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荣海
(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须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我国竞技体育是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训练原则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一直以来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调节训练和学习的关系,导致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竞技体育人才功利主义比较严重[1],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克服“举国式”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入高与收益低的矛盾,逐步适应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国情。《竞技教育学》强调竞教相结合,将育人与夺标融为一体[2],将人才的培养从体能型向复合型、智体型转变,逐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使运动员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体系、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市场缺损、市场失灵现象,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有限,还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律保障、信息传播职能及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等,才能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平稳发展[3]。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归属于政府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人才的培养模式,资金投入以政府行政拨款或资助为主,政府职能占据主导地位,难以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包括竞赛学和训练学两大体系,竞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一面镜子,竞赛学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训练学的发展方向。竞技体育运动与赛制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当前我国体育竞赛是一个以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体育竞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竞赛司统一规划、协调下,由不同参与主体共同来举办。现行的运动竞赛使得系统内的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政事不分、管办一体、统的过多、管的过死,抑制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因此,要想达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完善和改革当前的赛制体系,缓解当前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不足的窘况,为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与运动成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导致我国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偏低[4-5]。基于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使得一些竞技体育人才从小就进入到体工队进行专门化训练,导致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致使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教练意图,不能深刻认识运动训练规律,影响运动寿命,甚至还要影响到退役后不能很好地去适应社会。因此,竞技体育运动人才的文化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水平,确保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6-7],使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情操都得以提升。目前国内竞技体育因受“重物轻人”异化倾向的干扰,致使许多运动员身心发展严重失衡[8]。“举国体制”下的我国竞技体育,更加专注于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为首要任务,单纯地追逐奖牌,导致了我国部分竞技体育人才锦标主义和拜金主义严重,急功近利,人文素养严重缺失。
竞技教育学强调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的整体性进化,培养身、心、群素质全面发展的运动人才才是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唯金牌论”,形成了专业运动员重运动训练、轻文化教育的训练模式,在“唯金牌论”的政绩观下,忽视了对运动员文化、人格及社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导致了一些竞技体育人才在退役后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缺乏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和可以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技能,即社会素养缺失。此外,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还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首先需要国家及体育、教育的相关部门进行观念的转变,只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深入剖析现行体制的弊端,才能依据我国国情,确立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因此,需找准契合点,加强体教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体教结合”、“俱乐部制”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工作力度,充分整合体教优势资源,实现体教深度融合,开创互利双赢良好局面。要借助高校科研、培训优势,进一步完善复合型团队组织架构,大力加强体育训练科研力量,着重强化教练员培训,与有意愿、积极性高的高校合作,拓宽视野,借助高校力量为科学训练助力,同时,以训练问题为导向,为高校科研提供全力支持。采取加强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建设,强化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加快单项协会的实体化进程等具体措施,逐步壮大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力量,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社会化。
竞技教育学强调育人夺标,要改变以往重锦标、轻育人的状况,首先就要变革竞赛制度,找准突破口,变以往的全运会专业化竞赛体制为大力发展诸如高校联赛、俱乐部联赛等业余联赛赛制,逐步弱化全运会的影响,转变竞技体育各级人群对“唯金牌论”的价值取向。不应仅仅以金牌数量为目标[9],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要以市场调节模式发展职业体育,调控科研及资金投入。摆脱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使竞技体育向业余化、人性化和社会化转变,助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型运动员将成为必然产物[10]。要根据运动队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建立与运动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保障运动队的科研服务,营造运动队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运动员提供文化学习和科学训练的信息知识,将文化学习日常化、常态化。此外,还要注重教练人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当前,我国教练员队伍主要依靠运动队产生,大多属于经验型,知识层次偏低,不利于先进训练思想、训练手段的引进和更新,训练水平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1]。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提高教练人员的执教理念、训练理论和科学训练的能力,提高运动队科学管理水平,培养和加强教练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科学训练新思路,从源头上保障运动队向学习型、院校型发展。
竞技教育学既重视运动员的身心技能的训练,又强化运动员人格的修炼[12]。人格修炼是培养运动员人文精神的教育,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13]。单一片面地追求运动成绩,会导致运动员道德品质缺失,不但不会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还会导致运动生涯过早夭折。要教育运动员知晓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为国争光”作为比赛动机,提高觉悟和道德修养[14-16]。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格修炼将不仅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和运动队的管理,还将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社会品质[17],加强运动员融入社会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高运动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激发青少年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转变家长的价值取向,增强家长对业余体育运动训练的支持力度,保障运动员的再就业和再教育权益,解决运动员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
竞技教育学理论下要求竞技体育既要“夺标”,又要“育人”,只有在“育人夺标”的社会价值取向下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则要切实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竞赛制度、人才的文化和人文素养及社会技能不足等现实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1]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经济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61-64.
[2]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7.
[3]杨再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86-187.
[4]郭洋波.影响我国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因素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105-107.
[5]顾洪伟,赵欣.冰雪运动高水平运动员的语言修养及其表达[J].冰雪运动,2008,30(2):55-57.
[6]李跃进.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1):110-112.
[7]杨庆铃,刘伟.论人性化的竞技教育学[J].体育学刊,2004,11(1):127-128.
[8]祝福泉.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文精神培养的探索[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4.
[9]魏玲玲.对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6):51-53.
[10]刘丽朋,刘巍.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冰雪运动,2007,29(6):48-51.
[11]崔爱博.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5):42-44.
[12]王祥,许秋红.高水平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以江苏省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为例[J].林区教学,2010(5):92-94.
[13]朱雪松,王忠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修炼[J].冰雪运动,2013,35(6):8-10,40.
[14]杨占武,曹宇.以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运动队建设[J].冰雪运动,2008,30(1):55-58.
[15]张宇.竞技体育高水平冰雪项目运动队的科学化管理[J].冰雪运动,2011,33(5):43-45,48.
[16]张宇.新时期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2,34(2):56-59.
[17]王淑华,张桂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2,34(2):69-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