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红,赵茂林
新常态下广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施春红,赵茂林
港口经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想形成新的生产力,关键靠改革和创新。广州港口经济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也要应对众多挑战。建立广州港口航运业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对其求解,得出新兴港口竞争力对广州港口航运业影响最大的结论。从邮轮产业、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运用和“港口+”发展模式3个方面提出了广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为广州港口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广州港;转型升级;灰色关联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港口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形成港口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优化港口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成为实现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广州港已成为世界级港口,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广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港口竞争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G.T.Yeo等人建立了包括港口服务、腹地条件、港口通畅度、资源便利度、物流成本、区域关联、集疏运体系等7个指标的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1]。W.Y.Yap等人从更宏观的角度运用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4个指标对港口竞争力进行了评价[2]。J.Tongzon等人建立了港口服务效率、港口价格、港口可靠程度、顾客意愿、航道水深、腹地交通便捷性等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方法证明了港口吞吐量作为港口竞争力显示指标的合理性[3]。E.Haezendonck等人从运输通畅度、生产力水平、产品质量、货物结构、港口名声以及可靠性6个方面建立竞争力指标,证实了这些指标水平与港口吸引资源能力呈正相关性[4]。我国关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陈纪伟建立了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港口经营环境、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管理、集装箱发展态势以及航线状况6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影响港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5]。朱乐群以城市人均经济水平、港口所在城市旅游服务能力、游轮港口发展能力、旅游资源因子为公共因子,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游轮港口旅游竞争力[6]。李楠从自然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及交通状况、政治与经济条件3个角度出发,构建了8个具体指标,基于PCA/DEA/TOPSIS综合模型分析了大连邮轮母港的竞争力评价[7]。我国多数文献都着重于评价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较少文献对港口的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二维评价。
广州港是港口经济竞争最为激烈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贸易和物流聚集地。近年,广州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建设规模,促使内外港区经济资源根据各自特征得到优化配置。黄埔港为了提升港口国际化水平,与香港航运合作更加紧密。从业务往来的发展来看,广州港已建立了发达的全球性海运网络。各区域铁路和公路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建设广州港集疏运系统创造了良好条件,不断促进广州港运营能力的提高。2012—2017年(截至2017年3月底)广州地区港航经济运行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水路货运量、港口旅客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015年,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5×108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 762万TEU,这2项指标数据均排名世界前10位。
在水路货运量、港口旅客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的同时,水路客运量、水路旅客周转量、水路货物周转量在2016年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水路货物周转量下降趋势最大。可以看出,广州港口需要转型升级,增加水运客运和货物的周转量。
表1 2012—2017年(截至2017年3月底)广州地区港航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广东自贸区以及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枢纽为广州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广州港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例如广州港率先在美国成立了办事处。同时,广州港为了提高海外营销的深度,计划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也设立办事处,拓展海外市场和吸引更多的货源和航线挂靠。目前,在广州港开展业务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包含了全球排名前20名的航运公司。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广州港积极与国外港口缔结国际友好港。2017年,广州港“走出去”的重点是推动中非合作,利用广州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丰富的航线网络等资源,促进更多的国内企业与非洲港口进行合作、投资和建设,开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南沙自贸区和国家新区的“双区”叠加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促使广州港的经济转型升级。广州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可靠泊量居世界首位,集装箱船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广州港的集聚疏运网络也日益完善,集装箱航轮航线和外贸班轮航线数量与质量同增。广州港在内陆建立了20个无水港或办事处,覆盖省域范围较广。
三是广州港老港区不断转型升级。南沙港区通过转型升级已经基本适应城市临港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作为老港区的内港港区和黄埔港区的生产作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处于城进港退阶段。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使老港区适应城市发展,也在努力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具体来看,已经停止引发噪音、粉尘等问题的生产,积极推进接力珠江新城和国际金融城的项目。内港区则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提升城市品质,航运、科研、行政在港区内已经产生聚集效应。在新常态背景下,应该抓住机遇,促进广州港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是广州港口整体发展相对缓慢。广州市政府对南沙港区大力扶持,南沙港口的建设突飞猛进。南沙港区集装箱6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和24个驳船泊位已全面建成投产。广州港和南沙港一共配备有适应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作业的装卸岸桥61台,可接卸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但是,其他港区的生产方式仍然相对落后,广州港口整体生产情况不容乐观,整体发展相对缓慢,拖累了整个华南地区城市圈的发展。
二是广州港口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州港港口船舶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因为港口船舶流量大。广东要实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和持续改善,必须要控制水域船舶排放污染。船舶环保部门管理滞后,并没有将船舶大气污染纳入监管,也没有对船舶使用的能源进行限制监督。
三是发展模式仍未彻底转变。广州港港口仍以粗放增长模式为主,港口的产业依旧还以运输、中介服务为主,航运产业链的长度依然存在不足,金融、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信息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强延伸力特征的高端现代港航服务能力依然比较薄弱。
首先,确定指标体系,收集数据,设定数据序列构成指标矩阵。其次,对指标数据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次,逐个计算各个指标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元素的绝对差值,求出最大差、最小差。再后,分别计算每个指标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元素的关联系数。
其中:α∈[0,1],称为分辨率系数;当 α 值越大,分辨率越大;当α值越小,分辨率越小。一般情况取α=0.5。最后,计算灰色关联度:
总体来说,航运业可以归纳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竞争对手、政府、机会6个1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再细化为11个具体参数作为2级指标,由此构建广州港航运中心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相关数据来源于广州港务局公众信息网,NYMEX原油价格取自美国能源信息署网站。我们选取2010—2015年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作实证分析。
表2 广州港航运中心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消除数据量纲的不同带来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的结果见表3。
将指标体系取绝对差值,可以得出,最大差值为8.969 3,最小差值为0.000 0。
α取0.5,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广州航运业增加值与11个因子的灰色关联度。
由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的结果可知,我们建立的广州港航运中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关联度值都大于0.7,关联度值大于0.6的基本判定标准。这一结果说明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以及模型的可靠性与严谨性。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得出如下结果:广州航运中心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新兴港口的竞争、码头的建设水平、产业基础水平、贸易水平、金融业发展水平、开放度、运输成本波动生产要素。具体而言,在选取的年限范围内,新兴港口的竞争在8个影响因子中与航运业增加值的关联程度最高。码头的建设水平与产业基础水平关联度是一样的。港口业务及发展空间是由码头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的,而港口货物吞吐量又是最好的衡量标准。近年,广州港口吞吐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滞缓,吞吐及泊位能力趋于饱和状态。广州港口建设决定航运业水平,如广州港口南沙港区的建设提升了广州港航运业的水平。此外,产业基础水平也是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广州港已经成为世界级港口,这与其制度环境和政府支持密切相关。贸易水平被直观地认为是航运业产值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但并没有获得比较靠前的位次。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一些贸易正在发生着改变。金融业发展水平、开放度、运输成本波动、生产要素这几个指标对广州港口航运业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表3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结果
一是邮轮产业助推广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11月13日9时,“云顶梦号”作为亚洲最大、最宽敞的邮轮之一落户广州。广州邮轮产业的迅速兴起与其港口区位及交通不无关系。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广州发力邮轮母港经济可以促进广州港口经济的转换升级。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邮轮逐步成为一种集休闲、度假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高端旅游产品,邮轮产业已经成为新兴海洋经济产业。邮轮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地区的就业、餐饮、住宿等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还可以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邮轮经济的同时,注重增强邮轮经济的集聚性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服务升级,挖掘港口“蓝色经济”效应,加快广州港口经济转换升级。
二是节能环保技术促进广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在广州港口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加快广州港口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港口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中,将推动港口经济发展所属的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也应增加港口节能环保的资金投入,实行专款专用,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港口经济。完善港口节能环保管理体系,实现权责分明,落实责任考核。运用高科技开发能耗管理信息系统,制定能耗定额指标,年终进行严格的考核,促使港口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港口+”发展模式助力广州港口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港口+”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广州港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繁荣发展的前提下,“港口+互联网”可以形成网络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可以及时和有效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和货物的高效交易。P2P平台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优化了港口资源配置,打造了信息更加对称、竞争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港口+大数据”可以利用足够的变量和相关的模型实现港口智能化管理。可通过大数据结合云计算实现港口管理的创新和协调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有利于实现港口管理的智能化,利用相关数据开发更加完善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港口经济的发展效率,并实现港口经济转型升级。
[1]YEO G T,ROE M,DINWOODIE J.Evalua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ntainer ports in Korea and Chin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policy and practice, 2008(6).
[2]YAP W Y,LAM J S L.Competition dynamics between container ports in East Asi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Policy and practice, 2006(1).
[3]TONGZON J,WU H.Port privatization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ontainer ports(termi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2005(5).
[4]HAEZENDONCK E,NOTTEBOOM T.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seapor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economics,2000(2).
[5]陈纪伟.青岛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6]朱乐群.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邮轮港口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7]李楠.基于PCA/DEA/TOPSIS综合模型的大连邮轮母港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编辑:唐龙)
F512.3
A
1673-1999(2017)11-0054-03
施春红(1992—),女,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赵茂林(1965—),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政治学说史。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