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设计策略

2017-11-27 01:58叶华富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队列投篮次数

例谈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设计策略

一、合理搭配内容是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基础

1.补偿性搭配,实现适宜强度

根据运动强度的高低合理选择搭配内容,实现适宜的运动强度。如,快速跑等跑类教材,运动强度较高,需要选择运动强度相对较低的内容进行搭配。又如,肩肘倒立等体操类教材,就算在大密度基础上练习,练习强度也不会太高,需要选择运动强度相对较高的内容进行搭配。总之,补偿性搭配的选择,要以大密度适宜强度为目标,以全身协调发展为原则,并充分体现练习的趣味性。

2.衔接性搭配,提升练习密度

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合理衔接,使教学过程自然过渡,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达到提升练习密度的效果。在教学中,可采用诱导性教学内容的搭配,节约课堂导入的时间。如,学习后滚翻动作时可以先复习前滚翻动作,通过前滚翻的复习直接导入到后滚翻教学。还可采用放松性搭配,如,在教学快速跑时,连续进行练习容易强度过高,如搭配一些拍腿小游戏或练习等放松性的内容,能有效增大课堂练习密度,并合理控制好练习强度。

二、预设紧凑流程是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关键

1.设计教学流程,确定教学环节

通过教学流程图的设计,有助于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选择。如,在教授《远撑前滚翻》一课时,可设计为5个教学流程:准备活动;技术教学;体能渗透;游戏化技术运用;放松整理。通过这样的设计,确保教学主线清晰,教学过程有序,为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设计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2.充实教学内容,增加练习次数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还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明确呈现出各个环节的组织形式、练习次数、设计意图等。通过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明确练习次数,为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优化教学方法是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核心

1.巧用临时目标,激发练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临时目标,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练习热情,从而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体育课堂。如,在教授《越野跑》一课时,当学生感觉到很累时,可给学生1个临时目标,与同伴比一比,谁能最先完成此阶段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这一阶段完成后,再提出,想不想与老师比一比,再次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从而提升练习次数。通过这些目标的挑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也能体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有效增加了练习密度,确保适宜强度。

2.有效利用时间,调整学练节奏

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而增加练习次数,提升练习密度。如,在教授《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一课时,准备活动直接让学生慢跑,在慢跑时,语言提示学生进行高抬腿跑、后踢腿跑、侧滑步等练习;在取球时,语言提醒学生跑到拿球点时取球并进行运球跑,最后通过语言引导让全体学生运球到自己的位置进行专项球性练习;当练习原地投篮动作时,2名学生1组进行运球交换位置后相互投篮的练习。学生在学练中,教学过程快速推进,增加了学生的学练时间。

3.力求讲解精炼,增加练习次数

在教学过程中,应减少讲解时间,将无效讲解时间降到最少。如,在教授《障碍跑》一课时,要求学生跨过第1个栏架,钻过第2个栏架,跑过体操凳,绕过小垫子。可简单说成4个字:跨、钻、跑、绕。再如,在教授《排球下手垫球》一课时,可告诉学生:“对正来球稍蹲式、勺型手势额上迎等”。通过这样的精讲多练,将复杂的练习环节、繁琐的动作要领,简单精练地表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四、优化练习方式是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基点

1.巧用集中练习,提升练习密度

在教学过程中,单个技术动作都可以实行集中练习,如,球类、体操等。田径类教材由于其技术动作原因,在练习时可以采用集中练习。如,教授初一女生《肩肘倒立》时,可以每名学生1个垫子,所有练习均采用集体练习的方式进行练习。

2.增加练习分组,提升练习强度

在分组练习环节,组内成员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特别在大班额的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增多练习分组。在教学中,如能安排2名学生1组,就不安排4名学习1组,每组最多的人数可控制在4名之内。尤其是在游戏环节,随着分组的增多,练习密度会不断提升,练习强度也会逐步增加。因此,在各种游戏比赛时,应充分使用器材,增加练习分组。

3.活用分组轮换,提升密度强度

当器材受限或学生过多时,分组轮换能有效减轻教师压力,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当然,在采用分组轮换时,应用好体育骨干,使各组都能有效练习。如,在教授《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一课时,因篮球场地受限,就可将学生分成2组,1组进行投篮练习,2组在体育骨干的指导下复习运球。如果是身体素质练习课,那么则可以根据器材和内容分3组或更多的组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分组,能有效解决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如,单杠、双杆、分腿腾跃山羊等项目都可以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练习密度,增加练习强度。

五、强化课堂常规是实现大密度适宜强度的保障

1.开始有队列,加强队列队形

队列队形在调动队伍时经常用到,能够熟练掌握队列队形的班级,在教师的1个口令后,就能迅速、有序地到达指定地点。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开始有队列”,即每节课的开始部分进行1~2分钟的队列练习,要将“开始有队列”变成课堂常规,逐步加强队列队形练习,最终实现队形调动的“行动自如”,则能增多课堂练习的时间,有效提升练习密度和强度。

2.加强规则教育,做到令行禁止

规则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加强规则教育,学生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呈现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当有学生在比赛中抢跑,或未按规定完成跑的路线,这时就应立刻进行规则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那么课堂浪费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就能有效增加练习密度,提升练习强度。

——叶华富(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310018)整理

猜你喜欢
队列投篮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基于车车通讯的队列自动跟驰横向耦合模型
最后才吃梨
看着自己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队列里的小秘密
今天你投篮了吗
青春的头屑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