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迪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浅谈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谢迪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2)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的差异都能导致对理解知识的重点不同,让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实现组员之间的取长补短,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并且在乒乓球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与素养也有对应的提升。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题,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使得自信心增强,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让每个成员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创新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学 乒乓球教学 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对于广大的教学同仁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并且形成了一定有效的机制与方法。然而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是高校乒乓球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机械古板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笔者将针对高校乒乓球教学教学,浅谈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运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当前的合作学习模式来说,效率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了解自己具体要怎么做。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的规则,在合作学习中要做一些什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展之前,教师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都有明确指示,同时制定好规则确定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达到哪个程度,只有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尤其在分工这一块,教师要做到让每个成员都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不让某些学生忙活得天昏地暗,而有的学生则待在一边看热闹,这样混乱的局面,冲淡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使成效大打折扣。比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训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然后再根据活动教学作用指定规则,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让学生知道在实践活动中自己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同时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让学生实行组内自治,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引导下提升学生的乒乓球技能与合作学习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切实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
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成效,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难度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难度较高的活动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打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而难度过低的活动又会使课堂过于活跃,气氛达到了,但是教学意义却降低了。换句话说,教师所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要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目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符合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开展是服务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连结,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第二,合作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乒乓球技能等多方面素质。并且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小组合作才具有教学意义,提高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在进行发球的教学时,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技巧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选取两个学生作为互相的合作伙伴,不进行传统的接发球练习,而是互为双方的小老师。先让其中的一个学生进行发球练习,另一个学生则是在一旁仔细观察学习伙伴的发球动作与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再根据发球效果提出适当的改正建议。这样下来,不需要教师对学生逐个地指导,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能轻松地学会乒乓球技巧,既帮助学生学得了知识,还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升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一个具有目标性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总是在竞争中产生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时代的进步。学生在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具备集体观念的同时还具有竞争意识,实现个人长远发展的可能性才更大。笔者曾经在一次课堂观摩中就学习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运用技巧,老师从一上课就宣布各组要进行竞赛,最后获胜的组还可以拿到奖品。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并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组间产生为组内荣誉而战的意识,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以一定的竞争机制能够充分引起小组成员的关注,参与到比赛中来。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针对这样的竞争机制,教学内容中有多个可以选择的教学单元,比如在乒乓球理论教学中,有一个单元就是灿烂的乒乓球进化史,涉及到乒乓球的发展历史,这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乒乓球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设计成为一个个问答题,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抢答,对于答题数量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结合合作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学好乒乓球理论知识。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体系中,要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利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的成绩与能力产生排名,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中,教师追求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而是每个人都能进步,把学生的个人积分转换成小组积分,把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使学生形成了组内帮扶,组外竞争的局面,使得教学评价的单元由个人向小组偏移,最后再由小组组内评价。在这样的合作与竞争结合在活动中,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适当地奖惩制度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表型进行总结评价。教师既要完成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也要根据小组成员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激发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笔者有一个非常不错的评价机制,那就是在每个乒乓球运动技巧练习结束的时候,教师改变以往个人承担所有人的评价工作,可以进行同学间、组内的互评,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同学的学习成效,并且作为学生更能理解学习之中的艰辛,能够产生更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尤其对于乒乓球这样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加入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机制,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乒乓球的运动技巧,也使合作学习的理念得到升华,帮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上是笔者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乒乓球作为国球,在高校深化乒乓球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乒乓球的运动技巧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积极投入乒乓球学习,提升学生乒乓球实践能力。然而教学课堂总是讯息万变,学生情况也是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仔细研究、大胆实践,不断探求最适合自己及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度与方法,将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发扬光大。
[1]孙钱免.课堂教学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 2003.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G846
A
2095-2813(2017)05(b)-00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