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借鉴企业培训评估模型与教育评价模型,依据教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确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内容和目的,构建一个涵盖培训情景、培训投入、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各环节及要素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旨在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师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培训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培训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并将教师评估研究列为教师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计划之一。因此,建立科学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并有效运用十分必要。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陈静安提出了数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涵盖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各基本环节及要素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郑刚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要构建和完善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1]。二是构建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高宇、左海云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包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组织过程、效果等方面;认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实施环节包括建立评价小组、选择评价方法、完善奖惩措施、坚持再评价[2]。目前,河南尚未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培训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教师培训质量的内涵
培训质量是指培训活动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参训者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目前关于教师培训质量的含义,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培训质量即需求满足度。第二种认为,培训质量即目标达成度。第三种认为,培训质量即问题解决度。本文采用第四种观点,即钟祖荣的观点:教师培训质量是参训者对培训的一种价值判断,是参训者根据学习需要、培训目标、问题解决预期而对培训所实现结果的一种判断;他认为教师培训质量反映的是培训活动的品质特性与参训者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培训目标、问题解决都是基于学习需要而产生的,三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学习需要是基础[3]。研究认为,教师培训质量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由复合的因素构成,就一个培训项目而言,以时间为维度来衡量教师培训质量应包含培训过程质量和培训效果质量;以参与主体为维度应包含管理质量和教与学的质量;培训效果是培训质量最直接最易显现的成分。
2.教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
了解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能够为提出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目前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因研究角度不同,所提出的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胡艳提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培训计划和方案、培训目标、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培训模式、参训者、培训政策[4]。应跃兴认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培训制度、培训模式、培训考核评价、评价课程。苏君阳对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从狭义和广义进行了区分,狭义指有关培训机构本身的实力,一般包括七个方面: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储备、课程体系设计和师资力量储备、资金利用率、整合资源的能力、制度建设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反应能力;广义指的是培训机构本身的能力、参训教师的能力和态度、参训教师所在学校对培训的影响。可见,对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要素分析,重点是对培训项目本身的考量。
二、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内容
通过对教师培训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教师培训质量不仅涉及到培训的效果(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问题的解决程度),还包含培训过程质量、培训管理质量、培训教与学的质量以及培训考核方式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构建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内容,重点关注教师培训的前期准备情况、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培训的制度建设以及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服务质量水平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三、培训质量评估模型分析
1.企业培训评估模型
(1)Kirkpatrick模型。Kirkpatrick模型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教授提出的四层次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目前被广泛用于商业和工业项目培训质量的评估。该模型主要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等四个层次对项目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其中反应层评估是指参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对教材、教师、方法和内容等的看法;学习层评估关注参训者的成长,参训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行为层评估关注参训人员的行为在培训前后的变化;结果层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组织是否因为参训者而变得更好。
(2)CIPP模型。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夫毕姆及其同事在对泰勒行为目标模式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CIPP模型。他认为评价需要做四种决定:规划性决定、结构性决定、实施性决定、考核性决定。对应上述四种决定的是四种方案评价,即情境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该模型将培训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即从培训背景、培训投入、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
2.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Thomas R.Guskey在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培训效果评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Guskey认为,Kirkpatrick模型有助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但无力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教育中的使用具有局限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需要考虑组织不同层面的专業发展受到内容、过程与情境的影响,它们决定了对学校中所有参与者知识与实践的影响。为了恰当地评价专业发展的复杂过程,必须考虑五个关键层面:学员反应层:教师对于培训的满意;学习结果层:教师通过培训活动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情况;应用行为层:教师在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情况;组织影响层:教师对组织带来的影响;学习效果层: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具体影响。endprint
3.企业培训评估模型与教育评价模型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Guskey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相对于Kirkpatrick模型和CIPP模型,更具有教育针对性,后两者主要应用于工商业中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其评估内容、评估层具有典型的企业培训项目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无论是评估内容还是评估层的分类都具有教育领域的特征[5]。表2就三种评估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评估的过程和评估类型来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和CIPP模型相比较Kirkpatrick模型更注重强调培训项目本身,从培训规划、培训过程、培训考核、培训效果等层面更多的关注教师培训质量的内部因素,评估更全面,涉及到培训的整个过程;后者更多的关注培训后效果评价。我们在构建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时应该综合考虑培训前的决策性评价、培训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培训后的效果性评价,三部分缺一不可。
四、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本研究借鉴Kirkpatrick模型、CIPP模型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教师培训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际情况,构建了河南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该指标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内容和22个评价观测点(见表3)。“一级指标”说明了教师培训项目与活动结果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结果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是对上一级指标的具体分解与细化。“观测点”尽可能用具体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每个二级指标量与质的要求。其中各层级指标的评价观测点尽可能包含了从培训情景、培训投入、培训实施到培训结果整个培训过程的基本要求;旨在将评估活动贯穿于培训活动全过程,力求体现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具体、可测、协调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郑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评估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
[2] 高宇,左海云.试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3] 李方,钟祖荣.教师培训质量导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 胡艳.影响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5] 陈霞.教师专业发展效果评价模型评析——以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學报,2010(1).
[作者:王超超(1986-),男,江苏徐州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
【责任编辑 郭振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