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李静+张飙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学不断进行探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反思,积极采取一系列策略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推向世界。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也要依靠语言。美国语言学者克拉姆契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语言与文化两者不可分离。”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包括吸收和传播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吸收英语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等,而且肩负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沟通工具,更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等都在不断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能力都在逐步增强,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英语综合素质,注重介绍西方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相对缺乏。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现状分析
1.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缺失
教材是学习大学英语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出版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多种教材。大学英语主要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课程群,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通用英语为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就大学英语通用英语教材而言,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这几家出版社出版了多套序列教材。整体而言,通用英语教材的内容来源侧重英语国家原汁原味的资料,也有一些教材融入部分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但所占比重较小,有的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由于当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存在西方文化的过度输入现象,催生了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失衡问题,使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有效地运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
2.课堂上中国文化的教学设计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通用英语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传授的是英语语言能力以及英语国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由于学历背景、教学压力、课时设置、学生四(六)级考试等原因,部分教师没能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这样的意识,没有积极引导学生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就会出现学生仅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西方的文化常识、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但当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传统佳节时,许多学生却无法流畅地进行表述,甚至发现很多词汇不会用英语进行表达,由于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因此势必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目前,主要的改革重点是学生完成必修的通用英语之后的课程设置及发展方向,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就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群而言,主要的课程是围绕西方文化而展开,如英语国家概况、西方礼仪文化、英文报刊选读、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经典选读等,有些高校也设置了关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类的课程,但是关于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类的课程目前数量还是较少,甚至没有设置此类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课程设置的完善都会对教学目标产生影响,缺乏中国文化类的课程将不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国际传播与交流。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堂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大学英语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设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多学期的特点,而且覆盖非英语专业的全部学生。大学英语课堂主要是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文化分为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育主要以英語为媒介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通过学习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不仅表现在训练学生辩证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上,而且表现在培养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具体的比较,能让学生更直接、更客观地学习感知双向文化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也提升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可行性方式
在大学英语课程的通用英语阶段,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补充课外资源,将中国文化有效、合理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中国优秀文化进行渗透,从英语听说、读写、翻译等方面进行尝试,逐步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1.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对听力和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有所改变,在口语测试部分进行了较大的变革,鼓励更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参加口语考试。这样既能考查学生英语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的平衡性,也能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听说课堂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做出调整,增加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搜索并播放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音频、视频资料,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学生平时可以通过观看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国际化的平台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意识。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块短板,教师更应该通过完善教学设计来弥补不足,可以尝试围绕单元主题加入中国文化因素。比如,有的单元主题为health,教师可让学生用英语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学习和讨论;有的单元主题是sport,教师可以增加中国功夫的内容;有的单元主题是food,教师可尝试增加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内容;有的单元主题是love,教师可以加入中西方婚礼的对比;等等。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思考设计中国文化或者中西方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endprint
2.在英语读写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也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好于写作能力,因此也是一种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现象。在英语读写课程中,教材内容大多数是西方原汁原味的教学资源,更多体现西方文化的内涵,学生通过泛读和精读的方式学习英语,感知西方文化,基本能够达到议论文、记叙文以及应用文等体裁的英文写作要求。但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资料很难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料,同时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下积极利用网络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文章,学习相关的词汇表达方式,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词汇教学是非常好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要深入发掘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当词语在英汉两种文化里有不同的解读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去比较,理解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关注新华网(英文版)、中国日报网(英文版)等知名媒体,学习更多专业的词汇表达,提高阅读水平,为英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在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從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翻译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汉译英句子调整为汉译英段落,段落主题基本围绕中国元素展开,涉及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近年来,在翻译段落中出现了大熊猫、风筝、功夫、中国结、中国旅游、长江、黄河、中国快递、中国经济、中国父母、中国宴席、中国造产品、旗袍、中国农业、外国人学汉语等明显具有中国元素的主题。这一改革恰恰说明了英语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并以翻译题型改革为契机,强调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教师应该积极准备关于中国元素的翻译素材,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翻译训练,讲解翻译方法和技巧,将英语语言与中国文化高度融合,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翻译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用英语表达西方文化,而且能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增强他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跨文化传播意识。
参考文献:
[1]屈冬.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位问题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2016,37(6):82-86.
[2]赵秀芳.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4):154-155.
[3]于阳晓.大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的实例研究[J].科技视界,2016(9):90,2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