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东环路淤溪初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513)
中考体育现状及改善对策
陈如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东环路淤溪初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513)
目前体育中考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过于重视体育中考的成绩,而忽视了初一初二学年的体育训练,中考体育科目设置过多影响了教师的集中教学等。本文在剖析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改善目前体育中考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学生往往对体育锻炼和中考没有紧迫感,认为中考离自己很远,所以把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导致初一和初二的体育课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直至到了初三之后面临中考,才对要考查的体育科目进行强化训练。这就难免使教学活动陷入到重复枯燥的死循环中,与初中体育教育的方向背道而驰。在这种教学理念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学生往往只注重中考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平时体育项目的综合训练。
在目前体育项目精化和细化的大背景下中考体育科目达十多项,这种选择面广的设置的确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优点,但同时也给学校的体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集中教学,导致教师的精力被分散,使教学效率打了折扣。在众多的中考选项当中,学生们往往选择自己最有潜力的科目,这样通过一定的训练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既然中考成绩已经不成问题,那么这些同学在平常的体育课上就会比较放松,对教学训练不够重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使教学计划不好统一,不利于其制定和执行。
不同的体育科目有不同的魅力,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中考体育科目设置多的初衷也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体育教师对不同的体育科目比较了解,有些科目是通过短期的体育训练可以达到一定的理想成绩的,而有些科目出成绩就比较慢,体育教师正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训练经验对学生中考体育选项的选择进行了几乎是决定性的指导,学生为了中考成绩也往往服从教师的安排并进行相应的训练,而忽视了自己本身比较感兴趣和擅长的科目,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功利性,一味注重训练技巧。
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本身就比较大,本来一定的体育训练是可以放松他们的身心,使体育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相互促进,但是最终体育训练成了他们的中考压力之一,体育活动对于文化课的调节作用荡然无存。
中考设置体育选项的初衷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过于重视中考成绩而背离了中考体育教育的初衷,相关的教育部门应通过一定的宣传方式把中考体育训练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转变体育训练模式。中考关于体育的设置应该是加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意义的认识,从而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而不是把体育训练当成中考压力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的一部分,这就本末倒置了。教育单位和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训练心理感受加以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训练的意识,从而回归体育课的本真。
学校单位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的评级制度,对教师的体育教导和学生们的体育训练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成立关于中考评价项目的的专项督导,从而使九年级的体育教学形成规范化模式。体育中考是对学生平时训练情况的综合检验和评价手段,具有重要的促进和督导作用,既对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运动能力进行了检验和测试,同时也涉及到了体育习惯、体育态度和关于体育的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和国家同等年龄阶段的健康体质标准进行比对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根据这种情况教育者和教育单位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各个年龄学段的学生重视体育训练和体育学习。
应该针对目前体育考试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如在最后的考核中如果流程不够透明可能就会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平时成绩的设置形同虚设,所以一定要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平时的训练情况进行严格和真实地打分,严禁弄虚作假的行为,采用一定的制度对检测制度和检测过程进行细化和规范化。
教育者和教育单位自身要认清体育中考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教、学与考之间的关系,教、学与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只是为了这一目的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考试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和肯定,同时以此来促进和改进教学方式。这就对考试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考试应该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成果,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引导和促进。考试会产生压力,教师要在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舒缓,使教学活动愉快轻松生动活泼,把考试压力释放于平时的教学中,在教师的着意引导下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不要把考试分数当成体育运动的唯一目的,甚至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唯一标准。考试的进行应该是促进学生平时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应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从而达到体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体育中考的设置是在初三,看似是初三年级的重点项目,其实是对整个初中阶段体育学习效果的整体检验,所以应该重视基础教学,即把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分散到初中三个年级段的学习中去,注重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教学,不要在初三的时候针对中考体育科目进行技巧方面的临时突击训练,要把体育训练寓于平时各个阶段之中,注重常规教学。在不同的学年阶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初一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过渡上来,对体育课程比较感兴趣,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和技能教育。初二阶段继续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其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使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稳步进行。初三阶段是各个教学课程都比较紧迫的一年,中考是对学生三年学习成果集中验收的时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巧有了更多的要求,学生也往往有更大的压力,在这关键时期,教师要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及时地指导,在舒缓学生训练压力的同时,针对相应中考科目进行专业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体育中考科目的成绩。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几例上班族过度劳累的情况,可见体育训练和身体素质对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身体素质和体育训练观念的加强要趁早。体育中考对于学生及早培养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对考试科目进行临时性的突击而忽视了平时的体育训练,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目前体育中考的现状,充分发挥体育中考的积极作用。
[1]雷文静.中考加试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6):103-105.
[2]徐敏,饶伟峰.制约中考体育加试成绩提高的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体育教学,2013,33(10):54-55.
[3]冯耀.呼和浩特市区中考体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G807.3
A
1674-151X(2017)09-092-02
投稿日期:2017-07-10
陈如林(1979~),中教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