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视角下撕名牌活动进入高职田径课的可行性研究

2017-11-28 13:53:46顾志平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9期
关键词:名牌田径身体素质

顾志平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休闲视角下撕名牌活动进入高职田径课的可行性研究

顾志平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机构之一的高职院校,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 327所,共招生337.98万人,在校生1 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促使了高职教育的改革,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高职体育课也在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改革。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实行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的上课内容的方式,其中体育休闲类课程,如球类运动、舞蹈类项目,符合现代高职学生娱乐、轻松的想法,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而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田径课程,却成为冷门,一些高职学校的田径课甚至出现没有学生选报的尴尬情况,导致田径课程被取消。近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整体的下降趋势,其中速度、力量和耐力更是连续多年持续下降。在高职学校中,田径课程的减少和取消,使学生运动量变小,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根据当前高职田径课存在的现状,转变思维,探索高职田径教学发展的新思路,已成为高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1 高职田径课的现状

经常进行田径项目的锻炼,既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所以田径项目一直是我国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田径运动的竞技特征,围绕身体素质达标而进行,忽略了学生基本运动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且田径课运动量大,枯燥乏味,考试不易通过,因而使学生产生情绪低落和厌学心理。高职体育田径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忽视广泛性和健身性

田径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较大,而部分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田径项目所需要达到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身体机能难以适应。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基本上采用以技术学习和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体验成功和自信的情感较少,且体力消耗大,容易产生疲劳和运动损伤,所以在田径课的练习阶段上易出现学生躲、逃等现象,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校园田径运动会冷场和强制要求学生参与的现象,影响了田径课的课堂效果。

1.2 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但改革与具体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体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甚至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还是沿袭着较为传统的方式。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大致相同,同一个内容可能重复多次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现状既无法体现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高等院校相较于小学、初中的教学“高”在哪里,学生对这些教学材料的评价往往只是乏味和枯燥,没有起到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作用,不利于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

1.3 考试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田径课的传统评价方法是量化考评,成绩的评分标准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这种统一标准使得考试后的成绩在评分上缺乏弹性机制,考试很难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不付出多少努力,考试就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的考试成绩还是不能达到及格标准。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肯定,学生往往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参与体育课时就失去了应有的轻松和乐趣。所以这种只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不考虑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不利于高职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4 社会现象引起的负面效应

径赛项目是田径的组成部分,跑的项目是径赛的重要部分,目前一提到田径课,学生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跑步,甚至很多学生直接将田径课和跑步二者划上等号。媒体报道的各种由于中长跑而导致学生丧命或致残的新闻,都加深了学生对田径课的恐惧。特别是跑步项目,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很多体育教师对跑步类项目也是顾虑重重,很多学校因此减少了田径中跑的相关项目或完全取消田径课程的学习。

2 撕名牌活动的特点

2.1 撕名牌活动介绍

社会在不断发展,一些休闲体育项目深受人们喜爱,撕名牌运动为其中较为火爆的一种。撕名牌最早出现在韩国综艺节目中,2014年韩国SBS电视台向中国浙江卫视输出此节目的版权。在节目中,每位参与者背上贴一张自己的姓名条,然后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互撕,谁先被撕掉谁就输,紧张又刺激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节目一大亮点。

2.2 撕名牌活动的特点

撕名牌的过程中涉及到进攻和防守,既要撕掉对手的名牌,达到淘汰对手的目的,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名牌,以便可以继续游戏,直至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撕名牌运动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2.1 参与者体能要好 撕名牌的场地一般较大,参与者为了寻找到一些撕名牌的线索或者道具,以及要追逐攻击对象或者躲避攻击对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运动甚至奔跑中,节目录制时间一般为3~4h,所以体能不好,肯定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2.2.2 撕名牌技术要熟练 撕名牌大部分时间都是近身对战,在近身这种紧张和狭小的空间中,只能通过力量限制对手的活动,准确抓到对手背后的名牌,并快速撕下,所以参与选手的撕名牌技术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2.2.3 团队意识要强 参与者有身体素质较好的男生,也有力量较小的女生,但很多比赛的结果却大跌眼镜,实力较强的在游戏初期就被淘汰,而比较瘦弱的女生最终却赢得了比赛。所以,在游戏中要多思考,类似田忌赛马的形式,有团队意识才能取胜。

撕名牌不同于其他竞技性质的比赛,内容新颖,参与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速度、智慧等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参与者基本都是当红的娱乐偶像明星,让撕名牌活动成为被青少年模仿和开展较多的项目。

3 撕名牌活动进入高职体育田径课的意义

3.1 趣味性是进入田径课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田径课之所以被学生所抛弃,很多原因与田径课教学内容枯燥有关。田径的教学内容从小学体育课开始,一直到大学体育课,基本形式不变,课程内容毫无新鲜而言。撕名牌活动其实就是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比赛的过程充满了快乐性和偶然性,这些都与青少年崇尚休闲的体育方式,以及喜欢冒险和无拘束的心理相吻合,这种上课的方式与他们所希望的上课方式较为一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推动锻炼的行为,继而使其养成了自我锻炼的习惯。

3.2 健身性有利于实现田径课的教学目标

撕名牌活动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身体素质的展现,如力量、灵敏等,这些身体素质是人体必须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也是田径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的学习较为枯燥且运动量较大。高职学生没有体育专业学生那种对体育求知的积极性,若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接收到的田径知识会非常少,不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撕名牌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穿插在了游戏中,以轻松的氛围吸引了高职学生的注意力,且在撕名牌的过程中以求胜的目标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可达到学生自我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目的。

3.3 团队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在田径课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往往羞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导致体育参与意识较低,很多时间他们都是活动的旁观者。而撕名牌是需要通过团队协助来完成的,个人决定比赛的作用较少,所以大家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为团队的胜利进言献策,特别是对性格孤僻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作为团队一员的重要性,增强了适应集体的能力。通过大家的一起取得成功,既能提高运动参与度,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撕名牌活动进入高职体育田径课的方法

4.1 将田径单项融入到撕名牌活动中

应巧妙地将田径的各单项融入到撕名牌运动中,如将投掷和跳跃相结合,以田赛项目作为一个撕名牌活动的单元,在前期进行投掷和跳跃时,把撕名牌作为教学的融合剂,始终让高职学生保持积极想学习的兴趣,目的为在撕名牌活动中获得胜利;将径赛项目作为一个撕名牌活动的单元,进行短距离和长距离跑类项目的学习;也可以将整个田赛和径赛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在这些活动中,重点是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乐在其中,回归田径的本质。

4.2 提高对新兴体育项目的理解,做好安全计划

学校领导决定一所学校的事物,学校领导的支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撕名牌活动是一个新的活动项目,它的活动形式是以趣味性比赛为主,展示出来的趣味性。由于撕名牌活动有近身的对抗,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学校领导及教师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而往往阻碍撕名牌活动进入高职田径课堂。所以在推行撕名牌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征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做好具体的上课内容和训练计划,制定较为全面的安全细则,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保障学生的安全。

4.3 多学科结合发挥撕名牌活动的特点

在撕名牌活动中,除了体现体育运动的特征外,还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在田径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计划中,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系别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汇总,制定适应其专业的问题,充分将这些题目融入到撕名牌活动中。这样的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复习和巩固了专业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且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全程独立参与和完成,体会到自学的作用和成功的喜悦。

4.4 开展形式多样的撕名牌比赛

以田径课上开设的撕名牌为切入点,在校园中进行撕名牌比赛,以个人赛、宿舍赛、班级赛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走出宿舍,离开电脑和手机,培养高职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用较为健康的运动方式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王维,张丽彦.对高等院校田径运动走向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21-822.

[2]孙立伟.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9):10.

[3]徐剑.论“跑男”现象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2):81-83.

G82

A

1674-151X(2017)09-086-03

投稿日期:2017-06-28

顾志平(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社会休闲体育。

猜你喜欢
名牌田径身体素质
撕名牌
小主人报(2022年19期)2022-11-18 01:54:58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企业名牌
人民交通(2020年19期)2020-10-14 12:26:44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
名牌表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08
新商标法禁止“傍名牌”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6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