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芳+田耀平
摘要: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无疑显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能用、可用之才。笔者以“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为例,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点滴经验及感悟,就专业课程教学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改革;德育工作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呈多样化趋势,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德育工作不仅需要依靠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也需要依靠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笔者以“方剂与中成药”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本门课程教学中去。
一、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专业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才能够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教师在一些小细节面前不注意个人素养,会给德育工作带来反作用。因此,教师应从严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二、上好第一堂课,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很多教师往往忽视第一堂课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完成好第一堂课的教学往往在德育渗透中至关重要。学生会通过第一堂课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的内容有初步认识,而这第一感觉对学生后期的学习态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本门课程教学,笔者首先会采取案例教学,通过列举生活中常用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液等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对“方剂与中成药”这门课程的兴趣;接着对本门课程学什么、怎么学进行介绍,特别要强调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课堂纪律、作业要求、实践操作、课程考核等一一列举。只有学习要求明确,学生才会重视,在学习中才能够自律,这样才能将德育工作渗透进来。
三、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育德于教
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高校教师应该以己为鉴,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总结经验,找到德育与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因材施教,寓教于理,使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方剂与中成药”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通过介绍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问病荐药和审方调配的职业能力,教学中多以案例教学、病例诊断、处方分析和实际操作为主。课程中涉及的中医理论、方剂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如何将德育渗透进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设计学习情境,融入德育
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能感悟做人的道理。如在学习方剂的配伍知识点时,讲到“君臣佐使”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参照所给出的方剂及班级学生人数,自行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生依据方剂“君臣佐使”组成开展角色扮演,上台陈述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理解方剂中“君臣佐使”配伍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口才,同时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從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丰富教学方法,育德于教
本门课程可以通过病例诊断、问病荐药等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渗透德育。如讲到解表剂,教师可以将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任务,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将学生角色转变为药店工作人员,模拟顾客问病荐药的工作场景。首先采取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相关知识点,如提出生活中感冒有哪些症状、中医风寒与风热感冒有什么区别等问题,搞清楚了相关知识点,获取了相关资讯,为完成项目任务做准备;其次,采取案例教学法,展示生活中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例诊断案例,让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讨论法),推选一名成员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归纳法);最后教师对不同组的结论进行全方位点评,让学生反思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误诊、用药错误的严重后果,切实感受药学人员的职业操守及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整个教学环节全程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团队协作力强、迎难而上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谭银平.中药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5):100-101.
[2]鲁海峰,张平松,刘文中,等.浅议高校专业课程第一堂课的授课把握[J].高教学刊,2015(10):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