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梁勤超吴明冬
(1.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数民族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1;2.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我国传统武术的拳种特征及其启示①
张萍1梁勤超2*吴明冬1
(1.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数民族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1;2.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我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历史发展与传承特征对当今武术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对传统武术指向的愈百个拳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拳种是传统武术的载体与灵魂,传统武术拳种具有原生多样性,流变性和衍生性等特征,传承中始终保持了文化同根,技击同源的特色。传统武术的传承不仅依赖于自身的进化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新型师徒传承制度的完善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理念的改革。
传统武术 拳种 传承
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中国武术亦在不断发展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家创编新长拳套路的序曲,武术被约定俗成地划分为两类——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建国后形成的新武术体系;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在现代竞技武术趋向竞技化、科学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在民间依然遵循“口口相授,代代相承”的古老方式顽强地生存着,它亦有自己一套不同于现代竞技武术的体系。该文拟对传统武术的拳种特征及其传承流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求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为传统武术传承提供借鉴。
“传统武术”一词的出现已跨越两个世纪,且传统武术的知名度、影响力日益提升。虽然对传统武术概念的表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终未曾有统一的定论,但是,我们对传统武术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却是众口一词,无一例外指向从1983年至1986年间挖掘整理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1]的武术拳种。该文以这愈百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拳种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这些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拳种在“源流有序”的传承中既有保持了数百年不变、原汁原味的原生性色彩,又有在原生性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创生性风貌;各拳种“拳理明晰”,在反映武术的技击本质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然而形成武术套路时却又“风格独特”,各擅其长;每个拳种的训练过程“自成体系”,却又具有相似性,即以功法训练贯穿始终,套路与格斗训练并行不悖,诸如此类种种,构成了我国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基本特征。可见,传统武术是由拳种构成的,拳种是传统武术的载体与灵魂。
2.1 传统武术拳种的原生多样性
在农耕社会,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区域的人体活动特征。因此,“不同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这种人体特征必然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有所体现。”[2]不同区域的传统武术风格特点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就大的区域而论,南方与北方的地理环境、气候及人的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多山丘,气候温和,而人的体质稍逊于北方,故性格偏于温文尔雅,反应在套路及动作上,则是手法多,桩步稳,并常以发声吐气协助动作发劲,多短打小步,需要场地较小;北方多平原,气候变化明显,人的体质健壮,性格直爽,反应在套路及动作上,则表现为架子大,节奏快,以腿法见长,多长拳阔步及窜纵跳跃,需要场地较大。细而化之,各区域武术自有其一定风格特色,如山东鲁西南多练查拳,胶东半岛多练螳螂;河北多练形意、八卦;山西以心意拳为主;陕西红拳则全国闻名,两广以刘、洪、蔡、李、莫、蔡李佛等拳为主。这些拳种于其所在区域文化浸润下发生、发展,而且绵延数代乃至数十代,已于所在区域根深蒂固,而且每代习武人数众多,均按师传身教统一习练,在习武者心中,“师父怎样教,徒弟怎么学”,已对其所习拳种形成思维定式,因此虽然经历数代传承演变,或许为了适应时代所需而略有枝节末稍的些许变化,但其大体骨架不会有任何改动,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原生性,犹如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宏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的宗法思想、宗法制度影响下,这种思维定式产生了强大的封闭性,引导人们形成守旧和墨守成规的习俗。这种“以师父经验认知为主导的传统习武群体”[3],以师父为中心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弟子门人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要担负起承传亘古不变的“圣人之道”的神圣使命,对师训、祖道恪守不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做固然使得本拳种动作相对固定,但是也囿于门户之见,形成了相当的排它性,不利于各拳种之间的融摄取长。
2.2 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流变性
与传统武术拳种原生性相对的是以原拳种为基础、推衍阐发而形成的各个流派体现的创生性特点。传统武术的创生性在于创编者以原有拳种为基础,以不改变原有拳种风格特色为宗旨,以适应新的区域新的群体需要为目的,“通过创作过程中不同要素为了达到共生的状态而进行的不断相互协调、相互排斥的活动,激发形成新的要素,”[4]最终形成新的武术流派。在由原生性向创生性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新武术流派多以原有拳种的分支形式出现,如以陈式太极拳为原生,创生而成的杨式太极拳。但是也不排除创生成新拳种的可能,如根据五个拳种创新而成的五祖拳和融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拳法于一体、自成一系的蔡李佛拳。创生的过程实质是原有拳术的要素、性质与创编者到新的区域后接触的其它拳术的要素、性质互相碰撞、对话、融合,不断生出新质,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过程。显而然之,与异质的性质或事物相互作用和共生,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过程”,这不仅是传统武术创生性的特点,更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武术异地生存并焕发生机的有效手段。
2.3 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衍生性
传统拳术的原生区域是其传承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传承人多固守一隅,受原生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影响颇深,易产生路径依赖现象,对传统拳术因循守旧,主要以继承为主,拳术动作一概承前人所授,虽间或有发展,但多是以原生拳术为基础的完善,故很难将一种新的元素注入到原生拳术之中使之产生质的飞跃。即使偶有创生现象产生,也易遭原生区域其他传承人诟议,认为其不合规矩。因此,创生流派的创编者多是离开原生区域后,为了与新区域文化特征相融合,在继承原生拳术同时,必须突破常规思维限制,摒弃墨守成规的心态,对拳术内容作相应变动,以适应新区域社会群体审美情趣的需求。时日长久,形成了不同于原生拳种的风格特色,则完成了由原生向创生的转化。如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在河南陈家沟学成太极拳后,在京城教授太极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太极拳进行适当编改,删除了一些跳跃性、发力性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震,使整个拳套平稳柔和,又有益于健身。后经其子、孙修润,定型而成“舒展严谨、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的杨式太极拳架”[5]。
创生是原生拳种在新区域发展的需求,是原生拳种在新区域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创生并非简单模仿,而是流派的创编者在对传统继承的同时,引入其他拳种资源,与其交相渗透,在不断地融合、碰撞中,对其他拳种广取精要,博采众长,最终形成新的拳术套路、流派或新的拳种。如南少林五祖拳系“博采太祖拳、达尊拳、罗汉拳、鹤拳、猴拳五家拳法之精华创编而成”[6]。福建省晋江县武秀才蔡玉鸣学习五祖拳后,常与各派拳师切磋武功,探究技艺,最终“将五祖拳加以整编,使之更加实用化和系统化”[7],使五祖拳得以广泛流传。另外,以山西心意拳为基础衍生而出的河南心意六合拳与河北形意拳,即是创编者总结经验,深刻把握、理解武术规律之后,把以前所习拳术与心意拳结合、创生而成的新流派与新拳种。
3.1 在坚持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同根性”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纵观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无不体现了适者生存的事物发展规律。传统武术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价值观。它揭示了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辩证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理性追求,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社会与自然开发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8]。传统武术传承应在保持其核心文化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文化同根,技击同源,不断创新发展,始终保持武术的创生性特点。
3.2 变革传统师徒传承制,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师徒传承制度
传统师徒传承制度是基于共同的生活地域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师徒来自五湖四海。传统师承的根基已不复存在。因此,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应不断探索新的师徒传承制度。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借助网络技术,开展真实情景教学,模仿实训条件,从而打破时空限制。然而武术毕竟是言传身教的技艺,离不开名师手把手的指点,定期的师徒相聚显得十分必要,当下正在兴起的由师徒共同组成的研修班值得借鉴和推广。总之,新的师徒制应不断完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3 校本课程开发与区域武术拳种传承相结合,构建“一校一拳”武术传承新局面
各级学校是武术传承发展的又一重要场域,由于武术拳种是传统武术的灵魂与载体,武术习练规律强调以某一拳种学练为主。因此,学校武术传承应具有拳种意识,重视具体拳种的开展。我国传统武术拳种丰富,形式多样,早已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拳”而闻名于世。因此,学校传统武术的传承,应充分利用地域武术文化资源,采用“一校一拳”的武术教育新思路[9],根据武术发展的地域特征和师资力量,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挑选某一具体拳种作为精品课程,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拳的传统武术课程格局,促进传统武术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
从近百年来中国武术的传承、发展可以看出,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它形成于历史,又深刻影响着现在与未来。传统是不断发展的,过去的“现代”亦即是现在的“传统”,传统武术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更新,不断出现新的拳种流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科学分析传统武术拳种技术特征,研究传统武术拳种传承发展规律,实现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是传统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是一项文化传承事业,是一项艰巨的民族重任,有赖于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努力,社会与学校应形成共同传承,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合力,以保证传统武术这一民族瑰宝持续良性发展。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10.
[2]李龙.中国传统武术教育的区域性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67-69.
[3]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52.
[4]闸文媛.论桂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创生性[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3:4.
[5]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19.
[6]胡金焕,孙崇雄.南拳汇宗(上)[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21.
[7]周盟渊.五祖拳制胜奇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
[8]郭学松,方千华,陈上越.一个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武术人口变迁的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2):49-56.
[9]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1):84-88.
Study on Inhe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Zhang Ping1Liang Qinchao2*Wu mingdong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2.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
With the method of studying on literature and 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more than one hundreds of traditional Wushu were analyzed. Result shows that sorts of Quan i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it originated in different area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ne kind of Quan may derive from the other one but based on the same principle of attack and defense;Innovativeness of traditional Wushu is the way which make it development. New institution of inheritance in society and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Traditional Wushu at school is requir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Traditional Wushu; Boxing; Inheriting Characteristics
G80
A
2095-2813(2017)06(c)-019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99
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专项基金项目(黔族专2012920)。
张萍(1988—),汉,女,湖南郴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梁勤超(1980—),男,汉,四川蓬溪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E-mail:liangqinc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