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青
(宿迁学院体育部,江苏 宿迁 223800)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出现很多其他方面的变革,如“小球变大球”的变革、运用11分制取代以前的21分制、2002年规定的“无遮挡发球”;2008年9月1日执行“禁胶令”,采用新型胶水。这些改革举措,无疑是想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近年来,很多比赛出现了一些非常规技术动作,如:背后击球应急动作,在关键时刻能克敌制胜,一旦出现这些非常规动作,观众都欢呼叫好,研究应急动作技术,对“国球”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让更多的中国公民感受到“国球”的魅力。
本研究以乒乓球比赛应急动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几年世乒赛、中锦赛、奥运会、残奥会等各轮比赛中出现的背后击球应急动作进行分析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书籍,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下载与背后击球相关的非常规乒乓球技术动作文章16篇。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咨询有关乒乓球专家,采纳专家意见,结合自己对研究的评定指标体系加以归纳整理。
1.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网络和相关部门收集到苏州世乒赛许昕的“背后击球动作”,为了对应急动作的更深研究,在已有的视频基础上再一次对应急动作进行现场拍摄。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和SPSS17.0等软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处理分析。
在2013年的世乒赛上,男子双打比赛中,世界排名82号的奥地利选手丹尼尔,在接马琳一个斜线球的时候,运用了背后击球应急动作,这神奇的一幕,惊呆了马琳,老外直接得分。让评论员都兴奋的说“好球,漂亮”。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世乒赛,男子单打1/8决赛时,许昕以3:4败给队友方博,无缘进入八强。在决胜局6:5时,许昕一个漂亮的背后击球,连央视评论员张怡宁和杨影直高呼“简直太神奇了”。在决胜局时,许昕和方博的争夺不相上下,5:4许昕发球时,方博摆短,随即持横板回了一个直线,方博正手接球抢拉,给了许昕一个反手,还未来得及调整身体,左手直接从背后回球,还带有一定旋转。许昕在世乒赛上打出的背后击球,不仅央视专业解说评论员看得目瞪口呆,外国评论员都竖起大拇指说中国选手“太神奇了”。 乒乓球背后击球难度非常高,在乒乓球各种比赛中并不常见,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曾经打过背后击球。欧洲球员在小比赛中常见到背后击球,但并不应用于三大赛中。
乒乓球的背后击球应急动作:第一、准备,对快速飞行过来的乒乓球,身体和心理上有一个前期准备,这是大脑给的指令,可以运用背后击球动作;第二、判断,运动员的眼睛盯住对方,不仅是手,而是全身,根据对方击球动作提前预测其力量、球的速度以及对方用力方向以及拍形变化,对来球的旋转、线路、落点作出准确判断。此时做出迅速应对,判断可用背后击球致胜对方;第三、移动,迅速移动到合理的位置,采取背后击球的还击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腰部的灵活性和手臂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击球,此时的击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手臂从腰后击球点的控制,把握好击球点才是得分的主要保证;第五、还原,击球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以及潜在的摇摆动作之前,球反击后,应恢复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还原到击球前的位置。
背后击球动作结构(以右手持拍为例)分析:第一、引拍动作(击球前):选位,选位对于击球来说非常关键,决定击球质量的好坏,此动作的运用,一般是左脚相对于右脚稍前,站位稍微较近球台,身体离台大约50cm左右;引拍,手臂自然弯曲绕到背后,身体向右偏斜,头左转看球,手臂内旋使拍面前倾,几乎是原位迎球(向后引拍很少)将球拍引至身体左下侧;迎球,在准备击球前身体髋、腰向右稍微转动,右手臂从腰后迅速绕至左侧向前迎击乒乓球。第二、击球动作(击球时):注视对方,当对方来球跳至上升期时,球拍经背后拍面前倾,根据来球实际情况,球拍可高也可低于来球,击球时,借助腰、髋的转动,手臂用力,迎前带击出球。第三、结束动作(击球后):球反击后,应该以最近的路线、最快的速度再次恢复至原来的准备击球姿势。第四、发力主要部位是手臂,此时的发力,首先是手臂的绕后动力,其次是借来球反弹力,动作过程中腰、髋配合带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在乒乓球比赛中,背后击球可以促进乒乓球的发展,也是乒乓球技术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乒乓球各种比赛中运用背后击球动作频率稍微有所增加,在推动乒乓球的发展以及增加观赏性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在不断创新新的动作要领,对非常规技术动作进行梳理研究,不断地创新出有效的新技术,新技术的生成以及对旧技术的接替和促变共同构成了技术变迁的基本脉络 。
背后击球动作将会在乒乓球高水平比赛中更高频率的运用,虽然教练以及运动员都不主张常用背后击球动作,但是此动作在某比赛中只要运用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由被动变主动,在优势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一个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首先必须狠抓自己特长技术,抓住自己特长技术,反复苦练,精益求精,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乒乓球中的背后击球可以作为运动员个人运动的特殊形式、独特风格的专门技术。所以,当前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将背后的击球技术进行培训,真正练习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没有明显的缺陷。
背后击球动作技术可能逐步得到更科学的运用,随着乒乓球技术动作不断进步,因为背后击球的使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所以今后将会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能得到更科学的运用。
背后击球应急动作,在比赛中运用一般,2013年的世乒赛奥地利选手丹尼尔以及2015年的世乒赛中国选手许昕都使用了背后击球应急动作,并且是运用背后击球应急动作而得分,但是背后击球应急动作还没有普遍规范化。其实用效果有21.4%达到“优”,在发展趋势上只能是动作技术的补充。
背后击球应急动作,在比赛中虽然运用一般,但是在世乒赛、中锦赛、残奥会等上得到了一些运动员的运用,并且得分的重点在于运用背后击球的应急动作,所以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这方面的训练加强深化,可以弥补在比赛时被动情况下使用。
[1]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5-106.
[2] 林丽珍,田麦久.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动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130-133.
[3] 唐建军.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J].体育科学,2005(7):79-83.
[4] 成波锦.乒乓球非常规技术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1):74-77.
[5] 齐可心.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的构建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