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庆
【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应用,如微信、微课等微载体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得到群众的广泛重视。这些载体也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关键路径。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其和微载体进行融合,让后者服务于前者,规避思政教育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让高中思政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当前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 微载体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78-02
1.前言
当前,微载体内容发展极为迅速,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以微课、微信等为载体的传播模式得到快速发展,这让微载体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通过微载体开展相应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而提升他们思想的健康度,相应的思政教育效果也能够得到顯著提升,同时也能够消除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和社会现实存在着脱离问题,让微载体在思政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微载体对高中政治教育的影响
2.1高中政治教育中应用微载体的意义
首先,微载体打破了政治教学的空间局限,通过微载体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而是可以通过微载体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知识。其次,微载体为师生、学生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教师借助微载体与学生交流,学生借助微载体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互相关注、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2.2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的局限性
由于微载体传播的信息数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而高中生还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因此不良的信息会对高中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微载体与传统教学载体相比较,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缺少良好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微载体传播的信息有好有差,部分不良信息会影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微载体能够改进交流的方式,为师生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但同样也增加了微载体的监管难度。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会在课堂学习中借助微载体做其他无关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与思考
3.1 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微载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充分了解微载体相关平台的特点,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其次,要加强政治教育工作中微载体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微载体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微载体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第三,要通过微载体让学生建立理性的分析能力,能够在众多的网络信息中,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首先,老师要积极的应用微信公共号等平台,向学生推送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料和时事新闻,激励学生基于该平台开展相应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知识点以课程小结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成博文,定期在公众号或者微博上进行推送,从而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微载体加强对时事新闻的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新闻,此外,还可以将热点新闻和思政知识点进行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利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
3.3 运用微载体综合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都是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学习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提升,而且这种单向教育模式也缺乏相应的互动和交流。微载体的有效运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微载体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借助于微载体平台进行交互,这样就能够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另外,基于该微载体平台,还有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4.结束语
总之,高中思政教育应用微载体进行教学,无疑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当然在使用微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时,如果不能够得到良好监督和控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所以,作为学校,要紧密的结合学生学习所需,对学生思政学习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以微文化的传播为切入口,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从而让微载体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媒介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小乔.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的功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2]刘正斌.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01)
[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0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