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宝
宁武,原名宁良志,曾用名宁孟言、宁梦岩,祖籍山东,1885年生于辽宁海城。他是我国现代民主革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北京市委主委、民革东北临时委员会主委、辽宁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革辽宁省委主委等职。1975年7月23日在沈阳逝世。
宁武早在中学时代就非常敬仰孙中山,树立了反清反帝、拯救中华的宏大志向。1908年5月,宁武秘密参加同盟会辽东支部,从此把名字由宁良志改为宁武,追随孙中山走上革命征程。为响应武昌起义,1911年11月下旬,宁武等人在凤城白菜地乡发动起义。1913年,宁武任北方革命行动委员会副理事长、北方革命行动委员会大连分会副理事长。1914年7月,宁武在日本东京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皖系军阀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但各派大小军阀凭借武力割据一方,连年混战。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冲突日趋激烈,黎免去了段的总理职务。后来段利用张勋复辟事件赶黎下台,并乘机带兵进入北京,控制中央政权,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反对段的独裁,通电全国,誓以恢复民主约法和国会为目的,利用各地军阀与段祺瑞的矛盾,在广州召集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组建粤军并冠以“援闽”二字,以广州为根据地,准备北伐讨逆,开始了护法运动。
1918年,宁武南下参加援闽粤军,任援闽粤军司令部少将、工程处处长,总司令是陈炯明。
北方原来积极支持段祺瑞的直隶督军曹锟,在冯国璋死后,成为直系首领。曹又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成反段联盟,赶段下台,与张作霖共同控制北京政权。此时,广州西南军阀又与直系军阀相勾结,采取改组军政府的办法,排挤孙中山。孫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去上海。广州军政府已处于瓦解状态。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同年冬,正在上海的孙中山函召宁武速来上海。陈炯明对宁武怀有戒心,又不知孙中山信函内容,宁武提出辞职,陈炯明不准。宁武遂留下一纸便签,说明已应召前往上海,不辞而别。
宁武由广东汕头抵达上海时,正值初冬十月,有人告诉他,孙中山正拟与段祺瑞合作。杨庶堪知宁武对此事想不通,于是向他耐心地解释说,中山先生主张联段,首先是为了分化北洋派系,这对于革命是有利的,这次约你到上海,就是商讨具体办法。当晚,宁武来到上海环龙路孙中山寓所,见到孙中山。宁武首先报告了福建前线情况和陈炯明与直系军阀吴佩孚有勾结等问题。孙中山心情沉重地问宁武:“你知道老同志坚持革命者有多少人?”宁武说不清楚。孙中山心情激动地告诉宁武:“充其量不到20人,此外都是些忽来忽去的人。”孙中山说:“我一向尊重立法精神,国会在广州已被桂系军阀弃之不理,议员们跑进四川,他们要求我们到四川重建军政府。因国会内部革命成分很少,所以我们革命要避免为假革命的军人、政府创造机会。因此我们要改变革命的策略,在国际上要联俄,学习列宁的革命方法。在国内,五四运动正蓬勃发展,中国新青年起来了,这是中国革命的新血液、新生力量。我们要把握时机,取得政权。擒贼先擒王,首先必须打倒北洋直系军阀。因此,我打算即回广东,重组政府,亲率大军北伐。另一方面,我们要分化北方军阀,利用直系与皖系的利害冲突,联络段祺瑞,特别是关外实力派张作霖,三方合作声讨曹(锟)、吴(佩孚)。”接着,孙中山给宁武交代了回东北做张作霖工作的任务。
1919年冬,宁武受孙中山委派从上海北上,先到北京后去天津,开始做联络张作霖的工作。
宁武从上海到北京之前,曾与孙中山身边做联络工作的朱执信和张孟杰商定,自己化名宁孟言,以联络华侨对东北投资的名义作为晋见张作霖进身之阶。因此,宁武一到天津便制造宣传舆论,声言宁孟言有许多海外华侨资本家的朋友愿意到东北进行投资,特别是对大型码头和大企业感兴趣。宁武在从北京去天津行前还携带华侨资本家和他本人致张作霖的信函。到天津后,宁武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寻找晋见张作霖的机会。此时,任暂编奉天陆军第一师师长的张景惠也随张作霖在天津,宁武通过关系认识了张景惠并请他把信函转交张作霖。
1920年4月,直皖两系军阀矛盾加剧,直皖之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作霖为应付直皖将要发生冲突的局面,在天津参加完三巡阅使会议之后仍驻留天津,并积极调兵遣将准备随时把军队运至关内。直皖战争尚未爆发之前,约在1920年4月末,张作霖派奉军司令部秘书长宋文林到宁武在天津的住所,邀请宁武晤谈。当时在宁武家中还有几个国民党人,他们感到事出突然,劝宁武不要贸然前往。宁武说,我已经写信给张作霖,表明了态度,此去无妨,请大家放心。说完话,宁武随宋文林前往张作霖行辕。所谓行辕,就是张作霖在天津参加三巡阅使会议的临时驻地。见面彼此寒暄后,宾主落座。张作霖用一口辽宁腔对宁武说:你的信我看过了,直皖之间很吃紧,我与曹锟是至交没有什么。只是他太迷信那个师长吴佩孚。吴佩孚这家伙目空一切,抱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三巡阅使会议时,他不请自到。我曾提出师长不能参加这一会议,他立即与我反唇相讥,说他吴某人不是草莽英雄,乃孔门子弟,学有军事、政治知识,脸上还故意显出轻蔑我的表情。张作霖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不唠这些,说说投资问题。张作霖说,我要开办自己的葫芦岛,就是要抵制日本的大连港口,我们一定要办好这件事。宁武此行本是借华侨资本家投资为由接近张作霖,以促进粤奉联合,遂接张作霖的话往国内政治形势上拉。宁武说,华侨投资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外面谣传直皖两系又要动刀枪了。时局不定,华侨是不敢来的,因为他们不愿把钱往海里扔啊!接着,宁武又拐弯抹角地试探合作问题。宁武说,听说段祺瑞已和孙中山先生接洽好了,合力推翻曹、吴。如果各方面能协同动作,安定大局,华侨投资就好谈了。张作霖说,这件事我也知道。我是带兵的老粗,不懂政治,不过我很不明白,孙先生是开国元勋,还著书立说,革命党怎能跟这路人(指段祺瑞)合到一块儿?宁武回答说:不论什么人,只要肯革命,孙先生是都可以合作的。endprint
宁武在与张作霖的交谈中,也涉及一些乡梓之情。张作霖问宁武:听说你要回东北家乡探亲,使我很注意。你是一个孝子,可我常听说你们革命党不讲孝道。宁武回答说:大帅听说的,都是反对革命的人言过其实。革命党的行动,对于国家民生是大忠大孝,不计个人利害,为国家甘愿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所以到处奔波,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尽孝。此次学生稍有余暇,打算返回家乡,探望离别十几年已有90多岁的老祖母,得到大帅的允许,我深表谢意。张作霖说:人无天生的仇,不过见地不同罢了。你这次回乡探亲,发现我有治理不当的地方,请大胆直言。我张作霖为人怎样,家乡人都清楚,我可绝不装模作样。我愿意借助有学问的人,把东三省治理好。我最近决定建设葫芦岛海港,眼下东三省出口物资都得经过大连港,让日本人说了算,这不行。可是建设新海港财力不足,希望国外大资本家投资,我给他们的好处就是一切优先。张作霖又对宁武说:宁先生你是经常跑外洋的人,请介绍几位华侨资本家到奉天投资,公私两利嘛。宁武接过张作霖的话说:南方资本家和海外华侨,已开始注意到东三省,但他们心里总有个怕字,害怕政局不稳定,怕把投资扔进大海。因此,在政治不稳之时,华侨是不敢到东三省投资的。宁武告辞时,张作霖说:以后有机会再请你谈。在你未回乡之前,我命令部下张景惠与你继续洽谈。握手告别时,张作霖对宁武说:你离开家乡多年了吧,你有个同乡跟我过不去,是个革命党,我不计前仇,你可以捎信要他回来。宁武问此人是谁?张作霖笑答,同你一个姓。宁武回应道,听说此人早死了。实际上彼此都心照不宣。宁武此次在天津初次同张作霖会面,彼此所谈还比较融洽,是个良好的开端。
宁武第一次会见张作霖之后不久,1920年4月末,又同奉军驻北京第一师师长张景惠在天津见面。张景惠说:上次大帅(指张作霖)曾与宁先生晤谈,尚未说完便因事停下。这次大帅命我再次向宁先生请教。我们是老粗、武夫,不懂政治,只是转达一下大帅的意见。接着,张景惠将张作霖决心开发葫芦岛港是想打破日本对东北進出口的垄断,自己搞进出口,以兴办东北三省实业的目的告诉了宁武,并请宁武帮家乡的忙,广为介绍南洋华侨来东三省投资。大帅已答应给他们一切优先权。宁武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张说,请您转告大帅,你们要兴办东三省的一切事业,这本身就是政治。张大帅是位精明人物,论地位,论东三省的处境,都有条件参加政治,过问国家大事,不要再为别人提供政治资本,被人耍弄了。段祺瑞就是拿你们做政治资本利用的,我为家乡掌实权的大帅深感不平。华侨资本家也愿意到东北投资,但政局不稳,他们怕投入后捞不回来,所以政治问题不解决,华侨是不敢来投资的。为了走政治上的直线,我建议你们不妨先到广东考察一下,再考虑与广东方面合作的问题。张景惠说,宁先生为我们如此热心,我马上报告大帅。为了能经常向你请教,大帅请你搬来北京居住。宁武说,谢谢大帅诚意,我已经在北京租妥了房子,待安排就绪,即去向大帅请安。辞行后,宁武立即把与奉张(张作霖)进行工作的情况及对奉直两系军阀的分析意见通过电报向孙中山作了简要汇报。
1920年6月末,张作霖接受宁武的建议,派出高级副官张亚东赴广东考察。考察团由宁武陪同。到广州的当日,宁武便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报告了北京军阀的动态:“当前直皖之间,暗潮已起,奉直之间暗潮也起,日益增长,皖奉之间互相利用,提防段系利用日本人向他们施加压力。同时京奉铁路和英国公司的合作问题,直系一旦登台,要继续延长期限。综合以上情况,张作霖绝不会甘心被皖系利用,有可能与我们合作。”宁武同时还把与张作霖、张景惠两次会谈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最后他请示说:“此次张作霖派来广东考察的张亚东是陆军学生出身,可否利用他回北方为我们宣传,争取他为革命做些工作?”孙中山听完宁武的汇报,连声赞许,勉励宁武:“孟言同志难为你了,我们为实现三民主义,老同志要多负责任。”宁武坚定地回答说:“我们这些年在先生的领导下,努力以求的,就是为实现先生的理想,建设新中国。”当晚,由大帅府秘书长谢持出面,设便宴招待宁武与张亚东,粤军参谋长邓坚作陪,尽欢而散。
翌日上午,在宁武陪同下,张亚东面见孙中山。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的字)在东北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压力,处境是很艰难的;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了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孙中山把一册《三民主义》特印本送给张亚东,同时挥毫书写“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赠给他。因为此次是孙中山与张作霖的代表首次接触,孙中山没做什么具体指示,仅写了一封简短的复信。
宁武与张亚东北归后,张亚东返奉复命,宁武仍留天津。
张亚东回东北后,到处讲述他在广州的所见所闻,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在宁武等人的工作下,张作霖也比较重视同革命党建立联系。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直奉联合,皖系败北,北京政权落入奉系和直系之手。8月4日,张作霖以胜利者姿态入京。张作霖在北京期间,曾派秘书长宋文林到天津请宁武前去面谈。见面后,张作霖头一句话就说:“孙先生看得起我,我很高兴,我打算再派人到广州去,现正在考虑中。”两人正谈间,曹锟来访,这次谈话不得不中断。1920年11月,张作霖由京返奉,但宁武与奉系仍保持联系。
1921年4月7日,在南方的革命政权—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集会于广州,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孙中山亲率大军北伐,但是内因粤督陈炯明与直系军阀勾结极力阻挠,外因湖南总督赵恒惕不肯借道,拖至1922年3月不得不改道北伐。6月6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8月,孙中山脱险至沪。
这期间,1922年4月,张作霖发布动员令,奉军进驻山海关,号称镇威军,兵分两路向直系军队发动进攻。4月29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作霖、吴佩孚各投兵力12万,混战50天。张作霖失利,遂求救于以张作霖副官身份随奉军驻守山海关的宁武,很为难地说:“我军屡屡失利,请宁先生电请广东方面速派海军航舰,从秦皇岛、大沽口登陆,以挽奉军败局。”宁武密电孙中山,当晚即收到复电,电文如下:“奉大元帅谕:来电已悉。海舰在内河停泊已久,要驶入海须加以修理,请贵军火速协款150万元,最迟20天内即派‘肇和‘镇远两兵舰北上应命。”这实际上是借机索款,并不想派出兵舰支援。宁武担心因索款之事影响合作大局,遂将索款一句抹去,然后将电文送张作霖阅。张作霖并没有怪罪孙中山,反而深表歉意地对宁武说:“那边有个陈小子(陈炯明),这边有个张杂种,坏了事,胜败乃兵家常事,算不了什么。不过孙先生是文人,带兵是为难的,我不求他别的,只要他对救国大计多想些办法,这班家伙让我用武力收拾他们!”endprint
此时,孙中山派姜登选由上海来山海关奉军司令部(姜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与奉系杨宇霆、韩麟春是同窗好友)协助宁武参加革命活动,姜负责军事方面的联络,政治问题仍按原计划进行,宁武从此和姜登选同心协力,秘密进行革命工作。
1922年6月陈炯明于广州叛变后,孙中山于8月间到达上海。张作霖闻讯,召见宁武说道:“宁孟言,我要在患难中交朋友。我不写信,信也难写,你就代表我去探候孙先生,请他到东北来住。”
宁武翌日遵照张作霖的嘱咐即赴上海,晋见孙中山,转达了张作霖的邀请之意。孙中山首先让宁武婉言代为辞谢,他思索片刻后问宁武:“你能不能给张雨亭去电报,商借一笔款子?我有了款子,不出数月就可以消灭叛逆,收复广东。”宁武答应北返后见机行事,想办法把事情办好。孙中山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函,并在信中暗示,如能筹得该款,即可戡平叛亂。宁武返回奉天后,将孙中山给张作霖的信当面交阅,宁武把陈炯明如何勾结吴佩孚的阴谋告诉了张作霖,还把陈炯明危害孙中山的生命安全,致使孙中山从乱军中逃出,赤手空拳返回上海的情况详为告知。
张作霖对孙中山的处境,表示关注和同情,对宁武说:“患难中交朋友。好!我送孙中山先生10万元作他的生活费用。回粤平叛问题,请他派代表来详细面商,你去发电报。”同时借韩麟春赴杭州之便,带去赠送孙中山的10万元现款。
孙中山收阅张作霖的信后,即派汪精卫、路孝忱为代表前去奉天,接洽军国要事。张作霖颇为高兴地说:“汪精卫我也久仰了。我想隆重地接待他们一下,表示重视孙中山先生的代表,做给日本小鬼看看。”
宁武此时在东北一方面积极促成粤奉合作,另一方面遵照孙中山的指示,大力宣传三民主义学说,贯彻以党治国的主张,在东三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孙中山殊感欣慰,曾寄勉宁武等贯彻以党治国主旨函。信中说:“诸同志努力宣扬我党主义,使东三省得有进行基础,至为欣慰。国难方殷,未知所届,惟望诸同志切实扩张党务。培植实力,贯彻以党治国之主旨,方足以拨乱反正,前途希望甚大,愿与诸同志共勉之。余不一一。此复,即询筹绥。孙文,9月27日。”
1922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与张作霖的联系主要以书信方式进行,所涉内容主要为孙中山向张作霖求得军费资助。1922年9月,孙中山在致张作霖的一封信中,就对张作霖表示:“文新失策源地,诸军所需维持补充等费,竭蹶应付,拮据殊甚,未审公能有以助之乎?”1923年5月,孙中山向张作霖提出:“协和回军之需,至少须50万元;组安之需,亦必得20万元……如公处此时能助此额,协、组皆可立发,他无所顾,不知尊意以为可行否?” 1923年11月,孙中山又致函张作霖说:“一年以来,屡蒙我公资助,得以收拾余烬,由闽回师;又得滇军赴义,川民逐吴,遂将国贼在西南之势力,陆续扑灭;而广州根本之地,得以复还。此皆公之大力所玉成也。”宁武曾回忆说,张作霖有一次曾给汪精卫50万元,后来又陆续给了几十万元。应该说,张作霖在孙中山回粤重掌政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24年1月,孙中山、廖仲恺等国民党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宁武被推举为奉天省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孙中山会见宁武时,首先谈到了国民党改组的重大意义和选举中央委员会的有关问题。宁武问孙中山,今后我是否回东北?孙中山点点头,以肯定的语气说,当然你要继续负责东北的事情。宁武考虑再三,从革命利益出发,主动向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革命需要,我不能进中央委员会,在中央也不需要有什么名义,恐被奉张有所发现,对革命工作不利。孙中山点头,对宁武的想法表示赞赏,又一再叮嘱他说:“孟言同志仍然本着以往的革命精神,继续努力,以求革命成功。本党即经改组,一切要学习共产党的组织纪律。今后我们一定要克服散漫性的毛病。总之我希望孟言在团结同志方面多做些工作。你返奉后可向雨公(张作霖)说,我们本诸合作精神,结合全国各方面,把内乱克服后,即召集国民大会,听取民意,再行建立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国革命必须学习苏俄,反帝反封建是我们今后的革命主张。关于中东铁路,俄国革命政府是要归还中国的。东北局部忧患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我们和俄国交朋友,尤其是东北,更有说不尽的好处。本党的改组,就是要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成为一个进步富强的国家。请你转告雨公,我可能今秋北上,与诸公会面,共商军国大计。”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为了实践先行订立的军事夹击盟约,张作霖与孙中山相继举兵反直。之后,张作霖与孙中山之间的函电交驰,俨如密友。10月,孙中山派遣孙科北上与张作霖磋商战后政局,孙科转达了孙中山的意愿:“家父极愿与大帅协调解决国是。我国纷乱多年,民不聊生,无非主持国政者未得其道,有能依《建国大纲》以建设民国者,家父甚愿互相提携。家父所持者厥为主义,不在权位。”而张作霖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甚至与孙科一起研讨《建国大纲》。
11月间,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北仓、杨村、军粮城一带受奉军和冯玉祥的国民军腹背夹击,率残部败走长江流域,标志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奉系战胜,张作霖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但段复出后,继续实行出卖主权,与帝国主义妥协政策,遭到国人反对。在这种形势下,冯玉祥、张作霖等邀请孙中山北上。
孙中山于1924年12月4日抵达天津,当日下午,往访张作霖,彼此交谈了对时局的看法,孙中山对张作霖历年的相助表示感谢。张作霖表示:“作霖系一介武夫,关于国家大计,当听孙先生的指示。”
孙中山告别张作霖返回住所,发觉肝部疼痛,遂在天津小住休息。宁武曾力劝孙中山去苏联就医,孙中山不肯前往,后决定去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经医治无效,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至此,奉粤合作也宣告结束。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宁武正在家乡辽宁海城为其百岁祖母料理丧事。消息传来,由于过度哀伤,宁武病倒在床,不能到北京参加孙中山的葬礼,只能以电报吊唁。过后不久,宁武不待身体完全转好,便到奉天军中参加活动,1928年后开始辅佐张学良将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