作文和阅读题目失分多一些,为什么把语文课本知识掌握的很好的孩子,就是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课外阅读的题目呢?为什么很难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作文呢?同时我还发现好多孩子,都存在这种现象,这就不得不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曾经看到过一个报道,讲的是,一个15岁就上清华的女孩李路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别人都说她是天才,可是他的父亲李永生却说她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只是找对了适合她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而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成就了李路珂不凡的能力呢?杭州教育网上有一篇名为“一路乱读到清华”的文章,写的就是李路珂。其中有这么一段:有人说李路珂是个“读小说”读出来的神童,因为她的父亲李永生用自己发明的“手指描红识字法”教女儿识字,5岁时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识字就可以看书,知识的大门从此打开。大量的阅读培养了李路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由此可见,大量广泛的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学习乃至成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是开启孩子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二、让阅读“诱惑”孩子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呢?什么样的事情能使孩子们喜欢,什么事情孩子们不喜欢。糖是甜的孩子都喜欢吃,药是苦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吃,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那么,课外阅读对于孩子来讲到底是甜的还是苦的?我认为认定这两种体验价值观的关键取决于老师和家长们怎么样去引导学生。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比如,老师计划要让孩子们最近完成《鲁滨逊漂流记》的课外阅读作业。我们假设分两种情况来布置这项作业。

第一种:老师说“请同学们最近完成《鲁宾逊漂流记》的课外阅读作业,请同学们读完后写出800字的读后感,请与5日之内完成。”

我觉得这种布置作业的方法,会破坏孩子们的阅读情趣。使很多孩子还没有读到这本书,就已经心生胆怯,就已经对这本书产生厌恶和抵制的情绪了,怎么才能凑够这800个字呢?!读这本书是一项作业,是一个任务,必须要完成,还要写出800字,听着就已经非常痛苦了,这时,对于孩子们来讲,读《鲁宾逊漂流记》就已经是苦的了,苦的东西,我们大人都不想去吃,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们去吃呢?谁能做到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是很苦的前提下,还硬着头皮去吃呢?

再来试想下第二种情况: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可是他不喜欢呆在家里,总想出去闯闯。于是他就决定出海了,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独自一人落难在一个荒岛上,荒芜人烟,就他自己一个人,他该怎么生活下去呢?同学们可以想象下,独身一人,又是在荒岛上,应该很害怕,那该怎么办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他又遇到了哪些有趣又新奇的事情呢?最后他到底获救了吗?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吗?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孩子们这时肯定非常想知道答案)这时老师就可以说,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看看这个故事的呢?你们去《鲁滨逊漂流记》里找答案吧。我相信,这时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他们急于知道故事的内容,他们会在心底嘀咕到底那个人在荒岛上怎么样了?会被野人吃了吗?会遇到稀奇古怪的动物吗?会遇到其他的人吗?它就像一个奇异的散发着香味的果子一样深深的诱惑着孩子,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用心的去阅读这本书。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用心还做不好的吗?这次的阅读作业相信孩子们会很出色的完成。

教学就是一门艺术,不要把艺术的东西变得粗糙平庸,变得沉闷不堪,我们老师心中也要充满艺术的细胞,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孩子们心中真正的需求,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心里甜滋滋的同时,还不费力的掌握到了大量的知识,试问,这样有哪个孩子还不会爱上阅读呢?

三、书的选择

在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后,就要让孩子进行大量的书籍阅读,这时候千万要注意,一本“坏”的书很有可能就破坏了我们费心经营起来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时我们老师就要精心的为孩子们准备阅读的书目。它们就像一道道精美的大餐摆在桌面上,等待孩子们来享用。这就需要老师们精心的烹调和精湛的技艺了。

到底什么样的书适合孩子?什么样的书不适合孩子?

有些老师经常喜欢让孩子们看作文和教材方面的书,什么《满分作文》《教你轻松写作文》《语文教材辅导》《语文课课通》,等等。这些书都还是围绕课本来转悠,哪里有什么阅读的价值?这也就是李永生所谓的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教育硕士尹建莉的孩子圆圆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尹建莉这样说:“我一直不赞成学生们读作文选,所以也从来不让圆圆读。她的课外阅读书籍大部分是小说,此外也有传记、历史、随笔等。我看过一些中小学生作文选和作文杂志,上面登的文章当然都还文理通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已经不容易了。但它们写的再好,也不过是写学生的习作,无论从语言、思想还是可读性上,都非常稚气。这些东西只是习作,不是创作。”拿这些东西给孩子读,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呢?这些文章对孩子的语文素养没有深刻的帮助。只是些肤浅的东西。不要让孩子们去读这些我们成年人认为“有用”的书,恰恰相反这些书对孩子们来说也许是没用的。要读孩子们自己真正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的。

早期的课外阅读,给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空间带来了无限的美好。对于孩子们来讲,阅读的最大功能就是有趣。孩子们喜欢读的书对他们来说就是有用的书。而不是我们有些老师认为的有用书才去读。

选择书时,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选一些他们喜欢的书籍,从喜欢看的书籍慢慢着手,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阅读取向就会扩大,喜欢看的书会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童话,到小说,到杂文,到传记,到历史,等等。读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他们的思想也会越来越成熟。他们的见解也会越来越深刻。你会很惊奇的发现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阅读带来的。

对于我们老师来讲,进行阅读教学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就可以看出成效的。它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阅读的成效甚至可能要到孩子们成年后才能看到,优越的阅读成绩是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终点。曾志郎先生曾经说过:“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的最好方式是从亲子着手,如果家长做不到,老師就要取代。尽到这个责任。”

我们老师要坚信阅读的神奇魅力,老师要用心去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读书,让孩子们去亲身体会阅读带来的魔力吧!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作家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择阅读孩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