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静,王 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问题研究
贾 静,王 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不仅使社区指导员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实践和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意义,指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与社区体育之间合作展开构想,旨在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思路,促进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问题;可持续发展
1995年国务院颁布一项关于发展社会体育的重大决策,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实施之后,全民健身活动越来越受群众的喜欢,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他们也逐渐成为社区体育活动的主力军。社会不断在进步,随之带来的效益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得到了满足,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强身健体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服务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社区居民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在服务方面需求量较大,但是需求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参与社区体育志愿,从专业层面看,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志愿者更加专业,因为他们具备专业知识与体育技能,在体育锻炼指导能力方面遥遥领先,体育专业学生性格活泼,与人交流能力较强。如果他们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体育服务活动之中,既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体育志愿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志愿服务得到有效宣传。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展的同时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也正在不断普及与深入,作为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们逐渐参与体育志愿服务队伍之中。但是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体育专业的高校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较低。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构想,从而引起高校与社区的关注。通过社区与高校合作,合理利用高校资源,实施激励政策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活动能够长期化,促进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1 宏观意义
1.1.1 有利于社会风气更加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都在快速发展,可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环境却逐渐呈下降趋势,文明空气逐渐被污染。为了改变不良风气,过去开展“学雷锋”行为到当今社会的志愿服务,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志愿奉献的机会与平台,使更多的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心灵受到洗礼。在接受洗礼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主体,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肩上肩负着为建设祖国而志愿献出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而且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人群,他们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弱势群体,无私奉献,传递自己的爱心,传播了社会文明。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建设,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和平。[1]
1.1.2 有利于学校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能力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建设关系居民的切身利益。社区覆盖面广,事务繁杂,在社区建设中,如果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将有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不仅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优化社区资源配置,还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的建设。[2]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不仅给社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完善了社区功能,还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专业的实践空间,提高了学院基层党建人才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开展的过程也逐步提高学校与社区人员的工作能力。
1.1.3 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有是集体性活动,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统一性。在任何活动中,志愿者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最重要的是代表他们所在院校和当代大学生的形象。高校广泛宣传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在大学校园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园风气,使学生受到爱心的熏陶,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校风、学风建设。志愿者协会,是高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途径,通过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母校,提升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同时宣传了学校,有利于学校招生工作。
1.2 微观意义
1.2.1 弥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不足,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近几年出现的广场舞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因为大众更愿意接受花钱少的运动项目甚至是不花钱的,在体育运动上消费少之又少。目前在社区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数都简单易学,居民对运动项目技术要求也不高,他们参加社区体育运动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懂得科学健身的原理从而导致锻炼效果差。虽然要求不高,但是想通过锻炼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就必须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通过指导而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然而目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体育指导的人员较少,如果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社区健身指导队伍中,积极带动社区居民参与身体锻炼,提高锻炼水平,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推动我国大众健身事业发展。
1.2.2 有利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人生价值
高校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都有相同的追求,就是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他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提供服务,希望在社会中得到认可与鼓励,从而自身价值得以实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中,逐步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改善社会风气,最重要的是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在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中,需要志愿者拥有较强的指导工作能力与专业能力,作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他们完全可以胜任社区指导这个角色,同时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也是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可以让他们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使自己的社会阅历逐渐增加。
1.2.3 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促进人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他们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广大群众的锻炼指导,可以发现自己在专业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在志愿服务中为群众提供锻炼指导,了解社区群众的需求,使学生逐渐掌握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与形式,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就业率。
2.1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不突出,高校资源利用不合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技能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3]由于社会指导员的宣传力度不强,国家对其管理不到位,导致目前我国许多社区大众健身没有组织与指导,拥有指导员的社区,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指导员指导作用不突出。其次,高校体育是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关联的重要的环节,但是来自国家体育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注册的指导员人数已达1742361人,对登记注册的指导员结构进行分析,在性别方面,女性占51.6%;在学历方面,大专以上学历占50%;在年龄方面,45岁以下、45-6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占49.7%、34.7%和15.6%,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水平较高。目前高校中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数量充足,但是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较低,参与人数较少,对高校中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利用不合理。
2.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缺乏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意识
我国高校中,志愿者活动都是在校志愿协会的行政命令方式下组织进行的,都是代表学校服从上层组织安排,这样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活动,志愿服务成为一个下达、督促、评价的过程。在高校中,现代大学生在自主意识与民主意识方面都具备较高意识,参与各种活动的随意性较大,但是缺少奉献精神与自愿服务的意识。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都是在学校的强烈要求下参与,缺乏自主参与意识。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都是带有一定目的,这样使得志愿服务具有功利性,失去了所提倡的奉献精神。现代社会中,缺少了助人为乐、奉献自我的风气。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都是与个人荣誉、奖学金挂钩,都是为了获取报酬或利润,逐渐淡化了志愿精神,也淡化了志愿者身份的价值。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也是如此,缺少自愿奉献精神。
2.3 志愿者缺乏常规体育志愿者培训
目前志愿服务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志愿者没有接受到系统培训,导致对志愿精神内涵认识不足。[4]在服务内容方面,大学生仍然停留在较基础的层面,如便民服务、公益服务等,服务领域也仍然局限在扶弱、助残、支教等传统项目上。在志愿服务开展前,没有进行社会需求与服务要求相关的社区调研,导致志愿服务的内容准备不足,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实际需求,从而自己的专业、技能作用没有突出。[5]作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者,对志愿者服务要求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志愿者掌握体育技能对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为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时,需要对居民参与锻炼进行各类的动作讲解、示范与纠正。然而现在很多社区里的志愿者缺少常规体育知识培训,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服务质量和自信,从而影响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4 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激励制度不完善
尽管社区志愿者不以获取回报为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但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校相关部门与社区部门应该建立志愿服务的回报机制,让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能够获取一定的社会回报。然而现在许多高校对志愿者的激励仍然停留在表扬、发放证书等方面,对志愿者发放一般性费用补贴都少之又少。形成这种奖励形式还是因为观念没有转变,对志愿服务仍然理解为无偿服务。在学校得不到相应的物质奖励,高校学生希望在社区里能够得到相应物质补偿,但是社区在物质奖励方面一直没有实施相应奖励措施,逐渐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1 建立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联姻体系”
由于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导致居民对社会需求逐渐提高。然而居民在参与锻炼中缺少专业指导,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又缺乏正规的组织与渠道,使得高校与社区之间缺少联络机构,找不到结合点,这就要求建立一种体系维持二者之间的联系,寻找结合点促进社区体育更好发展。建立社区与高校的“联姻体系”,一方面社区体育可以得到高校体育的支持与帮助,利用高校有利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不断提升社区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社区可以给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一,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促进社区体育发展。例如,社区和高校之间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则负责技术指导和裁判工作,居民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加强社区与高校的联系,促进社区与高校和谐发展。
3.2 以学校教育为基础逐步推动社会教育的深入发展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匮乏,相关专业人员较少。高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机构,是向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源泉。因此,作为高校而言,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应该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调整教学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进行的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逐步提高大学生民族感、责任感、责任心和爱心,而完成这些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学生进入社会,在社会中,他们既是施教者,又是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了解社会,从内心触发对社会的感恩。而国家,应该实施相应的政策,促使各类教育形式相结合,加强社会教育。作为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机构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教育机会。
3.3 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培训体系,规范管理机制
社区体育志愿队伍的建设必须加强管理建设,在社区建立专门组织机构,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服务,主动与高校相关部门协调共同管理志愿队伍。首先,应该制定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标准手册,确定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6]其次,在选拔志愿者时,选拔所需人员不是选择最优秀的,而是选择最合适的。选拔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评价内容都是与工作岗位的需求密切相关。了解他们的潜在追求和他们参与服务的动机,选择那些有自我满足需要和自我提升需要的志愿者,完成选拔工作,在了解志愿服务动机的基础上进行培训,让志愿者能够掌握培训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并且应用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之前必须接受基本培训,掌握服务流程,使自己的服务行为标准化,提高服务水平。
3.4 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尽管志愿服务不以追求物质报酬为目的,但作为对志愿服务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褒扬,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必不可少,它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进行。[7]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是政府需要完善激励志愿服务的法规政策,二是志愿者组织内部完善激励机制,三是学校与社区建立健全对志愿者的表彰与宣传激励。高校相关部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激励政策与物质激励,通过政策促进志愿者保持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激发志愿者参与动机。而社区方面,可以通过宣传方式为志愿者宣传良好形象,增强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同感,让大学生志愿者得到社会认可。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达到一定的时间、次数,可以计算学分,这样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会更加认可,自觉主动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这项事业中来。[8]
3.5 为志愿者搭建情感支持平台
大多数高校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之前都没有真正进入社会,都志愿服务没有实践经验,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与困难。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因为缺少解决困难的能力而丧失信心,也会受到周围各方面环境的影响而增加压力,来自人际环境的压力会使志愿者出现心理问题。当志愿者出现心理问题时,需要得到专业心理咨询人士的帮助,在帮助之下可以释放心情、缓解压力,让志愿者感受到组织的关爱。高校可以利用教育资源,为志愿者提供释放压力的平台,减少志愿者消极心态,逐渐提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而社区部门应该向高校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时刻关注志愿者的心理状态。社区与高校共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高校与社区合作。
在我国,体育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院校,体育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体育人才资源,对其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与社区合作使体育专业学生成为社区体育服务中的主力军。为社区体育建立与高校体育的“联姻体系”,推动社会教育,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搭建情感支持平台,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活动长期化以及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融燕.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15):77-81.
[2] 赵俊韬.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初探[J].轻工科技,2015,(12):162-163.
[3] 戴勤.如何有效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4,( 5) : 74.
[4] 李世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展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2):36-39.
[5] 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2(175):103-106.
[6] 常青.高校构建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3):88-90.
[7] 鞠彬彬.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7(92):20-23.
[8] 张万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索[J].体育科技,2014,35(5):83-85.
ResearchontheParticipationofCommunitySportsVoluntaryServicebySportCollegeMajors
Jia Jing, Wang Yu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ports students in community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not only reduces the relative shortage of community instructors, but also promotes the self-develop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so as to lay a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community sports voluntary service, and proposes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community sport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voluntary service.
college; sports major; students; community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probl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807
A
1005-0256(2017)10-0038-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B33)
贾静(1993-),女,安徽淮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1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1, Jilin, China.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