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复合
[摘 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强国必强教,强教先强师,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确立民主、科学、开放的课堂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做新形势下的好教师。
[关键词]学为人师;治身齐教;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72-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兴邦之大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努力地去创新变革,寻求发展。
一、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内在感染力。“万古师表”的孔子教导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近代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完美、最清晰的论述,新形势下的教师更加要注重这方面的修养。
第一,师德为先。教育的过程是以人塑造人的过程,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要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宗旨,一切以育人为上,把自己的知识、智慧、爱心等奉献给每一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要完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优良的职业风范。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提醒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既是学生学业上的老师,又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更是学生人生里的引路人。
第二,诚信处世。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即“人无信不立”。总而言之,诚信就是要求人们忠诚老实,有信无欺,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实事求是、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富有教育教学的经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诚信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师德的灵魂所在,教师只有具备诚信的原则,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的任何行为,直接或间接折射出其自身的道德素质、人文修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传承阐明、开拓创新、担负起诚信教育的责任。宋代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恶,则当实用其力”。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诚者自明,信者自远。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新形势下教师寻求发展的首要任务。
以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的教育活动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潜力,也是学生为本的具体表现。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以点带面,这样,学生的人文观念、集体观念更强,可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并没能放弃应试教育的观念。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做一名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好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自己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这是让教学活动焕发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首要任务。
三、确立民主、科学、开放的课堂理念
课堂教育是核心,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
第一,关注现实,让学生体验现实的生活世界。学生往往阅历少,喜欢新鲜事物,对课本知识难以透彻理解和掌握,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要用“长青”的生活诠释灰色的理念。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回归自然,才能使课堂永远保持新鲜和活力。将教材的价值最大化,广吸博取社会的、时代的乃至国际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冲破课堂和教材的束缚,胸怀天下,增强关注和社会责任感。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能实现学生的博学多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与学角色互换的民主教学观念。即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这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涵:①教师要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新形势下的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②教师要做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③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实现教学改革的保证。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自身状态,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淘汰。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
第一,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变化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充电的有效场所。
第二,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庄子有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诠释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要终身学习,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教,是为了学生自己学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师不再是唯一信息源的今天,一名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也。学会学习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因此,只有坚持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永远站在时代的高处。
总之,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面,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新教育理念的征程上,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争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好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