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文
摘 要: 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创新和完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构建“双融合”教学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双融合”实现了理论与技能的统一,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相吻合。本文以“双融合”平台构建为内容,对其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融合” 实践教学
引言
从概念的角度分析,课程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框架结构,它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科技反映在教育中。高职院校“双融合”实践教学,是将专业技能与综合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融合,这种课程体系的优势符合当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主体”的教育原则,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思政教学也是如此,构建思政实践教学的“双融合”平台,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及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与学生自身拓展的需求,是当代高职院校建设的趋势之一。
一、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具有可行性
1.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遵循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律。
思政课教学阶段,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同时要明确教学计划,在合理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理论教学为出发点,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和体验的环境中有序进行。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必须有效进行教学表现,思政课堂要充分体现主观与客观性,做到以课程理论教学为基础。重点进行多方面分析,对理论式教学进行拓展并延伸,依托实物形态的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均亲身参与并做到积极参与,使学生的身心共同参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都是实践教学。所以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实践,应用不同的措施增强有效性。
校内校外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比如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校园外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宽广性等外延特点。所以,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必然。
2.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具有必要性。
研究分析表明,在实施有效思政教学后,要对两者教学目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两种实践教学具备相互融合的基础条件。比如都以培养人才为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日后端正态度学习与工作及有可持续发展潜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在将来成为适应社会的“职业人”。所以,进行交集是必要的,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融合必要的条件基础。
二、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整体思路
1.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整体思路。
高职思政课上进行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构建的同时,必须重视构建过程的整体思路,要基于专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进行高效率的融合。不是将所有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都融合于专业实践过程中就是“双融合”平台,而是将专业实践地点、内容、性质等方面都进行优势分析,重点实施于实践教学中,如内容中包括职业规划、专业法规及职业品质道德等,它和“三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一样,并不是为了替代其他教学形式的实践,仅仅作为有效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学实践水平。
2.要在实践中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
思政课实践过程要与专业课进行融合,这种实现方式就是要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合理整合,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针对课程内容,实施合理的布局与设计,利用时间的合理安排,积极提高教学能动性,以合理布局提高教学水平,从课程布置看,首先是基础课程,通常排在第一学期的是“基础”课(<4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6学时;排在第二、三学期的是“概论”课(<60学时),实践教学一般22学时;排在第三、四学期的是《形势与政策》课(<16学时),实践教学安排6学时。这样在第一、二、三、四学期的教学安排中这三门思政课实践教学都有序分布。职业能力培养在大多高职院校都受到重视,实践过程要合理运用,同时要重视辅导教师的连续指导,让实践分布于每个学习阶段,使实践教学能够可持续地作用于双融合教学之中。综合考虑并合理解决与专业实践“时间”上的融合问题,可将“必修环节+选修环节”中的“选修环节”进行弹性调整以解决相关问题。
3.要在内容上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融合。
要想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在内容上实现融合,就要让不同的思政实践指导方案根据不同的专业实践进行研究设计,在专业实践中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为提交不同的实践作品,就要以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设计为依据。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积极合理地进行分类,随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再以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实践性质、不同实践场所等,使课程设计在“双融合”平台条件下进行。需要把“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进行合理布局,包括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模块等,在必修与选修阶段,必须实现教学的统一目标,更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当他们的专业特长得到肯定后,思政教学更要积极跟进。如在一些活动中,进行校园道德海报设计,在动画设计的时候充分发挥相关设计专业特长等,通过利用网页,发挥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特长,开展家庭自用型汽车消费市场的调查以满足汽车系学生特长等。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实践内容,每个院校都可以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实际设置,这样只有找到有效的融合点,才能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实践结合,在有效开展相关教育的同时,让学生练就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也让思政课堂更具有专业性,以此提高教学的规范性与价值作用。
三、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endprint
1.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质量。
在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的平台时,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对专业实践基本知识的了解,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要严格制定,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队伍人员要全面,要以思政课教师为队伍的主体,汇聚素质精良的党政干部,同时要积极引入具有专业水平的实践教师,包括一些优秀辅导员的培养,都要给予重视。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实践与调查,加深对于社会与企业的了解。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使教师“双师”能力得到提高,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再借助专业实践平台有序进行。
2.教学内容需合理并精心设计,实现教学规范化。
教学阶段,包括理论在内的教学模式要进行规划设计,学习的学时与学分制定都要合理,通过实践,分析如何采取合理方式,再制定有效的实践教学大纲过程,必须严格以培养每个学生发展为基础,重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规范化。此外,一些相关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时候也要完善,以此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在进行“双融合”平台搭建的同时,必须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主,重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整合,包括专业学习环境、實践教学、实践场所等内容的设计都应与学生不同阶段相适应,选取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思政课程相适合的,再将设计教学内容与项目精心设计并实现单元化。比如:国有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需要重视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明确公有制经济体制问题,从有效的分析角度入手,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理解,找到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同特点。
3.评价体系需科学。
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必须从制度建设、机构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出发,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深入调研搞清学情、教情,询问相关专家的意见,使评价体系具备多元化和综合性。考核评价、学分制定要合理,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制度化;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考核形式要采用学生自己评价、相互评价等形式,教师评价过程也要考虑评价的多重化。这样使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效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反馈能力,有助于高效率的教学课堂的构建。
4.保障机制需长效。
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双融合”模式后,必须重视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建立后,不仅保证教学有效性,而且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具体保障内容如下:首先保障组织。高职院校以统一的党委进行领导,思政课教学教师,以及相关教学专业实践教师等,这些组织必须合理,也要具有专业性,这样每个组织内的成员都可以发挥不同优势。当他们的能力得到保障的同时,组织学习与实践能力必然会提高。二是保障制度。制度的实施过程,会提高“双融合”平台建设水平,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教学计划,必须考虑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构建,当有章可依的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会更加清晰,并且能够促进实践教学长效发展。三是保障经费。学校财务要提供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使经费的使用情况落到实处。
结语
在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创新完善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学特点,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设计并选择教学方法。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双融合”平台,不仅实现育人体系的完善,还优化教学目标,实现思政实践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化人才,思政教育必须结合教育宗旨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秋生,曹琳.浅析思政课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2]叶春林.浅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3]江传英,江传月.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分析及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4).
[4]王紫.基于创新理念规划的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07).
[5]朱鹏.浅谈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情感读本,2016(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