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零抢跑”规则对短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2017-11-27 05:26:21王豪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田径教练员规则

王豪爽



浅谈“零抢跑”规则对短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王豪爽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法对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所规定的短跨抢跑规则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正在实施的“零抢跑”规则对多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抢跑规则的不断演变对田径中短跨项目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进行简要分析,从而针对研究分析结果给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及建议。

零抢跑;田径;短跨项目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2010年1月1日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短跨项目将实行“零抢跑”的新比赛规则,并在同年的多哈室内田径锦标赛中正式实施。在2011年第13届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中,牙买加选手“闪电”博尔特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因抢跑犯规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2012年2月24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室内挑战赛中,中国飞人刘翔因在男子60米栏比赛中抢跑犯规而被罚下场。因被“零抢跑”规则牵绊的优秀短跨运动员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在触犯了每名运动员都应该遵守的竞赛规则后而与冠军宝座失之交臂。但是国际田联决定实施“零抢跑”规则的真正目的是保护优秀的短跨运动员不被其他运动员的抢跑战术所影响,可为什么会出现与国际田联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这是我们所应该思考的。

1.2 研究意义

体育运动项目竞赛规则的修改是对该项运动项目的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它能够让体育比赛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地迈进,它能够带给人民大众更强烈的比赛激情,使观众拥有对体育运动更高的热情。“零抢跑”规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弊端,但是这项规则的改变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零抢跑”规则的实施让短跨项目进入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中,它更加保障了真正有实力的优秀运动员的利益,让短跨项目的比赛节奏更加的有紧凑性,避免了因为抢跑犯规而带来的比赛拖沓冗长的不良状态,同时也杜绝了某些运动员想运用抢跑战术来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等不良想法。“零抢跑”规则的实施让竞技比赛再次拥有了原本属于它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让短跨项目的冠军分量更重,让短跨项目的金牌颜色更正!

2 短跨项目抢跑规则的发展阶段

2.1 无限次抢跑阶段

该阶段的短跨项目比赛对运动员的抢跑次数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运动员可以进行无限次的抢跑来运用抢跑战术扰乱其他参赛选手的心理而使自己赢得比赛。显然,这一阶段的比赛拉长了短跨项目的比赛时间,使原本十几秒二十几秒就能结束的比赛因抢跑的出现而没有了更高的激情。同时也使观众对短跨项目的比赛产生了不好的想法而对其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无限次的抢跑规则让优秀的运动员基本无法保持每次因抢跑召回后仍然能高度集中的做好听枪准备。因此,它对运动员的心理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二次抢跑阶段

为了改变无限次抢跑对短跨项目产生很大消极影响的局面,国际田联规定每名运动员有两次抢跑机会,即允许运动员在抢跑一次后继续比赛,而若同一名运动员在第二次仍然抢跑,则取消该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这一改变虽然有效的限制了运动员的抢跑次数,但是仍然有参赛选手采用抢跑战术去干扰其他运动员,这一改变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短跨项目所面临的抢跑现状。

2.3 一次抢跑阶段

这一次规则的修改明确规定,第一次出现抢跑则可以召回而继续比赛,若出现第二次抢跑,则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抢跑的那名运动员,都将取消比赛资格。这一规则的改变则使比赛出现了不公平性,即第一次抢跑的运动员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而让第二次抢跑的运动员因抢跑犯规而被罚下,这显然使都只抢跑了一次的两名运动员之间出现了不公平。

2.4 零抢跑阶段

经过了对抢跑规则多次的修改实施,前几次的规则改变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消极现象,为了让比赛更加的公平,为了避免参赛选手因获得比赛对自己的有利形势而人为性的做出抢跑干扰,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在短跨项目比赛中,任何一名运动员抢跑都将取消该名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将其罚下。这一规则的出台使得短跨项目出现了新的里程碑,让短跨项目更加的有激情,同时也使其比赛进行的更加的紧凑,使比赛竞争日趋激烈。

3 零抢跑规则对运动员的影响

3.1 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经过大量研究表明,“零抢跑”规则实施前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出现明显变化,使得这些以所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运动员成绩的项目的比赛时间都有所增加。由于短跨项目是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及冲刺跑四部分组成,而“零抢跑”规则又是对起跑影响最大的,所以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有所增加而让最终成绩有所增加。

相对于跳跃、投掷等田赛项目每名运动员拥有三次试跳或试投的机会来说,正是由于“零抢跑”规则不给短跨运动员任何犯错的机会,所以运动员为了保守起见而不敢压枪跑,或者抢跑。他们宁愿起跑慢一点而在起跑后赶超对手来保证自己取得名次,也不愿意压枪跑或抢跑而使自己罚出场。因此,运动员的成绩不如规则修改前的好,从而让打破世界记录的时间被推迟。

3.2 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虽然“零抢跑”规则影响到了运动员的起跑,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得到训练,从而能够减少抢跑出现的机率,并且通过有效的训练能够缩短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来提高成绩。在日常的训练中运动员一定要注意对自身起跑技术的巩固与提高,加强自己在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摆脱静止的能力,从而缩短起跑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运动成绩。

目前,短跨项目的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是精确到0.01秒来较量的,正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每一0.01秒都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运动成绩提高的一切可能性来发展自身,从而才能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

3.3 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零抢跑”规则的实施能够让运动员心里产生胆怯,紧张等不佳的比赛心理,从而使运动员因过度紧张而失常发挥导致最终与奖牌无缘。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心理应激情绪都特别高,每一名运动员都在听枪声的那一瞬间注意力特别的集中,恐怕自己因抢跑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

但是若出现有人抢跑被罚下的情况,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会更大、更紧张,从而有可能导致运动员再次抢跑或者出现起跑反应慢以及后程发挥不好等情况。这就要求运动员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在每次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都聚精会神的注意听枪而不受外界干扰。

4 “零抢跑”规则对教练员的影响

4.1 对教练员选拔运动员的影响

短跨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它不仅要求运动员要有非常快的速度,还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强的灵敏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摆脱静止状态而快速前进。正是由于短跨项目对运动员的特殊要求,所以教练员在进行对运动员的选拔时要关注参加选拔运动员的灵敏反应能力。虽然决定短跨项目成绩的直接因素是运动员的步长与步频,但是运动员的反应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零抢跑”规则下,要想将平日里的训练成果进行展示,一个好的起跑的非常重要的。短跨项目比赛时间非常的短,运动员在拥有较快速度的基础上若能够比其他参赛选手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反应能力,那就能够在最终的结果中有所收获。

4.2 对教练员组织训练的影响

教练员除了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外,在“零抢跑”规则下,还要对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及心理调控能力做出进一步的训练,特别是在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之前,应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将比赛状态调整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对于初次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来说,教练员应引导他的比赛心理,避免运动员出现比赛热症而在起跑时出现抢跑现象而失去比赛资格。

5 零抢跑规则对观众的影响

“零抢跑”规则出现后,有时也会让观众在观看比赛时有所失望。在重大的国际田径比赛中,有很多的观众购买门票去观看比赛有时是为了特别的观看某位运动员的表现,特别是对一些明星运动员来说,他们的出现本身就会给整个比赛增加看点。但是,想必在博尔特、刘翔等一些明星运动员因触犯“零抢跑”规则而被罚下场的时候,所有喜爱他们的观众因为惋惜而都想让比赛重来,让枪声重响,可是规则就是规则,它有它的权威性,不会因为某位明星运动员的失误而做出任何更改,它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是公平的。这正式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但是换句话说,同样也正是因为“零抢跑”规则让裁判判罚下了大家喜爱的运动员而使观众心中有所怨言,让观众的期待值有所下降,使观众对所卖门票的价值有所思考。或许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会对短跨项目本身有所影响。

可是对于一名优秀的高水平短跨运动员来说,如果连最起码的“零抢跑”规则都不能遵守,又怎么能谈的上自己是高水平运动员呢?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零抢跑”规则是对运动员的考验,考验谁能在不抢跑的情况下跑得最快。优秀的运动员就是要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来发挥自身。虽然大邱世锦赛上,布雷克9秒92的百米成绩远远不如博尔特保持的9秒58的世界记录,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布雷克仍然是大赢家,原因正是因为他遵守了竞赛规则,他很好的迎接并战胜了竞赛规则的挑战。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通过对田径项目中抢跑规则的不断更改,目前所实施的“零抢跑”规则虽然有它的弊端,但是它却保证了短跨项目的公平性,增加了短跨项目的竞技性,让短跨项目的比赛看起来更加的有激情,同时也改变了短跨项目拖沓冗长的不良状态而让比赛更加的紧凑。从对运动员、教练员及观众这三个不同的群体来分析了“零抢跑”规则对他们带来的影响后,得出“零抢跑”规则的实施使短跨项目的冠军分量更重,金牌颜色更正。

6.2 建议

“零抢跑”规则的实施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一种事物的出现必有它出现的道理,事物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竞赛规则也是一样。既然不能改变规则,那就改变自己,教练员要组织自己的队员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让运动员适应规则从而获得比赛!在大家都为竞赛规则而做出改变的时候,短跨项目就会朝着更好的未来和谐发展!

[1] 金庆红.“零抢跑”规则对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的影响[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2013.6.

[2] 宋健美.“零抢跑”新规则对短跨运动员的影响[J].田径2010(10).

[3] 郭兴.博尔特与“零抢跑”规则[J].科技视野,百科知识(下)28-29,2011.10.

[4] 王清,杨继星,李显国,黄山.从刘翔被罚下看“零抢跑”规则的利弊[J].衡水学院学报,第14卷第4期,2012.8.

[5] 石磊.田径零抢跑规则合理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第7期,2013.7.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Zero False Start” to Short Distance Hurdle

Wang Haoshuang

By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phase of false start rules carried out by IAAF,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s by the new “zero false start” rule. The aim is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false start rules chan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 distance hurdle and make related analysis, and offers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zero false start; track and field; short distance hurdle

王豪爽(1992-),男,河南周口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Spor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G822.6

A

1005-0256(2017)08-0050-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8.024

猜你喜欢
田径教练员规则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