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2017-11-27 16:41李秋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个体体育过程

李秋萌

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李秋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本研究就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及体育教学过程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点建议。

体育教学;学生;个性

个性是指能明显区别于其他个体并能体现出的独特的整体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一般包含心理倾向性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倾向性特征指支撑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能影响个体其他的心理活动,可清晰的反映出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及兴趣爱好等维度[1]。现阶段,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强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导方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保持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2]。

1 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个性的建立是在个体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之上,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受教育而形成和发展的遗传因素,后期接受的教育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必然会对个体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3]。

1.1 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能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体育课堂中身心处于运动的状态,运动能充分刺激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使学生能尽情的将思维与身体的运动充分结合,在室外相对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施展。但在体育教学实际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应正视并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别,如果忽视了这种个性差别,安排运动的量度与强度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则会造成在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中出现“吃不饱、吃不消”的现象同时存在,因此,我们在根据教学对象特点进行教学安排时应充遵循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运动训练原则,做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个体合理、系统、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及运动的强度、量度、密度。

例如:在进行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内容中,协调性好、身体素质好、技术掌握快的学生越练习动作就做的越标准,成功率就越高,但协调性稍差、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生怕上篮不进或者动作技术不美观被同学及教师嘲笑和指责,总会躲在队伍的末尾甚至在一旁观看,这就违背了体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初衷。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因人而异安排教学的内容,对于掌握技术较快的学生应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或者增加对抗等练习手段,而对于后进的学生应做到耐心的讲解辅导,降低要求,循序渐进的增加一些诱导性练习手段,坚决不能讽刺嘲笑学生,并适当的根据学生掌握的进度,及时发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进步也要适时适度的进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1.2 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能调整个性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别的需要形式——“尊重与自我实现”。作为在开放空间进行的教学不仅能充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更能使学生互相尊重,共同体会到体育带给个人心理的积极作用,起到调节和发展个体个性的作用[4]。体育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开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针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进行课堂环境氛围的设计,例如在水平4-6阶段,教学对象特点是求知欲望较强,兴趣足,易于引导,因而根据这一特点,应多采用趣味性,流行性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环境的设计营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教学的主线上,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促进其个性发展。

1.3 体育课堂的教学手段能稳定个性发展

身体的充分运动与学生个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体育特殊的教学手段能保障学生的身心机能受到充分的刺激,使运动神经中枢产生主观刺激适应性,本体多次重复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则会对学生个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刺激。引起参与体育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是学生个性最突出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建立在教学对象对待新动作、特异动作有着较强的好奇求知欲望,而对于单调乏味、反复重复动作有厌恶感的特点之上的。因而在运用教学手段上,要抓住重点,手段应灵活多变,做到严肃而不枯燥,活泼而不混乱。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多反思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是否能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特点、环境、手段均能稳定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应将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实践的联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于体育课堂的新鲜感,从而更加乐于投入到体育活动的参与中。

2 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

2.1 要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共性行为关系

受制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均是以整体学生的共性行为及心理特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体育运动天赋、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运动能力更是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体育教师发展学生个性的局限性,因而教师只能在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从授课对象的角度提出不同发展方向,给予个别的引导,从而做到促进教学对象个性的发展[5]。要强调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及发展要求,教师发展授课对象个性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方向,不能违反国家的相关方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2.2 要处理好教学与授课对象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执行者,领受到的教学任务均是一致的,但面对的教学对象却是年龄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因而,就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来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教学对象进行调节,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对授课对象主体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其向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教学。

3 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

3.1 普通基础学科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限制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度的条件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的推进形式是以集体性思维活动作为主线进行,其优势是能最大程度的集约教学资源,使授课对象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课纲要求的平均水平,但其短板在于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以普通基础理论学科为主的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受制于集体思维的固化作用,产生了从众心态,较少开动思维,从而压抑了个性发展。长久以往,集体思维培养出的学生有着缺乏主见,不愿意思考的弱点。

3.2 体育学科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作用

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项目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生动活泼,情节可繁可简,授课对象的角色转化较快,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个性的环境[6]。例如一场班级内部的足球对抗赛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素质担任场上不同位置的球员进行比赛,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担任小教练员,小裁判员,甚至拉拉队员,不同的角色之间可以进行转换,对不同角色的体验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少年儿童学龄期间绝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的,素质教育中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伴随着素质教育数年的推广,少年儿童自我认识的意识逐渐深化,体育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影响少年儿童稳定心理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个性意识因素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生物学方面的影响,包含了形体特征、神经气质类型等方面,影响较为持久且不易改变(如个体肌肉中红白肌的比例问题),第二个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机构、交际圈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学生普适性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较大。第三方面则是少年儿童个性心理自我觉醒的意识因素。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是室外的,是处于相对开放的领域内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体育课堂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如节奏感音乐感良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体育舞蹈、啦啦操、健美操等课程选修,性格活泼,喜欢对抗运动的同学可以选择同场竞技对抗类的球类运动。喜爱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选择武术课,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培养个性。

4 建议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有效的引导能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1 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

“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于个性不尽相同的少年儿童我们都应给予关注和支持,都应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只要不是危害他人及社会,我们都应善于把握辨析,及时引导其个性发展。在体育课堂上注重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辨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充分结合教学对象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个性特点。

4.2 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学生个体心理成熟的一个重要标示,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核心环节,自我意识是成熟的个体对自我主观的辨识,对周围客观存在的认识(尤其是人际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运动的主体,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树立良好自我意识,为自我个性特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3 体育教学过程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心态是要讲教师所教授的动作做到完整的模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多给学生一些“自我学习”的时间,如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当学完前滚翻的动作时,如果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自由练习时间,就会发现在学生会尝试后滚翻的动作,能做到的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因此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结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特征。体育以其特殊的教学方式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良性的空间,本研究就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好关系,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个性的发展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促进自我意识的培养及体育教学过程应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点建议。

[1] 曾海,张颖,刘安清,等.当代体育课程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PSR)的发展解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89-95.

[2] 孙伟庆,陈欧.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09-111.

[3] 杜柏.关于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发展与完善学生个性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7-79.

[4] 方惠静. 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促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76-277.

StudyonthePromotionofPhysicalEducationtoStudents'IndividualityDevelopment

Li Qiumeng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t only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emphasized, but also the esteem of students’ individuality. Sport, with its special teaching mode, offers well developmental space for the youth. This study discusses on the following 3 issues: the active effects of studen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to deal with to develop individua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 of PE for th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3 suggestions: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pect to students, the promo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individuality

G807

A

1005-0256(2017)10-0112-3

李秋萌 (1993-),女,河南新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Sport Schoo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0, Henan, China.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0.049

猜你喜欢
个体体育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圆满的过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