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深化慈善救助 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2017-11-27 08:49王前进叶佳佳
慈善 2017年6期
关键词:尿毒症救助慈善

王前进+叶佳佳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近年来,我会实施精准救助政策,细化救助对象,深化救助服务,强化救助效能,助力扶贫脱贫,特别以建设慈善基地为孵化器,以实施慈善项目为抓手,以开展慈善活动为载体,切实为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细化救助对象,切准救助“点”

细化救助对象,切准救助“点”,是慈善救助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救助对象切准了,才能为救助政策提供实施依据。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慈善救助工作根据筹募资金来源及救助对象需求不同,主要分八个方面: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孤、赈灾、公益事业。而实际慈善救助时,这样的分类远远满足不了精准救助的要求,还需要在每一救助范围继续细分成多个小范围。如救助因病致贫的群众,要根据救助对象所患的病种进行细分,即使是同一病种,也可以根据严重程度进行细分,如贫困家庭尿毒症患者,可细分至血透患者、腹透患者等,如果是集中程度比较高的病种,如白血病等,则专门开展项目救助。再如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学生,我们也可根据所处学习阶段,分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而大学生又可再细分为大学应届生、大学往届生、研究生等等。

在具体慈善救助中,我会分门别类制定了具体的救助标准。

扶贫脱贫,很大程度上主要指的是经济方面,这毋庸置疑,但又不能仅仅拘囿在物质上。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会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西部山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突出。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农,由长辈或亲戚朋友照顾,格外受到溺爱,而父母返乡时,又因为情感的愧疚,一味用物质条件来弥补自己的子女。这些留守儿童不仅生活自理能力欠缺,有部分留守儿童还出现心理自卑、性格孤僻,对亲人冷漠、对教育逆反等异常现象。他们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尚可,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困难群体,却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面临着失管、失教、失衡的风险,亟须精神呵护与心灵关爱。这样的“救助”需要比一般救助更为细致,更为迫切,更为艰巨,更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

二、深化救助服务,抓牢救助“线”

深化救助服务,抓牢救助“线”,即“如何扶持”,这是慈善救助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我会救助服务有以下三种类型:

1.项目动态型。开展救助服务,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各项政策,及时调整救助方式和救助额度,呈现出动态型的救助“线”。我会贫困家庭“尿毒症”患者助医项目实施以来,充分考虑到了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并随着医保政策的调整而及时调整,是精准救助的典型体现。

2008年7月,我会到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调研尿毒症患者了解到,血液透析的患者每人每周透析2次,每月需支出4000元,每年要承担4.8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除去政府大病补助的资金,每人仍要承担2.7万元的支出,对这些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支出。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我会实施尿毒症患者救助工程,出资50万元慈善资金,再由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资30万元,设立了总额为80万元的尿毒症患者透析救助金,以发放救助卡的方式进行救助,一卡一次,预发20张,每张价值500元,每人每年资助10000元。透析卡是免费无偿的,一卡一次简单易行,节省了患者付费的麻烦。医院凭卡与区慈善总会每季结算一次,既方便又简单。后因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后,为方便患者,低保和低保边缘户的“尿毒症”患者,经过测算,凡符合我会救助标准的,我会对每位需要血透的尿毒症患者每年资助5000元、每位需要腹透的尿毒症患者每年资助3000元。

贫困家庭“尿毒症”助医项目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每年都增加30多名救助对象,今年该项目救助300多人,据统计,该项目救助金额已近千万元,惠及近2000人(次)。

2.基地造血型。慈善救助,一般都是直接性救助,这样的“输血型”救助往往有局限性。近年来,我会开始探索“造血型”扶贫。2012-2014年,省、市、区慈善总会在上郑特色产业基地开展慈善造血型扶贫项目,每年投资18.4万元,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

三年来,基地利用慈善资金,不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劳务加强抚育工作,还加强了品牌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成宽1米,园区硬化操作便道1700米(其中猕猴桃基地1200米,金银花基地500米);投入资金11余万元,建造一座储量30立方的蓄水池和4只储量3立方的不锈钢水塔,加强田间水源储备;投入资金20余万元,铺设节水管路12000米,建立更加高效的滴灌设施,完善田间给水灌溉网络;投入6余万元,建成4间管理用房。在田间管理方面,投入人工5000多工开展除草、施肥、剪枝、疏果等。此外,投入4.8万元对已枯猕猴桃和金银花植株进行了移除并补种,共计补种、扩种猕猴桃6500余株、金银花8500余株。在品牌建设方面,加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加大产品宣传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2万元用于品牌建设和推广。

3.活动服务型。活动服务型的慈善救助,主要以慈善基地为依托,以慈善活动为载体,提供侧重精神上的关怀与帮助。茅畲逸夫小学留守儿童高达92%,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5月,我会拨出25万元专项慈善资金,成立“慈善关爱留守儿童之家”。该项目还获批省慈善总会“为了明天—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项目,获得省、市、区慈善总会共10万元的资助,为留守儿童之家增强实力。同时,茅畲逸夫小学还获得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圖书室”项目捐赠的3700册中小学课外图书。其他爱心单位也纷纷慷慨解囊。2016年12月2日,全市在茅畲逸夫小学举行了以“让我们一起爱你”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endprint

“慈善关爱留守儿童之家”成为该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心理咨询、功课辅导等活动的场所。学校还成立了15个社团。学校充分挖掘教师特长或引进校外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每周三下午活动一课时,全校学生打破年龄、班级、学段界限,以走班形式上课,尽力让留守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也进一步推动了留守儿童教育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

今年,我会拨款25万元,选择了留守儿童占总人数48%的上垟乡中心小学建设“慈善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受到我会资助顺利走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或准大学生,心怀感恩,利用暑期回到家乡,期望成为慈善义工为家乡做贡献。因此,我会联合区文明办从2014年开始举办暑期“春泥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以“中国梦”为主题,内容有“春泥计划”“励志成长”“读书成才”“实践育人”“阳光心灵”“净化优化”五大行动,由返乡大学生、准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数支服务队伍,到各乡镇自然村开展各种活动。

2016年,“春泥”计划实施村的数量达50个,开展的活动有:一是开展感恩教育行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国史,才能热爱祖国;敬老爱亲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到村敬老院开展义务劳动,鼓励和引导未成年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感恩教育。二是组织社会体验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我为村社做一件好事活动”,动员留守儿童为村社做一件以上有益的事。三是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开展专题教育、看录像、图片展、听讲座、横幅标语、走进消防大队、巡特警大队体验生活等方式,大力开展暑期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涵盖法律、安全、青春健康、自护自救等专题知识。四是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以让未成年人感受快乐生活为基点,开展经典诵读、创意绘画、文艺表演、故事宣讲、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成长。另外有数支服务队伍到爱心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并与企业家和员工进行深入交流。

三、强化救助效能,扩大救助“面”

强化救助效能,扩大救助“面”,即要跟踪反思救助效能,總结经验,发现、解决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扩大影响力,为再次开展相关的救助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我会开展的救助服务项目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举例如下:

贫困家庭“尿毒症”患者助医项目,我会救助额度可覆盖患病人员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并为他们等待肾源赢取了时间,其中有数十名“尿毒症”患者,在我会该项目的救助中,幸运地等到了匹配的肾脏,并在我会的适当资助下,移植成功,获得新生。

上郑乡特色产业基地在慈善资金的扶持下,每年对扶贫成效进行跟踪总结。三年来,基地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慈善造血能力明显提升。基地依托黄岩溪金银花合作社、溪源猕猴桃合作社和龙湾猕猴桃合作社等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充分盘活农民手中的闲置土地,仅土地租金一项,就创造户均增收超过800元,另一方面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激发村民自身脱贫致富的热情,引导村民种植猕猴桃和金银花,实现留守家庭再就业。自扶贫项目开展以来,合作社收入年年攀升,规模逐年增大,三年来,基地共帮助122户农户脱贫,平均每户增收3000多元。

在上郑乡特色产业基地慈善造血型扶贫成功的经验上,2015年,我会又建立了头陀镇龙王坑村桃园慈善造血型扶贫基地,帮助村民种植桃树,统一从山东、江苏、奉化等地进行优质树苗采购、栽培等。目前,基地已拥有近200亩的土地规模,种植了6000余株桃树,两年来,平均每户增收3000多元。

2017年,我会接着又在上垟乡沈岙村建立笋竹两用林慈善造血型扶贫基地,目前正在实施中。

贫困家庭大学生“圆梦”助学项目,每年要资助百余名大学新生的第一学年学费,为他们的梦想续航,并为他们埋下感恩的种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受到我会该项资助的大学生,有的毕业找到工作后,又向我会捐赠善款,希望能帮助更多类似需要帮助的人,有的则利用在校期间的放假时间,参与“春泥计划”,为关爱家乡的留守儿童做出自己的努力。“春泥计划”活动不仅为大学生和志愿者们提供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平台,而且帮助留守儿童们度过了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提升孩子们学习能力,增强防火、防溺水、交通、食品等安全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能力。

四、对慈善救助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每年我会慈善救助惠及5000余人次(单位),为贫困群众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受到群众的好评,但也存在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1.要加强思想扶贫。在慈善救助中,我们发现,有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对脱贫缺少主动性和自信。面对心态消极的救助对象,任何的救助、扶贫政策只能是事倍功半。从根本上激发他们脱贫的热情,最好以活生生的实例来说话。这就要树立好榜样,发挥好典型的力量,现身说明在目前大好的扶贫脱贫政策下,加上自身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定能摘下贫困的帽子。只要在思想上脱贫了,扶贫脱贫自然是事半功倍。

2.要加强精神关怀。医学伦理学有句名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压力日增,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同时,物质上相对匮乏的群体同样有着相应的精神需求。因此,在慈善救助过程中,我们也要根据受助群体的需求,加强精神关怀,如为有上学的孩子订阅书籍报刊等。我会正在建设的“留守儿童之家”就是基于这方面的有效实践,其意义远超临时性的一次性救助。

3.要加强横向合作。扶贫脱贫,有不少部门热情参与其中,这本来是件好事,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部门之间横向合作不够,各自为政,难免有重复救助的现象,除了浪费资源,还会引发新的不公平,带来新的问题。这就要求部门之间救助信息共享,统筹资源,合理利用,形成合力。尤其是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基于慈善的目的,需要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因此,我们可以在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整合资源,实现多方联动。

现代慈善发展到今天,在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之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救助“精准化”,减少救助“碎片化”;在“物质关心”的同时,强调救助的“精神关怀”;探索“造血型”扶贫,提升救助效能等等。今后,我会继续细化深化慈善救助,在“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使命中,更好地发挥慈善的积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毒症救助慈善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