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类专业教学内容面临新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出发, 指出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开设的意义,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改革的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全域旅游 跨文化传播学 课程体系 改革与创新
【课题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贵州师范大学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中心”(编号:2015DC03),贵州师范大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以‘跨文化传播学课程为例”(编号:2016XJJG4) 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22-02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类专业开设跨文化传播学的意义
全国旅游工作2016年会议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發展新局面”。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署名文章中也指出,全域旅游要实现九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从仅是景区景点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由此,全域旅游开启的全新的旅游格局和体验方式,必将引起国际、国内游客间的交流和互访更加频繁,这种频繁交往带来的不仅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认同,也会因文化差异导致误读、排斥和冲突,甚至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分歧。
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理解,合作与共存的可能与机制。在旅游中,由于旅游者与东道主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旅游活动中极易产生交际障碍,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成为旅游研究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实践证明,提高旅游跨文化活动参与者,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有效的办法,这是旅游的跨文化特点决定的,旅游发展格局的变化带来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的变化,高校对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入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课程。
二、当前贵州高校旅游类专业开设跨文化传播学及相近课程的概况
近年来,贵州确立“旅游立省”的发展目标,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蓬勃,旅游人才需求旺盛。省内各高校对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英语、文化产业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新的产业发展趋势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只强化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是适应当前贵州省全域旅游的全新发展理念和步伐,面对越来越多元和复杂的旅游市场,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语境和背景下的游客需求,展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所必须具备的。
目前,跨文化传播学在贵州许多文科专业中成了课程设置盲区:旅游专业没有开设这门课,大多数外语专业本科阶段也不把这门课作为必修课,或者开设成一门社交礼仪课,只强调日常层面的“做”——礼仪行为。实际上,由于外显行为差异源自于不同的深层文化内涵,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文化差异的理论与交际实践的融合课程,适应在文、理、工科的多个专业开设,从这个意义上说,省内旅游类专业在对人才的跨文化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的培养方面,表现出认识不足和行动滞后。
1.地位边缘化,开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贵州省内举办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的11家高校中,将“跨文化传播学”作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开设的没有一家,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音乐学(航空及高级综合服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的仅有贵州师范大学。将“跨文化交际”、“传播学”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的仅有贵州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旅游英语专业,将“跨文化沟通”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的仅有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贵州大学在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通识选修课中开设了“文化传播学”,但这门课程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范畴是有较大差异的。除此之外,省内其余设置旅游类专业的高校,包括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在其培养方案中没有开设“跨文化传播学”及相近课程。
(二)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与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论、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有联系,知识面较宽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多以介绍欧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为主,导致在讲述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时,很难做到课堂还原,造成这门课程的授课要么变成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枯燥无味,要么变成浮光掠影似的案例陈列,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脱离其专业背景不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效果更是堪忧。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类专业“跨文化传播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1.确立课程改革创新的目标
课程应立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需求,力求通过结合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和旅游人才能力培养的现实短板,进行改革的探索,要解决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系统性而脱离学生能力培训实际需求的矛盾,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开发教学资源、创新评价方式等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强化旅游文化类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良好跨文化交际和应对能力。
2.从学生专业背景入手选择教材、教学内容
目前,该门课程的教材有两本可选,一本是拉里·A·萨默瓦所著的《跨文化传播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是孙英春所著的《跨文化传播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的理论建构与案例来源于美国的社会现实,并不适应中国当代现实,且章节之间的连贯性不强,专著的特征明显,教材的功能性略弱。后者理论体系建构上更严谨丰满,逻辑分明,在案例方面覆盖面更广泛。两者比较,后者更适合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
在确定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类专业学生,必须对章节内容进行二次选择,特别是要结合旅游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和应用型特点,对书中涉及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解释和发展脉络部作了大胆的删减,增加旅游从业实践中可能遭遇到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培养的案例讲述、体演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创新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课程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理念付诸实践的具体形式。在跨文化传播学的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背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促进教学相长。要结合当前旅游人才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解与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通过行为变通和交际控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有效的服务、管理、营销策略的能力,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体演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可采用提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精心设置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以课堂问题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联系旅游业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场景体演和实地调研,身临其境获得感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重视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践基地建设
首先,结合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增加贵州作为“文化千岛”的跨文化传播案例,图片和内容,进一步完善教案撰寫和教学幻灯片制作。
第二,根据教案中有关体演教学、模拟实训和田野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探寻本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并对教学实践活动中亮点和精彩过程进行图片、视频和资料的记录和收集,积累教学案例资料。
第三,进一步优化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建设,基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依托网络搭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传播学教学理念、掌握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第四,建立课程实践基地,根据课程章节中设计的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所需的场所和环境,选择和积极建设实践基地和田野调查点。
5.创新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和标准
注重过程考核,弱化期末考试的权重。结合贵州全域旅游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旅游文化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改革课程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以一百分制考核,形式可分解为过程考核(包含考勤、课堂提问、两次作业)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在过程考核中,以考勤和课堂提问考察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后查阅教学参考资料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占10%;作业部分以小组形式进行,第一次作业为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占10%,第二次作业为文化考察并完成调查报告,占20%。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既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可考察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期末考核以试卷测试形式进行,占60%。试题覆盖学科基本理论,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有良好旅游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兼具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传播能力已成为旅游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而如何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既是对原有的教学模式的挑战,又赋予了旅游教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尝试跨文化传播学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03
[2]吴必虎.如何发展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5.12.28(11)
[3]杜江.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吴佳妮(1976.5-),贵州遵义人,土家族,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在读,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