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猛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人文精神视域下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策略研究
任 猛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人文精神被广泛地渗透到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当中。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进步。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和时代风貌,对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的一种情怀,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命运的维护和追求,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体育人文精神包含了价值理念、情感、道德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实现了人类对自己的关爱并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体育人文精神对于体育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体育形式多样的最根本的根源,从根本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现象发展的动力,代表着体育终极价值的核心。而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渗透,通过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校园体育教学当中,而渗透是指内部教育,可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崇高的精神品格。
目前,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体育精神的传承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甚至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学校制度的局限性。当前学校制度没有深入贯彻人文精神的内涵,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技巧上,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影响青少年体育训练水平的关键。许多教师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青少年对体育训练缺乏积极性,打击了青少年的自信心,从而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3)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水平。许多青少年认为进行体育训练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忽视了体育训练的本身意义,这使得青少年对体育训练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而实施人文精神培养对于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文精神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以人文本”“素质教育”“人文内涵”等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就目前人文精神教育观落实情况来看,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不容乐观,因此将人文精神与体育训练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丰富体育训练的内容,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文精神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而是教育的灵魂,它为教育的改革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文价值观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因此,在人文精神视域下,加强对青少年的情感培养并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具有切实意义的。
4.1.1 教学目的的改革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重点。在确定教学目的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并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目标向以青少年为本转变,突出青少年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除了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外,还要从精神上对青少年加以引导,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实际,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要让青少年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升华和洗礼。
4.1.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对于体育教学训练内容的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人文精神教育的本质,突出体育教学训练内容的重点,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观念提倡将专业与文化相结合、将知识与人性相结合,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是贯彻精神文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略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要求将重点放在技术上以及技术之后蕴含的人性,这是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如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重要思想一样,能够使人们在经受困难时想到体育的真正精神,从而弥补人性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4.1.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人文精神为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文精神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将知识与价值论充分结合,它要求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技巧时,还要告诉青少年动作的来源、青少年学习的好处等价值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学校体育体制为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提供了保障,因此学校制定和完善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制是十分必要的。完善体育教学体制是人文精神视域下青少年体育教育训练改革的重要措施,学校在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青少年为本”的宗旨,并在教学体制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同时要完善评价机制,将人文精神的内容作为评价青少年体育训练成果的一部分,促使青少年自觉遵守各项内容,从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理念。此外,学校要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让青少年能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是青少年的榜样,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加快青少年在人文精神视域下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改革的进程。人文精神要求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增强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意识,并在课堂上落实人文精神教育;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甚至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使青少年对体育训练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体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教师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这样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而且体现了“以青少年为本”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体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部分青少年认为进行体育训练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教师有必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体育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体育课堂改善枯燥乏味的局面。这样,青少年会更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并能在课堂上与同学互相交流沟通,从而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上给青少年灌输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让青少年能够学会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人文精神视域下进行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要重视青少年的体育教学,为青少年强身健体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加强我国的体育建设。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努力,积极引领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 1 ]沈葵阳.人文精神视域下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创新方法研究[ J ].运动,2016(13):19-20.
[ 2 ]霍笑敏.职业教育背景下流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
[ 3 ]谭吟月.体育“一校一品”建设运行机制——以苏州市为例[ J ].青少年体育,2014(4):99-100.
[ 4 ]晓梅.基于快乐体育教学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8).
[ 5 ]王莉丽.小学体育模拟网络节目教学策略[ J ].运动,2016(7):70-71.
[ 6 ]张国兵.体育教学的空间概念以及重构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3):90.
G807
A
1674-151X(2017)10-049-02
投稿日期:2017-08-05
任猛(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