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薄弱学校文化建设刍议

2017-11-27 19:53吴艳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

吴艳霞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文化是学校的根本与灵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为此,薄弱学校加快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议题。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文化建設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把核心素养具体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它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中小学生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发展内涵更加丰富,进一步为中小学办学目标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提供了标准,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的基本框架。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一条规律: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学校时,往往会发现其普遍缺乏高品质的文化,缺乏超越世俗功利的文化追求。核心素养视角下,薄弱学校应树立强烈的核心素养文化意识,摈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违背教育规律等落后的文化意识与急功近利的思想,全身心地关注与培育学生生命的健康、人文的情怀、审美的情操、创新的热情、儒雅的风范、科学的精神、责任的担当、高尚的人格、和谐的氛围、开放的心态……充分满足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引领学生和教师主动、可持续地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薄弱学校的厘定

基于不同的角度,对薄弱学校有不同的界定。

对薄弱学校的传统界定是不科学的,没有找到薄弱学校“弱”的本质与其“弱”的生成机制。在“核心素养”这一标准之下,一些办学条件好、管理好的学校也可能是薄弱学校。笔者认为,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薄弱学校缺乏先进的文化引领,缺乏核心素养的理念,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资源建设及利用意识差,校长缺乏先进的文化理念,缺乏民主、激励和人文性关怀,教师与校长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校长之间缺乏高效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形成具有强大力量的核心竞争力。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薄弱学校成为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薄弱学校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文化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结点,虽然有多种解释和定义,但学校文化可以简单分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外显的环境文化等。笔者仅从学校内因,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薄弱学校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1.科学设计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战略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学校发展的本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科学的办学目标,这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至于学校的设施、环境、制度、师生的行为都只不过是文化的一种符号。学校的发展就是抽象的文化在现实中的显性化与具体化过程,这些先进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目标追求最终会成为整合一所学校各种积极因素迅速迈向卓越的主导力量。因此,薄弱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作为目标追求和价值追求,把用文化涵养学生作为实现文化立校理念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设计与推进。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校长要真正做到与教师沟通、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要立足学校的师资、学生、家长、学校传统等方面的实际,做到现实与未来相统一、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统一、既定方案与动态生成相统一。在学校精神文化的设计中,要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精神追求。在学校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中,要突出自主自律、责任担当、民主和谐、合作创新等因素,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文化。在学校活动文化的设计中,要紧紧围绕人文、科学、创新、健康生活、主动参与等主题,创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文化。在学校环境文化的设计中,避免口号式、标语式等直白语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性地再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2.构建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文化

教育变革的发生、发展时时受到教师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指向了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与引领。教师的理念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与实现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过程在本质上就是教师自身的变革过程。

首先,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愿景文化,引领教师进行观念更新和行为改进,让教师彻底摈弃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观念,真正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理念。其次,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教师行为文化,使教师真正形成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发展的心态与教育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最完美、最本真的人格,尽量多地采用间接指导法,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与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质疑和追问引领学生、发现学生、激励学生,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再次,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制度文化,激励教师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真正形成高尚的师德、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大的调适能力等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自身核心素养。

3.创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学生文化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创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学生文化,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发展其核心素养。

首先,创建以核心素养为主体的学生发展愿景文化,打造优良的校风、学风,营造好学、奋进、自主、合作、创新的优良班风。在这种发展愿景的引领下,在这些良好风气与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在学习、交往、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更发展了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查找与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与科学精神,还形成了协作团结、大度包容、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良好个性与品德,从而切实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其次,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活动文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使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参与,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一方面根据学生的需求,大力研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实践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内涵的丰富多彩的系统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主动参与,实现自主发展,提升学生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不断提高的办学目标。

其次,创建以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自觉性。在学习及各项活动中,要创建能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制度。通过这样的制度文化,逐步引领学生提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整合自我、完善自我、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自我监督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与主动参与的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尤其是环境文化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富有教育性与艺术性的育人环境对学生人文、情感、品德、人格、审美等起着积极的熏陶、感染与引领、提升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持续动态地构建学校文化脉络,有计划、有系统、持之以恒地扎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让学校核心素养文化及附加值越来越高,由核心素养文化所产生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 徐玉红.文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J].教育家,2015(12).

[2] 王永强.薄弱学校的界定与成因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

[3] 陈时见.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 陈梦然.普通中学教育不公平问题考察[J].教育学术月刊,2011 (2).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学校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学校推介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