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摘 要】舞蹈大运河是由江南大学舞蹈系自主编创的古典舞优秀剧目,此剧目曾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铜奖”。本文意在分析中国古典舞优秀剧目《大运河》的编创手法与这个舞蹈的训练价值所在,大运河以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舞蹈大运河的动作语汇与道具运用,用与艺术的语言表述大运河开凿的艰辛历程赞誉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并通过这个舞蹈看到其训练价值。
【关键词】大运河;道具;动机;训练
一、舞蹈大运河动机分析
舞蹈《大运河》主要是通过“推”“拉”“捧”三个动机来发展的舞蹈的,该舞蹈分为三段体,第一段通过大幅度而又夸张的动作,并且快速的动作节奏来体现古代劳动人民开凿大运河时的艰辛历程。编导巧妙的运用“推”这个动机来发展舞蹈的第一段,反映当时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的艰辛,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
舞蹈《大运河》第一段大量的运用“推”的动机来发展动作,使舞蹈更加有生命力,在加上较快的节奏和大幅度的动作从而更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淳朴,通过古代人前赴后继的推石头,搬运石头,来抒发古代劳动人民修建大运河时的辛酸历程。舞蹈第一段中的男子集体舞把整个舞蹈推向了一个小高潮,通过大量的推石动作,加上一个一段整齐的男子集体舞来为第二段做铺垫。很多舞蹈大多第一段以抒情为主,缓慢的动作,抒情的音乐来抒发情感,为第二段做铺垫。而舞蹈大运河却是运用强烈的舞蹈动作,较快的音乐节奏来抒发情感,我认为这是舞蹈《大运河》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第一段以抒情配合缓慢的动作来叙事,能更好的为以后的高潮做铺垫,而开始就以大幅度的动作和较快的节奏来叙事抒情,在加上一段强而有力的男子集体舞,这是很难再次把舞蹈推向高潮。而编导却能巧妙合理的运用道具来弥补前期强而有力的动作特点来再次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这也是该舞蹈获得成功并且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之一。第二段以动机“拉”为主通过道具绳子的巧妙运用,来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编导第一段运用大量的舞蹈动作来反映当时古代劳动人民开凿大运河的艰辛,而第二段又大量的运用动机“拉”来表现舞蹈。编导很好的运用“拉”这个动机来串联舞蹈,很好的链接起第一段舞蹈,这也是编导聪明之处,通过运用道具绳子来串联第一段,更加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巧妙的链接了第一段,由于第一段的舞蹈动作幅度比较大而且夸张,第二段很难再用更加大的幅度和夸张的动作来完成该作品,所以编导巧妙的运用了道具来弥补第一段大而夸张的动作,更加能体现出修建运河时的艰辛。第二段编导通过一个人拉绳子的一段痛苦历程来抒发当时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出其他舞者齐心协力一起拉绳子开凿运河的痛苦历程,让大家了解到开凿运河是得是多么的艰难痛苦。通过“拉”这个动作,也能反映出运河即将开凿成功,人们对水的无限渴望。然后在一次通过更强烈的男子集体舞蹈把整个舞蹈推向高潮。
舞蹈的第一段从情感上主要是人们修建运河是得精神面貌,而第二段是人们修建大运河时的艰辛历程,而第三段是该舞蹈的高潮部分,前面的第一段强而有力的动做,到第二段劳动人民拉绳子开凿运河的艰辛,都是为了第三段成功的开凿运河做铺垫。舞蹈的第三段以抒情为主,没有大幅度的动作,没有较快的音乐节奏。编导运用了大量捧水的动作来抒发情感,这个也是该舞蹈的高潮。通过前期大量的舞蹈动作的铺垫来表现第三段情感的宣泄。通过第一段开凿大运河的过程到第二段开凿大运的艰辛,到第三段成功开凿大运河人们对水的渴望。
二、舞蹈大运河道具的合理运用
舞蹈《大运河》成功之处在于,编导合理的运用了道具“绳子”来发展该舞蹈的,道具“绳子”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和好的串联起的一段强而有力的动作,使舞蹈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观看者的眼球,更是很好的接下面一段的高潮,通过舞者用拉绳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第三段开凿运河成功时的喜悦心情。正是因为第二段绳子很好的铺垫,才能达到第三那段那样抒情富有深意的高潮,它不仅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人努力齐心协力开凿大运河,还能体现到古代人民多年来对水的渴望,还有开凿时的艰辛历程,开凿成功之后,看见水流出来的喜悦,以及渴望回家和自己请人团聚的场景,编导充分运用道具来抒发当时的劳动人民的情感,给舞者很大的发挥空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舞蹈第三段高潮部分使用绳子在地面的舞动来表现大运河的水花是该舞蹈亮点之一,编导充分发挥道具灵活多用得特点,把第三段推向高潮。有了绳子在下面的舞动就更能体现古代人的劳动情感,和对水的渴望,从而更能抒发情感,把这个舞蹈推向高潮。
舞蹈《大运河》充分发挥了绳子的作用。用绳子的舞动来表现水花,所有的舞者在地下捧水来发泄情感。把舞蹈推向高潮。编导通过第二段和第三段道具的合理运用,是作品表现的尽善尽美。道具绳子之所以用的好,是由于是舞蹈表现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不是要求演员肢体语言的表达,而是通过道具的配合达到某种意境,升华自己的舞蹈主题。
三、舞蹈大运河训练的价值所在
舞蹈大运河是一部以劳动者修建运河为主题,表达劳动人民修建大运河的艰苦、心酸。广大劳动人民对水的渴望与对水的感情表达了在修建运河后水涌出时的兴奋与激动。
那么演员在诠释《大运河》这个作品时就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个作品当中,将自己的理解与人物的体验和表现投入到作品当中。舞蹈《大运河》的第一段情感非常的激昂,它能讓学生的情感爆发力得到一种很好的训练,对动作的力度与速度上要求很高,通过动作与情感的爆发来展现修建运河热火朝天的情景。在作品的第二段情绪有微妙的转变,从热火朝天到心酸艰苦,第二段是第一段情绪的延续与深化表现了更深层次劳动人民的艰辛,在作品第二段的开始就有一个情感上的深化,舞蹈从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重点描绘,表现了劳动人民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人文情怀,当水涌入河道运河开拓成功时那一刻无论是演员和观众在情感上都到达了情感的至高点,前面修建运河的艰苦与辛酸很好的为运河开通那一刻做了很充分铺垫,当情感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单一用情感的爆发和动作的速度来继续表达情感已经有些乏力了,此时只能化生命为运河水,歌颂生命的力量与劳动人民的智慧。
舞蹈《大运河》许多动作都带有很强的造型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动作的理解与造型的审美,每个造型的力点与伸展度都是对肢体很好的训练,作品第一段以推为主,所以在摆造型的时候既要做到对生活的写实,又要体现出舞蹈所要求的美感,力量与美感的融合这才是生活与艺术的结晶。舞蹈《大运河》上半身的动作很多都是大开大合的,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收缩与延展,让肢体更具表现力,在舞蹈的主题动作中可以深刻感觉到这个动作的力度但学生在舞台实践的时候却不能无节制的去释放情感,因为情感的控制力影响着情感的爆发力。
舞蹈《大运河》对学生下半身的训练更是这个作品的价值所在,在这个舞蹈里有很多蹲与起,重心在一度空间的转换与连续的跳跃和身体下盘的技术技巧。如果下盘不稳或肢体控制力不强的学生在以后的舞蹈训练中就会感觉脚下不稳与步伐轻飘的弊端,所以《大运河》这个舞蹈很好的解决了在学生训练方面下半身的问题,弥补了舞蹈基础课在这方面训练不够深化,让学生很好的得到下盘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以研究舞蹈《大运河》的编创手法为主,经历了编导老师对动作设计、表演以及编排的整个过程,运用了古典舞的动作语汇来塑造人物形象。可实地取材,资料收集及其整理,使之更为深入,详实。所以研究群舞舞蹈《大运河》中的编创手法很有意义,通过研究让舞蹈更加升华,具有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舞以及古代劳动人民修建大运河的艰辛,使其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参考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