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艳
【摘要】在目前很多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忽视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牵着学生按照自己思路走的低效现象普遍存在着;还存在着学生已经会了老师还在讲个不停的无效现象,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相悖。因此开展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进而促进高效课堂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就小学数学学情前测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情前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49-02
学情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对前测问卷设计策略的研究
要让学情前测真正起到诊断学情引领课堂教学的作用,就要在前测问卷的设计上下功夫。按照全面了解学生、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三个要求,近几年我开展了对前测问卷设计策略的探索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1.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前测问卷。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主要是以单元的形式结构进行编排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共同主题的数学知识串联成一个模块整体。从单元教学总目标的角度入手,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在深入备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前测问卷,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暴露未知。
2.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前测问卷。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有“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前测问卷在形式内容上便有所不同。
“数与代数”侧重数感的培养,前测要注重复习与新课相关联的旧知,找准知识的起点在哪,已知与未知的临界点在哪;“统计与概率”的前测要侧重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哪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衔接;“空间与图形”的前测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情境,看看哪些学生自己就能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围绕课时教学内容进行的前测,目的是寻找真实的教学起点,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更包括学生未知的、困惑的、易错的地方,这些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些问题如果只凭教师的主观臆断难免有失偏颇。
课时教学前设计前测问卷,须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弄清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前测的实效性减少随意性与盲目性。教学时需围绕前测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突破教学难点,从而高效实现课时教学目标。
3.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前测问卷。
前测问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以将问卷设计得趣味性强一些,来吸引学生眼球,尽可能地使前测过程成为一个客观上生动活泼,主观上主动轻松的过程;高年级和低年级又要有所不同。如低年级组织题目的语言要更生动活泼些,多用可爱的图画来增加童趣,多采用激励性的措施来激发兴趣。
如在《可能性》一节的前测中,我设计了三次摸球实验,学生兴趣特别高涨。前测后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学生对“可能”“ 一定”“ 不可能”的认识有很好的基础。
●教学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着重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现象上下功夫。
●学生对可能性的大小、最大、最小的理解上还有欠缺,教学中要着重用力的。
通过前测,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各个知识点没有平铺用力,课堂效果很不错。
二、对前测方法的总结提炼
1.问卷调查法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前测方法。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张问卷,在课前让学生填写,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上的困难所在;主要适用于概念课的教学和起始课时的教学;问卷的设计要紧扣检测目的,题量要适中。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一节,围绕“你认为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问卷检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确定新知的切入点如下:
●割补转化成长方形不仅可行,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以此为重要突破口;
●先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练习画高;
●课堂展示易变形的框架,理解面积和底高有关系,与斜边无关。
2.个别谈话法
即教师在旧知和新知连接点处设问,通过与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谈话,了解他们新知生长点,确定怎样引导知识技能的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后继内容的教学;谈话提纲数量以一个到三个为好。
3.预习分析法
即教师安排预习内容或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通过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了解,明晰哪些问题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给予帮扶,还有哪些问题学生自己根本不能解决;根据对预习作业的分析,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习的题型可以是动笔书写,也可以是动手操作、测量、调查,还可以是观看微课视频、网络学习等。
三、运用学情前测策略提高课堂实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差异性原则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相对同一个班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构建和不同的情感体验;相对于不同班级来说,学生间的差异更大,班风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风格不同,甚至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
②目标性原则
运用前测的目的是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确定老师的施教点,要达到这一总目的,教师设计问卷时要做到“心中有目标”。
首先,脑海中要有对课程总目标的整体思考。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基础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前测题的设计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处设问; 数学思考方面,学生的思维起点在哪?前测题的设计不应过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但也不能太过简单没有思维价值;解决问题方面,学生现有的问题解决的实际水平在哪?前测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做一道题;情感态度方面,学生能参与到什么程度?可以直接采用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前测;其次,心中要有对一节课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思考;再次,要有对你所要诊断的问题目标的思考。
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前测问卷才符合课标要求,才能诊断出真实的学情,运用这样的前测进行施教才改变低效的课堂现状。
③调整性原则
前测后的分析至关重要,要根据学生前测中所透漏的信息进行合理解读与提取,用来调整课堂教学流程,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和切入点,站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架构一个富有个性的生本课堂。
教学内容的调整:学生早就熟稔的内容果断舍去,学生理解上的盲点重点用力;另外,前测的内容是來自于学生的独具个性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的调整:要根据前测所反映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合理、有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凭教师主观经验设定、无视学生原有基础的目标要改进。
教学方法的调整:什么地方要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什么地方学生会出现困惑需要适时介入,给予指导?什么地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前测后进行教学方法的确定才是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
课堂练习的调整:前测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学习的难点或易错点,要多设计针对性强变式题供学生练习,以突破难点、分辨易混淆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学情前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学生之友:下.2013 (3) :44
[2]吴小姿.学情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校园旬刊.2016 (3) :86
[3]于毓青.以学情前测看小学数学课堂调整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 (22) :37-39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