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爽
摘 要: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根本制度、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论以及生产力理论等方面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理论启示。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我国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加强人才资本开发,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经济数据信息科学的有效利用,加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保障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9-0001-02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驱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的需求日益凸显。
2.我国一直以来存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不清的问题,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冗余,导致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承担了较多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活力。
3.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环节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缺乏有机关联,导致一方面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大量浪费,造成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资金沉淀,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因此,建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环节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协调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举行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想。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产权结构的优化、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服务内容的优化、通过流通过程的优化等措施纠正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失衡的现象,建立起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启示
201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根本制度、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论以及生产力理论等方面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经验启示。
1.马克思关于社会根本制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马克思认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共同所有为基础,根据劳动者的劳动形式和劳动强度支付报酬,否则,建立在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会造成严重的收入两级分化加剧并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现象。马克思关于社会根本制度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说明,我国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
2.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源于关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研究,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要任务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食物、衣服、住房等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朴素观点为我国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的依据,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只有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才能提高经济要素的流动性。
3.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指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价值创造的不同形式,同时,脑力劳动是倍加的体力劳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指导我们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者,同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时代,以马克思关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关系的转化关系,应强化对知识型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分配强度,丰富知识型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实现形式。
4.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证明,人力资本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包括医疗投资、教育投资、培训投入等方面,上述投资行为一旦完成,将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
5.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高度重视生产力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产业结构是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国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发展的中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并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形态。
三、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优化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主要表现在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加强人才资本开发、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经济数据信息科学和有效利用、加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保障建设等方面。
1.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加强人力资本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证明,人力资本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包括医疗投资、教育投资、培训投入等方面,上述投资行为一旦完成,将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例,现代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开发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而现代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过程只有依托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形式才是相对有效的人力资本开发模式。endprint
2.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在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的背景下,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应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内部,应大力推进股权激励等现代激励模式的应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外部,应通过税收激励、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相关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应该综合利用各种财政工具和税收工具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降低成本,例如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供贷款支持或者融资贴息服务就是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的有效措施。
3.加强经济数据信息科学和有效利用。经济数据和经济信息是制定经济决策、把脉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在加强经济信息的科学和有效利用方面,第一,应建立定期的经济数据和经济信息的发布机制和平台,实现信息的公开;第二,政府机构应该在实现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充分参考商品期货的相关信息,并利用商品期货价格的预测功能事前实现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第三,在实现服务业等高经济增加值产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应加强现代服务业大数据的收集和数据挖掘工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4.加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保障建设。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如今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日益凸显,加强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在加强人才保障建设方面,第一,应尽快出台加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从业经验的国外优秀经济管理人才吸引力度;第二,应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从而实现从业人员的加速成熟度;第三,应加强经济发展的人员的团队建设,实现人才队伍以点代面、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结语
201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根本制度、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论以及生产力理论等方面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经验启示。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我国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经济数据信息科学和有效利用、加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保障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德龙,陆长平,劉爱文,康静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全国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暨第六届《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黄河之声,2016,(11):180-186.
[2] 于金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观的主要特征与现代形态——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价值观之区别[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10.
[3] 侯晓东.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于市场供需均衡理论比较视角[J].当代经济,2016,(19):4-6.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