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探究

2017-11-27 21:19王桂荣高明芳邓秋萍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校运动员知识点

王桂荣,高明芳,陈 目,邓秋萍,石 龙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 广州 510663)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特点及教学策略探究

王桂荣,高明芳,陈 目,邓秋萍,石 龙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 广州 510663)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根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认为:其文化教育和学习质量,不仅与未来职业前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关,而且是直接决定其能否参赛的关键因素。 2010年国务院5部委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意见》;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颁布《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2015年9月,教育部国家督学对全国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了文化教育专项督查后认为:近几年,虽然取得了进步,但面临问题仍刻不容缓。多年来,我国解决体校文化教育问题仅停留在外部制度创新和资源调整上,较少对青少年运动员特殊群体文化学习认知和智能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专门教学设计;缺少对学习主体特点的把握,这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拟对这一群体学习认知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体校文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特点

1.1 认知结构与运动项目关联性强

长期的运动项目训练会深刻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认知结构,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运动项目训练存在极大关联性。青少年运动员具有先天运动天赋,经过具体的实践运动项目训练和反复试验、纠正、定型,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方法,技能形成遵循从具体感知到认知,再到感知的螺旋上升体验,并且从中能够形成独立完成项目训练任务的认知能力。身体动作的复杂化、高级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脑智能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在视觉空间、肢体运动、人际关系等智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经过训练,优势能够得到不断强化。不同的项目,运动员对其认知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击剑、乒乓球等项目突出准确性认识能力;篮球项目决定了其需要的整体素质要高于某些个人单项,团队人际关系要求高。因此,长期从事运动项目训练,使得青少年运动员能较早拥有正确的认知方法和能力,同时,各运动项目的不同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其认知水平。运动项目训练、比赛的不断提高,赋予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不可忽视和替代的重要意义。这些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明显的认知特质如何应用到文化学习中,亟待研究和实践。

1.2 具有强烈的成功动机

青少年运动员具有强烈的成功动机,自我表现欲望明显,特别是在临场发挥上显示出明显的稳定性和灵活判断能力,自我荣誉感特别强烈。研究表明,他们文化学习总体动机水平中等偏上,其中,各维度动机水平高低依次为:成功追求>专业发展>知识能力提高> 尊重赢取>自身喜好>失败规避。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功追求和专业发展的动机水平逐渐增强;小学与中学初级阶段,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尊重赢取、自身喜好及失败规避等因素对文化学习行为的促成起相对较为重要的作用。长期艰苦的训练,增强了青少年运动员对困难和挑战的知难而上的决心;对比赛成绩的追求,形成了对事情结果的异常看重和强烈荣誉感,特别注意外界评价;对运动技术难题保持非常高的兴趣,对教练员非常尊重和服从。青少年运动员在运动项目训练的动机、态度、兴趣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对比赛成绩的强烈渴望,会使青少年运动员特别看重表扬或批评,容易走向极端。这些追求成功的特点非常明显,如何把比赛成功的强烈动机转化为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上,这是体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1.3 认知特点显著

在认知能力评价中的反应速度、工作记忆、思维和空间等因素和指标上,青少年运动员存在明显优势,这与其运动天赋和后天训练有直接关系。在认知基础和潜在优势上,与普通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其认知最显著的特点是对直接实验、示范的身体动作、理解和想象、模仿和创新能力突出。其表现在文化学习上,则对感悟类、实验类知识认知能力强。例如,对作文、书画等个体体验感悟能力显示出超强水平,同时对联系项目训练的所有知识保持高度探究兴趣。总之,青少年运动员认知特点十分明显,所呈现出的明显优势既是先天天赋,也是后天训练强化发展的结果,如何利用优势成为提高青少年文化学习成绩的关键。

2 体校文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1 运动项目技术点与文化课知识点有机融合

世界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思想和智慧。”现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已经把运动员文化教育视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根本不存在矛盾,人们只是在运动员培养实践中造成了各自发展而形成矛盾。

一方面,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本身具有先天和后天的认知基础和优势;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遵循其特殊的规律,提高智能竞赛水平。因此,文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如何利用青少年运动员认知优势,借力发展文化教学。训练和学习关系摆正是文化教学的前提,基于这样的思考,体校文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打破过去传统的知识体系和大章节,参透项目训练技术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融入文化课的知识点,形成有机整体,使学训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将文化课教学中的原理、认识、实验在项目训练比赛中得到应用和体现;训练比赛的技术要求、理解能够在文化课知识点中得到提升、归纳,把技术点和知识点打通,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整合,将知识点嫁接在运动员项目训练的技术点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自2014年开始,广东省组织全省体校200多位一线文化教师,按照体校文化教学改革培训要求,首先分析运动项目训练、比赛的技术点,其次邀请教练员参与,按照技术点和知识点融合打通的方法,编写文化教学讲义教材,受到了运动员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效果。

2.2 制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

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青少年运动员自身认知学习的特点,也是基于青少年运动员所从事运动项目的不同和组织教学中人数少、多复合班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2.2.1 教学多样化 教学多样化并非是复杂化,而是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更富有吸引力和功能性。青少年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运动员存在明显的智能优势,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要考虑青少年运动员的智能强项,设计目标层次,使教学更具多样化;同时,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基础相对

较差,所以制定目标时应以低目标为基础,逐步实现高目标,循序渐进。保证教学目标是在有序的、多样化的氛围中,分级、分层次实现的。但是,要避免为了追求多样化而使教学目标混乱、偏离方向的情况。项目训练的技术目标要适当的匹配并融入到文化教学目标中,这需要对项目训练比赛的透彻理解。

2.2.2 个性化教学 相比传统教学采用的同步化、集中化、标准化特点的运行模式,个性化教学强调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化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由于训练项目、人数梯队等不同,而增加了个体认知和智能的差异;竞技体育人才选材规律也呈现了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此,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在体校文化教学中特别需要强调和遵循。体校应设计灵活的教学内容模块结构,每个教学模块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若干个单元组成,知识单元由众多知识点构成。知识点的选择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智能特点进行改编,帮助运动员发现知识内容与熟悉的运动项目训练比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挥智能优势,树立学习自信性。运动项目技术点与文化知识点的有机结合,需要开发符合运动员的认知特点、智能强项,同时,制定出与训练比赛项目特点相匹配的特色系列教材、课件。教材内容应该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融训练项目特点、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游戏性、技术实用性、运动专业性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内容。教学内容按照中小学知识体系和标准,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将知识模块、知识点、技能点相互贯穿融合,形成短小精干、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学内容。

2.3 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方法指导

(1)强调青少年运动员独立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基于他们具备训练比赛的独立完成能力,这种独立能力延伸到学习上,需要对学习方法进行把握;同时,要适应运动员训练、比赛,加强灵活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不足。(2)强调从整体到局部。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更容易把握所学知识。而运动员往往会因为基础差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3)培养联想思维习惯。对知识学习要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死记硬背,应启发运动员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要注意培养运动员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训练比赛等方面的相互想象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而运动员自主完成训练比赛恰恰是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过程。

2.4 应用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

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学校教学中,目前微课、慕课等课程比较流行,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高效率。体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适合利用互联网移动教学平台,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1)解决体校文化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师资、教材、教改成果应用等均可实现网上共享;(2)教学组织管理灵活有效,解决了学习、训练时间矛盾,加强跟踪管理、及时反馈,便于全员管理;(3)有效促进了教改和交流。围绕建立青少年运动员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设计符合运动员特点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吸纳广大一线体校文化课教师参与研制,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大大推动了体校教学改革。2015年,在广东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多家互联网技术公司、全省20多所体校文化教师参与,共同研制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此平台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主要研发了教材库、授课视频库、考试题库和教师工作室,在试用中收到了明显成效,大大推动了全省体校文化教学改革。

互联网线上教学拥有便利、高效、共享等优势,但是,任何教学活动必然是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因此,线上教学只能是给予更多的教学条件,师生的主体作用无法代替。

3 结 语

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石,而且经历了50多年办学积累,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并且取得了为世人公认的显著成绩。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文化教育滞后的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必须要遵循青少年运动员学习主体的特点,抓住师生、教材内容和方法等主要因素,按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走符合体校实际情况的办学之路。一味强调整合文化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合并办学,而忽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殊性,无意于自毁发展。体校文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走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自主创新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

[ 1 ]李德明,刘昌,李贵芸.“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的编制及标准化工作[ J ].心理学报,2001,33(5):453-460.

[ 2 ]郭瑞芳,彭聃龄.脑可塑性研究综述 [ J ].心理科学,2005(2).

[ 3 ]胡好,孙庆祝,张英波,王林.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动机结构及相关特征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 4 ]董进霞,钟秉枢,布鲁斯·维科斯乐.大脑可塑性和儿童认知能力研究进展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J ].体育与科学,2014(6):101-105.

[ 5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5-710.

[ 6 ]夏惠贤.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 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G807

A

1674-151X(2017)10-043-03

投稿日期:2017-08-10

王桂荣(1972~),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校运动员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运动员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