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义
(哈尔滨市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花样滑冰是指运动员在有音乐伴奏的前提下,结合冰面的物理特点,运用其特殊的滑行速度及风格来进行特殊的步法运动。花样滑冰运动员不仅需要舞蹈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所谓“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水平[1]。近年来花样滑冰风格发展日趋多元化,花样滑冰竞争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2]为了提升其艺术效果,并且达到体育运动的技能要求,需要不断总结以往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技术训练与不断研发新的舞姿同时,需要加强对运动员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提到花样滑冰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回忆,在优秀花样滑冰比赛中,滑冰运动员的肢体表现与优美的音乐相互交错所产生的美感为我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震撼。音乐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层面来讲,可以说是音乐艺术与动作之间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滑冰表演和盛大的古典乐器演奏会一样,都是对高雅艺术的实体展现。从科学层面来讲,滑冰运动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音乐刺激大脑皮层所带来的情绪波动效应,可以辅助运动员更好的理解动作,更具有艺术性的展现动作。而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也可以透过对音乐的理解,融入到滑冰运动员想要表达的情绪中去。在练习时,运动员也可根据曲种之间的差异,也就是音乐在旋律、速度、音调上的不同来调节动作的表现形式或表演顺序[3]。然而,大多数花样滑冰运动员并不会在音乐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这就会造成在比赛过程中,动作与音乐之间基本不在同一个节奏点上,严重影响整体观感。所以若想培养和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对音乐素质的培养首当其冲。
笔者认为,对运动员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四个阶段。
音乐作为提高运动员整体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节奏等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是所有花样滑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都非常重视的一个关键点。许多运动员从未接触过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对他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听不懂,也不想听。这种状态下所呈现出的表演只会是单纯的动作与动作的累积叠加。对观众来说,花样滑冰并不是纯粹的技术项目,而是艺术与技能的结合体。在观看过程中,如果观众基本感受不到运动员和音乐的互相配合所带来的感染力,那这场表演,就是失败的[4]。反之,当运动员在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后就可以对所选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所处的表演阶段有清楚的记忆,并能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动作上的改良或不同阶段动作幅度的调整。真正达到音乐与形体合二为一的艺术效果。所以,在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在表演过程中,运动员只是艺术的表现者,并不是所选曲目的创作者。所以即使运动员在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中,能够对所选曲目的节奏和表演情绪进行完全的展现和表达,但在不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心态的限制条件下,依旧无法完美地与音乐互相融合。所以,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达到更好的状态,对音乐背景的了解也同样重要。
在音乐素质培养过程初期,运动员和教习辅导人员大多会选择协奏曲、奏鸣曲、舞曲等情绪清晰的纯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训练。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乐理培训后,基本上就可以对音乐的相同性或不同性有一定了解并可以进行区分[5]。先不说运动员或专业人士,就普通人而言,音乐风格上的不同所带来的情绪感染力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当我们心情沉闷没有干劲时,听一些曲调激昂的协奏曲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们的工作主动性;而当我们心情紧张时,听一些舒缓的大提琴曲目就能多多少少的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在对所选曲目的熟悉过程中,运动员可以更加详细的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也就可以运用更加直接的肢体语言将作者的创作目标和花滑动作完美融合,和通过对纯音乐的内涵体会,使自己的表演情绪更加清晰,舞台表现力更加丰满。在选择曲目时除了纯音乐,运动员或教练也可以选取电影电视剧或歌剧中的曲目使用[6]。综上所述,运动员应在音乐素养培养中,应做到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对音乐的了解不能只局限在音律上,对音乐的背景及作者的熟悉程度也很重要。
若想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对乐感的培养也同样关键。乐感就是欣赏或学习音乐的人对于音乐节奏、节拍、旋律、以及音符之间摩擦的感知。对运动员来说,培养的乐感越精进,对不同曲种乐谱之间的细微差别就越敏感,也就能够越精细的把乐曲和舞蹈动作磨合至每一个节拍中[7-8]。乐感与运动员之间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听力。要想培养运动员的乐感,就必须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地强化运动员对曲目节奏之间差别的感知能力。运动员通过平时对音乐体会的大量积累所培养出的音乐力素感,可以强化运动员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度。就能在实际运用时,通过对曲谱的熟悉程度对整体动作在不同阶段的动作力度产生提前反应,并做出准备,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顺滑,提高整套动作的艺术性。
花滑运动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在熟悉音乐理论基础上的升华。想要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音乐鉴赏的能力,可以在训练馆或运动员生活中心不间断播放古典音乐,拓宽其艺术欣赏视野,让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音乐素养水平[9]。也可以为运动员创造接触优雅艺术的途径,例如为运动员提供音乐会门票、定期组织参观艺术表演等手段缓步提高运动员艺术鉴赏水平。长期以往,运动员就能够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迅速做出反应并提出主观的判断和判断依据,例如乐曲演奏时由于演奏者对于曲目操作不熟练造成整体场面感染力不够;或演奏者之间没有默契,致使乐器之间衔接不流畅等。而在运动员音乐鉴赏力快速发展中期,运动员就可以做到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回忆起对音乐背景的大致印象。在音乐鉴赏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在熟悉背景的条件下,将自己的思想深入乐曲,情绪随着曲调的抑扬顿挫而跌宕起伏,更深层次的欣赏音乐艺术。当运动员对于所听音乐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时,就说明运动员的音乐鉴赏力已经成熟。在此阶段,运动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在他人翻奏艺术名家的作品时,针对节奏和旋律的细节的勾勒进行理智分析和评判。
花样滑冰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并且这不仅仅体现在人员选拔的初期。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区别就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比赛中取得最高成绩,这不仅是比赛的目的,也是运动员与生俱来的天职。所以专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面面俱到,还要样样拔尖。花样滑冰运动是要求运动员用优美柔和的肢体语言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不断调整变幻动作,用动作展现音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舞蹈艺术也是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绪意境,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0]。所以,在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培养过程中,对舞蹈技能点的培养,也同样至关重要。
熟悉的人会知道,花样滑冰艺术有个精致的别称“冰上芭蕾”。有很多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比赛选曲都来自芭蕾舞曲,这就更能够体现出芭蕾舞在世界各国的花样滑冰运动选手训练中,所占有的比重。芭蕾舞作为所有西方舞种的基础源头,以其优雅华丽、落落大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蹈入门的必修课。所以无论从历史角度或实际训练结果来看,如果在运动员对于芭蕾舞没有任何基础认知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话,其对于舞蹈的理解就是单一枯燥的动作与动作的组合,不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艺术修养,也无法展现艺术美感[11]。而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可以通过协调运动员对肢体的控制力来提高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及行为表现力,为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芭蕾舞训练的日常规范准则又对学员的形体有很高的要求。在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背景下,长此以往,运动员就会养成健康管理身体的习惯,严格的作息规律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对选手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虽然古典舞蹈艺术和古典名曲一样拥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但在其十年如一日的单一风格下,就会催生许多更加符合近现代文化的舞蹈及音乐艺术风格。例如二十世纪初期,在芭蕾舞始终如一的理想主义风格下产生的与之风格对应的现代舞。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表演风格有所不同,它所提倡的自由、情绪至上的舞蹈风格更加适应近现代人们的情感需求。运动员在有了扎实的基础舞蹈功底后就可以酌情开展对现代舞的训练。如果说芭蕾舞可以完美匹配旋律整齐优美的奏鸣曲,那么现代舞就可以搭配艺术展现形式多变,内容跌宕起伏的协奏曲。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运动员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技能,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如果想要更高的拓展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渠道,国标舞的训练也必不可少。国标舞的全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在近代,较为流行的大舞种除芭蕾舞和现代舞之外,国标舞也逐渐成为国际花样滑冰比赛中比较流行的艺术风格。众所周知,花样滑冰在奥运会可正式分为三类:单人滑、双人滑以及冰上舞蹈。对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来讲,在日常训练中,除去对动作完整及流畅性的要求,两名选手之间的默契训练也非常重要。但是双方的默契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训练国标舞时特有的舞蹈模式刚好可以对运动员所重视的默契点进行专注训练。以双人舞为标准的国标舞风格多变,舞种众多,运动员们在培养默契之余,也可以接触到其他小舞种,在不耽误整体训练的情况下,掌握可与不同曲种相配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优秀的双人滑比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双人滑比赛中,两名选手像有心灵感应一样,从动作到眼神之间,仿佛已融为一体,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为观众带来在视觉上与单人滑截然不同的感受。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所现存的民族高达五十六个。在历史的发展与沉淀下,每个民族都有其历经千百年文化迁徙所流传下来的独有文化。因为国土疆域辽阔,各民族之间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使得其所在区域的文化表象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在赛场上使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曲目不仅可以提升花滑艺术的整体表现力,也可以在过程中创立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国际花样滑冰赛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都使用过代表本国民族特色的歌曲,例如中国花滑选手庞清佟健在2005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自由滑赛程上使用的我们极为熟悉的中国古典名曲《梁祝》,曲调悠扬婉转,从初见时的欣喜到分离时的悲壮,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体现的淋漓尽致。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在2015年花样滑冰大奖赛中所使用的《天与地的安魂曲》,有痛苦有悲切而到了结尾却滑出了祈福,像是经历过狂风暴雨洗礼的嫩芽,在雨过天晴后变得更加坚强。花滑选手在这种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音乐旋律感染下,对情绪的渲染和动作的控制趋近完美,并在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融合下,完成艺术与动作的完美融合。
竞赛是花样滑冰运动最根本的存在意义,赢得胜利是花滑运动员永恒不变的目标。花样滑冰运动的评判标准不仅是对于运动员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也有着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肢体协调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之间配合度的双重要求。若想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状态,运动员必须有极强的自信心[12-15]。自信是运动员对自身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赢得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可以更好的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令选手在拥有求胜欲的同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去参加比赛,即使赛场失利,也不会过分沉浸在悲伤懊悔的负面情绪中。所以,对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在花样滑冰这项技术与艺术双重表现的体育运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不要为不确定的因素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经常有个别运动员因为性格原因,在日常训练时过分关注其他队友,每时每刻都在对比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训练成果,导致在高强度生理训练的压力上还要堆积心理上带来的负担。在这种心理素质下催生的训练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运动员要记住,在体育运动的赛场上永远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过分将自己与他人对比是永远不会有尽头的,对比不一定每次都能带来正面效果。而能提升自己成绩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要时刻给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心理暗示。许多关于心理的科学研究都表明,正确合理的进行心理暗示对于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强的正面作用。不仅如此,长时间的心理暗示加上行动的努力经过时间的磨合就可以变为真实有效的结论。在进行自我肯定和正面心理干预时,要注意语言的措辞结构。通过对语言文字或句子结构的小范围细微调整,可以达到最有效的心理暗示效果。例如强调主语第一人称“我”或注意使用合适的形容词“毫无疑问”等肯定词汇。
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都想要成功,都想体会战队胜利所带来的喜悦。对取得成功的比赛进行回忆也可以是建立运动员自信心的方法。代表胜利的鲜花、来自支持者的掌声、全场观众的雀跃欢呼、队友及对手友好的握手拥抱等都是成功者的辉煌经历中不可磨灭的构成部分。而对于还没有经历过竞赛的初赛者,对于胜利的渴望更加不言而喻,没有具体的回忆,就代表可以对结果拥有无限的想象,通过胜利的展望来不断刺激大脑皮层中的兴奋区域,除了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外,也对训练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正面效应。
对人体自身意识流层面的正面刺激只是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的辅助部分,花样滑冰运动员是否能在比赛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最最重要的还是运动员本身的运动技能水平决定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运动员只有对自身的训练成果有绝对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拥有自信心。
花样滑冰是一项专项技术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进行花样滑冰的锻炼过程中,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区观察、欣赏,并且将自己心中的艺术表达出来,结合平时全面系统的训练,从而培养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并且提升花样滑冰运动的整体水平。
[1]梁慧.冰上舞蹈运动员现代舞蹈能力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6,38(2):11-13,24.
[2]赵金平.世界花样滑冰双人滑竞争格局分析[J].冰雪运动,2016,38(2):1-7.
[1]周健楠.身体美学视域下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透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20(1):112-114.
[2]郭惠秋,水生,李洋.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J].冰雪运动,2006(5):10-12.
[3]苍鑫鑫.谈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提高途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11,30(2):208-209.
[4]胡佳哲,李嘉,郭艳辉.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研究[J].冰雪运动,1999,10(3):54-56.
[5]宋伦.青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体育时空,2017,20(4):26-57.
[6]宋沂洺.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2015,12(14):97-99.
[7]杨晓姗.提高花样滑冰选手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5):236-236.
[8]卢大林.花样滑冰运动员综合素质训练研究现状[J].冰雪运动,2012,34(2):22-25.
[9]宋赫奕.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与心理训练特点[J].冰雪运动,2015,37(6):11-13.
[12]江勇,包卓力克,欧晓涛,等.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冰雪运动,2015,37(1):57-62.
[13]杨阿丽,张涛,安林波,等.冬季两项运动员心理疲劳、应对技能与运动状态自信心的关系及个案分析[J].冰雪运动,2013,35(5):47-52.
[14]王梓聿.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J].冰雪运动,2012,34(4):60-63.
[15]张弛,刘雪梅.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智能训练的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