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大市场化分析

2017-11-27 17:32商雅琼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2期
关键词:市场化调整高职院校

商雅琼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影响专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高度匹配。本文以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背景,以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现状为依据,以广东省同类院校专业竞争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为案例,探寻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把握调整的原则,同时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实例。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2

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现阶段,高职院校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求同存异,错位竞争,有效实施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彰显办学亮点与特色,促进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现有高职院校的发展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纷纷由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示范、后示范、创新强校等内涵发展阶段过渡,学校需要从专业“做大做强”的“扩张型”,向寻求自我诊断改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开放型”转变。随着产业转型和不断升级,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

1 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情况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科大类不断增多。进行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专业以理工类为主,专业基本覆盖建筑、机电、化工、艺术设计、电工电子、计算机以及国际贸易等。据统计分析、归类《招生专业目录》,广东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中,涉及的学科门类在教育部所颁布的学科门类的比例为100%;而招生规模居前三的学科门类分别为文学、工学和管理学,开设的专业超过36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在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优势专业学科或专业群。

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参照点。《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指出:“优化学科结构,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着重建设与广东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着力提高工科类专业比重,形成一流的学科群。调整专业设置,着力提高工科类专业比重,形成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广东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目前已较为全面,但还存在很多盲目性,与企业、行业界缺乏较为密切的联系,加上各院校之间不当和无序的竞争,使某些领域的专业质量下滑,供需脱节等。

2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及动态调整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于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服务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明确的中心任务,因而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具有鲜明的教育与职业的双重属性。

专业结构是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和利用有效性的实体表现,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专业结构体现高职院校在专业层面的顶层设计,合理与否决定着学校办学的特色、水平和效益,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发展的潜在优势。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包括3方面的内容:专业的设置、调整及优化。其中,专业的设置是指新建、新增专业;专业的调整是指专业的关、停、并、转;专业的优化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学校办学定位为依托,在专业层面使其类型、规模、结构更为合理,专业(群)之间(内)更融合,办学成效更优。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充分与行业、产业、职业和岗位对接,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更为灵活的动态调整机制,否则便无法适应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

3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

3.1 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广东省高职教育成就显著,然而改革的阻力也很严重。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但很多高职院校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专业种类的拓展、专业规模的扩张、办学层次的转型上,很多高职院校更是忙于应付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评估、项目申报等外延性形式化的工作,没有将专业内涵建设和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导致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上发生错位,在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之间发生偏离,弱化了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如此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很好地实现就业,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广东省同类院校专业为例,对有一定市场需求和居于传统优势的产业,包括造纸、钢铁、造船等,高职院校对于与其相应的专业设置十分有限。另外,高职院校忽视了市场需求状况,大规模招收投入较低的“短线专业”。

3.2 专业结构定位同质化,学院与学院之间竞争力不强

高职院校为地方服务的先天职能,为同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性提供了客观存在的可能和条件,事实上这也是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趋同现象存在的原因。不管是广东省内公办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职院校,都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而培养人才,所以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设置雷同。仅2016年,会计专业在全国布点1 435个,广东省布点100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全国布点

1 032个,广东省就布点95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全国布点964个,广东省布点57个。5大类专业几乎在广东省内各高职院校都有一定规模且存在同质化,进而导致毕业生扎堆过剩、超过同期社会需求等现象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况加剧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同类恶性竞争,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很难得到凸顯。endprint

3.3 專业稳定性差,周期结构堪忧

部分高职院校新设专业存在盲目“追新”或预见性不足,重“设置”轻“建设”的问题。如,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东省同类高职院校就想办法开设创业学院、创业专业、创业课程,往往忽视新专业所需的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实训条件、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等基础性条件的配套,导致部分新设专业表面光鲜,但可能后劲不足的问题,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变了味。与此同时,新设专业不利于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相对集中,可能会弱化已有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资源优势,致使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受损,也可能会导致部分专业发展受阻。

4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4.1 明确专业结构调整方向,准确定位专业服务对象

高职院校应在科学规划和缜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且专业结构调整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专业结构朝着更合理的目标发展。

4.2 把握专业调整的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以服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在专业的调整上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及专业能力,合理确定专业结构和专业服务方向,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根据广东省当前产业结构实际的变化情况,各高职院校要调整和限制那些学生就业率和产业需求低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扶植第一产业需求大的专业,发展第二产业急需的专业;着重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高技能人才,重点投入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强化对其考核,加大发展高端制造类专业的力度,提高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的水平。

4.3 建立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多元参与机制

高职院校在专业调整过程中,涉及各种利益相关方,不涉及高职院校这一单一主体,还涉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合作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等。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涉及的每个群体都要有相应的知情权甚至参与权,因为每一个群体都和学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就业息息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构建相关企业、学生、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发挥作用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只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多元参与机制,才能有力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确保科学、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

4.4 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规模控制

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无论什么专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退出的过程,每个专业既有快速发展的兴盛期,也有相应的衰退期。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退出衰退型专业。如果一个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必然会被新兴的专业所代替。在专业发展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必然会被减弱,内容必然会消亡。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处于衰退期的专业,这时其要综合对方力量进行考虑,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步减少招生,稳步发展,甚至专业退出的策略。

4.5 以特色品牌发展提升,带动优势传统产业

汽车产业是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重点产业之一。目前,汽车行业的人才非常缺乏,缺口非常巨大,全国只有几所高职院校设置了汽车服务专业,且规模不大。为了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在巩固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同时,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商务形象方向)、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等专业,并根据后汽车时代对汽车文化人才的需求,增设汽车文化专业以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的动态调整、优化,与区域经济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外部因素息息相关,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首先需要依托并汇聚政、行、企、校等各方优质资源,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建设实际,建立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专业关、停、并、转的良性运转机制。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打破二级院系之间的壁垒,在学校顶层设计中加以考虑并统筹推进校内专业(群)的建设,各二级院系内专业与其他院系专业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关联,可以建设复合型专业,在师资、实训等基础条件方面充分开放、共享,甚至可以形成某区域内多所院校资源的战略联盟。在此情形下,若某二级院系需开设新的专业而资源不足时,其可从其他学校和院系寻求资源,借助联盟的力量进行适度转型和提升,重新生成新的专业(方向)。这有利于学校科学配置有限资源,减少发展的盲目性,保障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的办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再次,高职院校更应以人为本,建立相应的正向激励制度,有效调动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的自我诊断与改进,通过螺旋提升效应,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水平。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已由规模化扩张的发展,向以办学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应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不宜选择“激进”的专业结构调整方式,应选择“渐进”的路径,不断完善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推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好地为广东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发展广东省5大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省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10).

[2]桑雷,尹玉珍,马蕾.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

[3]潘荣江,姬瑞海,伍红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4]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李林蔚,刘金红.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探讨分析[J].法制博览,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化调整高职院校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