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计划探讨

2017-11-27 11:15赵潇溢
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冬训田径运动员

赵潇溢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210014)

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计划探讨

赵潇溢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210014)

对有关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回顾,介绍了当前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冬训情况,并就现有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训练计划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注重体教结合、注意时间的调整、关注高校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等相关的改进建议。

田径;短跑;冬训;小周期训练

短跑作为田径场的基本项目在田径比赛中是最激烈的竞争项目,也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一个国家短跑运动的水平通常可以代表其田径的发展水平,因此短跑项目历来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短跑运动员在20至24岁的年龄段创造最佳的运动表现,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是进行短跑训练的重点项目,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如何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周期训练为重点的研究。当前中国业余短跑的大多数训练仍然基于由马特维耶夫所创立的传统周期期训练理论,冬季训练期是运动员在全年训练期间进行体能储备并起承于下一阶段的专项训练的重要阶段,做好冬训工作对运动员在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等方面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然而在中国高校业余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却不够到位,许多学校业余田径队在冬季训练期只进行相对单一的身体素质和力量训练,局部的体能素质的大负荷重复训练极易造成运动员身体疲劳进而失去训练的兴趣,也对身体机能的均衡发展无益,因此探讨如何合理安排高校短跑运动员冬训期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是极为必要的。

1 理论综述

1.1 关于高校运动员短跑训练的研究

当前,关于高校运动员短跑训练的研究颇多,有的从关键技术入手,如赵月香和郑建岳的研究就强调了在短跑途中的关键技术——大小腿折叠前摆、下压趴地动作和后蹬技术;有的则从何根据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入手,李昌颂的研究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了狠抓速度和快速力量的高强度训练对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总而言之,这些关于高校运动员短跑训练的研究都是契合高校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总结其训练特点而提出如何提高这些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1.2 关于短跑运动员冬训的研究

当前关于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的不少研究把重点放在了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和生理机能的变化上,如余律伟的研究就通过对运动员身体数据的监控来验证训练强度对运动员机体是否进行了有效刺激,并用监控数据说明总体来说运动员机体对冬训做出的应答是提高的;但也有研究对冬训期间的训练计划、方法和手段展开了一定的探讨,如徐立本的研究提出在冬训阶段的负荷要运用“量大强度小”的模式。但这类的研究在总数上来看是十分稀少的。总体来看,关于短跑运动员冬训的研究虽然数量众多,但极大一部分的研究都聚焦于通过数理分析和生物测量的方式来研究运动员生理指标和生理机能在运动中的变化情况,关于具体的冬训训练计划的开展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偏少,因此可以说以短跑运动员冬训训练计划的开展手段和方法作为选题的研究领域目前空白较大。

1.3 关于周期训练的研究

关于周期训练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关于传统的周期训练的理论,另一个是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训练周期最早是由前苏联的马特维耶夫提出来的,他支持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成熟是一个周期阶段的过程,所以周期训练可以作为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基础。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正是在马特维耶夫的“发展性训练作用”理论和小周期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要求要逐渐地提高发展性训练作用并与注重该作用的动态适应性平衡。板块周期理论将训练分成了几个训练内容紧密联系、层次分明的训练阶段: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而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则是在传统的周期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训练中出现了一些阻碍训练进行、降低训练效果的矛盾时产生的。板块训练理论指的是运用依次的专门化的中周期——板块,设计出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训练模式。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试图改进传统训练分期中因混合训练导致混乱效果的情况,它在传统周期训练的模式上加以了穿行,用多种能力同时发展作为训练活动的指导思想,开展的训练活动注重不间断性和训练负荷与机体恢复改建系统的交替变化。

2 当前高校田径短跑运动

2.1 气温因素影响

短跑运动员冬训情况差异的最重要外界因素是气温影响。在北方严寒地区,由于气温太低,大多数高校田径队冬季训练期采用外地集训或是室内高科技训练器械的方式开展冬训活动。不少高校的业余田径队受训练条件的限制,在冬训期间开展跑的训练较少,而短跑成绩与跑的练习的负荷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不少运动员因为冬季缺少跑的训练而直接耽误了全年的训练计划。而在南方地区有较好的室外训练条件,更便于冬季训练期在室外展开高强度的专项训练,但许多高校的业余田径队仍然选择在冬训期间采用相对单一的身体素质和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局部的体能素质的大负荷重复训练极易造成运动员身体疲劳进而失去训练的兴趣,也对身体机能的均衡发展无益,因此这样的训练方式也与现代短跑专项化训练的要求不相符合。

2.2 普遍训练水平比较业余

总体而言,当前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季训练的水平是比较业余的,这一方面跟基层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队训练计划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又是因为我国整体的现代短跑专项训练技术还处于发展期这一大背景下。目前,许多高校田径队甚至会因为冬季寒假放假而不训练。同时,在学校时学习任务重、资金投入、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局限使得这些高校田径队的训练时间呈一种明显的周期性,因此对这些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而言,采用冬季小周期的训练是极为必要的。想要设置有应用价值的冬季小周期训练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在负荷安排问题上要遵从波浪式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及时恢复以达到堆积效果,这是提高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季训练水平的关键。

2.3 对运动员的心理重视程度不够

冬训期间常常是学生的寒假阶段,这个时候临近春节,学生常常难以收心,不能专心训练。在训练中可能会出现逆反的情绪,消极训练。另外,在冬训刚开始的阶段,学生可能要面对期末考的压力,这个时候学生的情绪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然而当前高校对运动员的心理重视程度是极为不足的,大部分的教师都存在着训练就是保证时间和训练度就好了的传统思维,鲜少意识到不处理好运动员的情绪问题、保证不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只会给训练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3 对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的建议

3.1 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对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而言是冬训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田径毕竟是一项以体能为基础的竞技项目,体能是参加比赛的保障,而训练出较高的专项体能水平则是获取好成绩的关键。一般而言,运动员的体能提高呈一种缓慢变化的过程。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力量、速度和耐力。加强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是高校田径运动员冬训期间最为核心的两大内容。耐力在短跑项目中的地位不如力量和速度,因此关于耐力训练的比重可以适当地下调。除此之外,适当地重视柔韧素质的训练也是极为有必要的。

表 1的训练计划是将部分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和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相结合,保持了一种稳定且较高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需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应该明确该阶段的目的,即设定相应的靶目标,这样就能把冬训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依照靶目标即训练目的分成小关节肌群力量——有氧小周期、高度协调练习的爆发力小周期、高强度的无氧训练的小周期和结合辅助性素质的速度力量小周期。如此一来,各个周期阶段任务明确,开展时只要抓住重点就能循序渐进地开展冬训工作。

3.2 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高校田径运动员在安排冬训小周期训练计划时还需要致力于改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要想将运动员的体能能力转化为短跑成绩就必须重视运动员的短跑专项技术。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同样也是一个花时间比较久的过程。虽然在平时训练中教练也会纠正队员的技术,但是想真正地帮助运动员的技术有质的提升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完整的过程,因此冬训就可以当做修正技术的最佳时间。通过播放优秀的运动员比赛录像并及时结合图像介绍技术动作是一个能让运动员有直观感受的方法,在讲解后及时进行训练并及时纠正队员动作是一个良好的巩固过程,这些都有利于运动员短跑技术的改进。

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在冬训期间完善技术动作的时候要分别考虑到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四个阶段的技术动作。起跑是比赛抢占先机的关键,既对运动员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有要求,又考验了运动员的起跑技巧。冬训期间,教练员要指导运动员的起跑技巧,更正其不正确的起跑姿势。当前普通式起跑都要求前脚距离起跑线一脚半后脚距离前脚一脚半,但不同的运动员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所以在冬训期间教练员可以通过和运动员的沟通来适当地调整运动员的起跑姿势。起跑后加速是短跑项目的过渡阶段,它衔接着起跑和途中跑,这个阶段大概有30米。这个阶段要求运动员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从最初的速度达到最高速度。一般来说,这个阶段运动员的身体会从最初几步比较大的前倾程度慢慢地抬高到一个正常水平,同时双臂的摆动幅度比较大。冬训期间教练员安排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改进这个阶段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尽可能地减低运动员所需的加速距离。途中跑是短跑项目中速度最快距离最长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考验运动员持续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对运动员耐力的考验,也是对运动员短跑技术的考验。在冬训期间教练要改正运动员不正确的摆臂动作和折叠腿方法,并改进运动员的后蹬技术。冲刺阶段是短跑项目的收尾阶段,在冬训期间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特点抓住其在冲刺阶段的不足,加以改进。

3.3 注重体教结合

对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而言,冬季训练的任务是比较重的,所花的时间也比较多。当冬季训练和期末考试、放假时间冲突时,如果不能对运动员进行疏导,容易造成运动员训练情绪低落,使得训练效果也无法到达理想的状态。因此作为教练员要做好运动员的德育工作,对精力充沛、性格外向的运动员要施以约束的压力,对内向的运动员要及时与其沟通,加以疏导。同时,冬训的强度大可能会引起运动员疲劳,当冬训和期末考试、放假时间冲突时,教练员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冬训时间进行合理调整。既要确保冬训的小周期训练时间的完整度,又要通过合理的安排与有效的沟通对思想不集中的运动员进行调整,使其不受这些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全身心地投入到冬季训练计划中。

3.4 注意时间的调整

高校田径短跑运动队进行冬季训练的期间往往是高校放假期间和春节的时间,因此不少运动员会为了走亲访友和放假放松等原因将而对训练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不愿意参加冬训。

而那些不情愿返队训练的运动员则会因为情绪原因,运动的负荷能力下降,因此他们在返队后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较长的恢复性训练,这对以体能训练为主的短跑项目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在停止训练之后运动员的体能会快速下降,而想要试图通过训练再在短期内回升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这样的情况,高校田径队应采用小周期训练的方式,以一种波浪式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及时恢复以达到堆积效果,从而使得运动员能够快速恢复状态。此外还可以注意在冬季集训之余,给运动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他们能够坚持锻炼以更好地保持状态。

3.5 关注高校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也是冬训时需要关注的。加强心理建设要基于对运动员有较全面的了解的前提上,因此及时与运动员进行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总体而言,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是要以培养运动员的信心和抗压能力为目标的,因此可以通过激励的手法给予运动员信息。也可以通过为运动员分析其竞争对手的情况来适当地减缓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建设的目的。另外,针对运动员消极训练的情况,教练员也要积极和运动员进行沟通,了解使运动员产生不良情绪的真正原因,保证运动员心理健康从而使之训练效率得以提高。总之,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疲劳恢复加以重视,在冬训期间要穿插进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安排,以合理的心理训练步骤及具体的实施贯彻来保证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1]余律伟.对西安体院中长跑专项运动员2014年冬训期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监控研究[D].陕西:西安体育学院,2015.

[2]徐立本.冬训理论与实践[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7(4).

[3]赵月香,郑建岳.高校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6).

[4]李昌颂.从黄琼的成绩谈高校短跑的短期训练[J].体育科技,1999.

[5]徐家林,裴德超,孙志双.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小用期训练特征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7,12(4):99-100,132.

[6]李静.浅析业余体校长跑运动员的赛前小周期训练[J].贵州体育科技,2003,12(4).

[7]聂丹,俞进波.高校田径体能类项群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计划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

[8]陈京忠,藤玉凤.广西优秀短跑运动员冬季训练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8(3).

[9]倪卫刚.浅谈我校田径运动队的短跑冬季训练[J].学术论坛,2010(3).

[10]崔喆.牡丹江市示范性高中业余田径队短跑项目冬训周期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

Discussion about the Weekly Winter Training Plans for College Sprinters

ZHAO Xiaoyi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赵潇溢(1992-),江苏淮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冬训田径运动员
重庆市党员冬训“十佳案例”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疫情下学习不停 冬训课堂接地气又暖民心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青年体操运动员冬训期内环境的训练监控研究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运动员
Sports Day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