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山 钞俊红
(1.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南阳师范学院校医院 河南南阳 473061)
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①
刘喜山1钞俊红2*
(1.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南阳师范学院校医院 河南南阳 47306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体育非遗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基本条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认为在高校的主动性、体育非遗的教育特征、大学生的兴趣、高校的教育传承条件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提升高校传承体育非遗的主动性、对体育非遗项目进行转换改造、培养大学生体育非遗的兴趣、完善高校体育非遗教学硬软件、通畅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运行机制等措施能够保证体育非遗在高校的可持续健康传承。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高校教育传承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倡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现。体育非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体育非遗势必在当今社会中持续发挥着重要的健身和育人价值。当前,体育非遗伴随“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主要在中小学阶段有比较常规性的开展,而在高校层面,除了武术、舞龙、舞狮等少数项目,其他如民间游戏竞技、传统舞蹈、民俗游艺等为数众多的体育非遗项目都未能在高校得到较为系统常规性的开展[1]。高校教育传承作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凸显出时间的紧迫性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当前国内对体育非遗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重要文件的框架下,我国学者结合国内体育非遗的存在形态和具体实践,对体育非遗的内涵做出了如下获得较多认可的表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具有游戏、教育或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以及在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和空间场所[2]。”“体育非遗是被某一区域人口或固定群体主要用于健身、娱乐、祭祀、竞技等目的所遗存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和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以身体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方法、规则、器具、场地及其相关的文化传统等[3]。”可见,体育非遗具有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体育非遗在高校传承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体育非遗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身体运动”,它“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4]。”毫无疑问,体育非遗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明梦想,亦是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球化、现代化以来,现代文明和主流文化强势渗入民族地区和乡土社会,产生于采猎、农耕文明时期的体育非遗的文化生境正在恶化,并逐步陷入保护与传承困境,体育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显得迫切而必要。作为文化传承的主战场,高校具有常规化的教育行为、众多的科研机构,汇集众多既懂文化又懂教育的学者、专家,这对体育非遗的教育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体育非遗项目往往集舞蹈、武术、体操、游戏等于一体,融舞武表演、游戏竞技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推广价值。众多体育非遗项目具有简单易学、健身价值高、娱乐功能全等特点,比较容易获得大学生的欢迎,把这些项目引入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健身俱乐部等教育活动中,既可以开发乡土教材,丰富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又可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加快高校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转换升级。同时,高校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具有传播文化的责任和传授知识的义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所长,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教育优势,积极投入到非遗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中来,不断开发地方性教育内容,使学生熟悉、了解、热爱、自觉守护本区域内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体育非遗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历史机遇已经出现,外部条件也已成熟,但一些具体的内部条件仍需进一步讨论。
根据已经公布的共4批国家级非遗目录,当前我国仅国家级体育非遗的数量已超过200项,如果加上省、市、县级的认定,这一数量更是超过1000项[5],而这些项目大多原始纯朴粗犷,而且多与宗教祭祀、民俗节庆、祖神崇拜等文化事项糅合在一起。把它们全部纳入高校进行教育传承是不现实的;不加改造、原封不动纳入高校教育也是不科学的,对体育非遗进行事先的挖掘整理和改造转换是非常必要的。
体育非遗在高校的教育传承不同于高校已有的教育行为,它需要比较特殊的硬条件和软条件。硬件方面,往往需要特殊的场馆、器材、辅助设施等。比如高脚马项目就需要特殊的塑胶类跑道、特制的竹杆和力量练习器械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合格的体育师资、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措施、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可持续的教育传承机制、各级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专、兼职制度等。
体育非遗课程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综合系统,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考试考核、师生关系等多项相互联接制约的内容。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体育非遗的高校传承首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材内容体系,这样便于广大师生选择;其次,不限于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课堂,应在各院系、各体育教育实践中广泛开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来源的学生,往往具备不同的文化,他们对体育非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尊重他们的多样化选择就是维护体育非遗的多样性。
诸多体育非遗包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但这些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文化因子在高校的教育目标链条中却未能居于重要地位。无疑,当前体育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多是依赖国家文化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推进,内源与高校自身的传承主动性是不足的。当前,有关体育非遗传承明确的制度、顺畅的机制、合理的奖惩制度等都是缺乏的,导致高校在体育非遗传承中往往处于“失位”的状态。
体育非遗难以直接作为教育内容进入高校体现在两个方面:(1)不是所有的体育非遗项目都适合进入高校传承。比如撂石锁、爬刀山、趟火海、斗马、耍猴等体育非遗项目,一方面它们自身具有危险性,另一方面有些项目涉及环保、动物保护等敏感话题,这些导致它们不能在高校进行教育传承。(2)一些项目必须经过改造才能进入高校传承。体育非遗的原始粗犷性、宗教神秘性等决定了要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和理论提升。比如土家族的毛古斯,它是祖神崇拜、农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的产物,除了具有晦涩难懂的语言,还要穿着极其暴露的服饰并做出直白夸张的动作,如不对其进行改造转换是难以直接进入高校传承的。
体育非遗往往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竞争性、新奇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体育非遗较易获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但是,高校学生往往面临着较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时尚的追逐等因素迫使大学生群体往往对体育非遗秉持一种“尝鲜”的态度;而且,每项体育非遗往往都具有特殊而悠久的历史,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体会其精髓,需要一个较长且刻苦的过程。这些因素均促使大学生对体育非遗的传承难以持久。
除了武术、气功在高校有较为普遍性的开展外,舞龙、舞狮、龙舟等受众较广的体育非遗项目在高校的教育传承尚且难以具备完善的硬软条件,一些民间游戏竞技类、传统舞蹈类和民俗节庆类体育在高教的教育传承至今仍是少见的。一些项目(如锅庄舞、阿细跳月、铜鼓舞、磨秋、摆手舞、斗鸡等)虽偶有在高校进行宣传性开展,但在教育教学硬件软件方面均难以满足体育非遗项目教育传承的基本要求。
当前高校主要进行的是一种专业化的教育,而且往往具有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的导向性。进入高校的体育非遗项目往往被用来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多被列入通识教育模块。高校在制定教育方案过程中往往“对体育非遗的性质、运作模式、人才结构、管理机制等认识不足,在以什么样方法引导学生、以什么样的内容、方式传承体育非遗等方面存在困惑且研究不够。”[6]对教学设置的不重视导致体育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举步维艰。另外,通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体育非遗项目的选修课,但多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且往往以了解性的知识传授为主,轻视乃至放弃技能的传授[7]。可见,体育非遗在高校不仅不受重视而且传承方式相对单一。
当前,对于体育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国家和行政层面采取“鼓励为主”的政策。未来,教育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细化体育非遗高校传承的相关制度,对于高校在体育非遗传承中的责任应有明确而强制的规定,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监督措施和奖惩办法。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应根据大学责任、学科发展和创建“双一流”的要求,本着教育的真义,不断提升体育非遗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依据教育传承的特点,对体育非遗进行分类,排除不适合在高校传承的危险性、复杂性、禁忌性体育非遗项目。其次,对适合在高校传承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改造,一方面,一定要保持作为体育非遗的“原真性”,另一方面,根据大学教育的特点,对体育非遗项目的内容、场地、服装、道具等进行改造。也可以把同类项目融合到教育教学环节,创设新的体育非遗课程。
第一,把包括体育非遗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第二,把体育非遗相关知识融入高考环节。第三,每学期邀请体育非遗传承到高校进行原生态展示,既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非遗的原真面目,又在比较中加深了对体育非遗的感悟。第四,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安排体育非遗的内容。第五,国家在社会中设置体育非遗相关的就业岗位,鼓励企事业单位招收具备体育非遗知识的大学毕业生。
第一,每所高校应当传承2~3项我国的体育非遗项目,尽快改变西方现代竞技项目几乎垄断(除了武术)的局面。第二,高校应满足所传承的体育非遗项目的基本硬件,满足师资、课程、竞赛体系等软条件。第三,应尽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高校的一门公选课程。第四,鼓励成立各体育非遗项目的运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非遗演练展示活动。第五,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展演节,传播体育非遗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热爱体育非遗的文化氛围。
尽快设置体育非遗的相关课程,建立合理的非遗课程开设规划。据此制定出系统性、常规化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非遗教育,切实把体育非遗传承保护与现行的教育体系相融合。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改变传统的教育传承方式,不仅在课堂中传授体育非遗,也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在全校素质拓展课程中、在运动训练竞赛中传承体育非遗。亦可以较受大学生欢迎的情景剧的形式还原体育非遗项目的原态传承场景,让学生从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体育非遗的精华,从内心热爱体育非遗。
体育非遗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能够对体育非遗高校教育传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那么,我国的众多体育非遗项目定会在高校开花结果,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得到可持续传承发展。
[1]迟明莉,徐英微.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1-114.
[2]崔乐泉.从文化到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例说[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5:31-32.
[3]李凤梅.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2):24-26.
[4]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
[5]刘喜山,邓星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体育学刊,2016(1):22-26.
[6]李平,李睿.高校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
[7]孙冬雪.河北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5.
G85
A
2095-2813(2017)10(a)-006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06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5CTY020);河南省体育局2017年体育课题(项目编号:2017042);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计划(项目编号:17305)。
刘喜山(198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钞俊红(1983—),女,汉族,河南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体质健康干预研究,E-mail:yks2010v@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