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丽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进行同一个练习,每次或者每组练习之间需要安排十分充分的休息时间来使球员的状态恢复到或者是接近上一次练习的状态的练习方法。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方式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步。
现在学者们把重复训练法分为短时、中时和长时重复训练方法,并全面具体的说明三者在运动训练中的合理运用与搭配。
每次练习的时间较短(大约30s),练习的负荷强度比较大,动作要求的速度比较快,组间或次间休息时间十分充分,它要求单一结构动作或者是组合结构的动作的每一个运动环节始末都要前后稳定,而具体的重复的次数或者是组数比较少。
每次或者是每组练习的时间比较长(30s~2min);练习的时候负荷的时间可以稍微比主项比赛的负荷时间或者负荷距离可以稍微比主项比赛的距离要长一点;负荷强度应该比较大,心率应每分钟180次以上。
每一次或者是每一组练习的负荷时间长(2~5min),适合联系的技术动作的种类多,同时可以参与的技术、战术训练的人数比较多,战术攻防过程转换次数较多,训练的实战环境气氛较浓,组织难度增大。每一次或者是每一组练习完后,次(组)间应当安排十分充分的休息时间。
在原地传接球联系中可以采用两人对面站立,做各种传接球练习,一分钟极限传球,以次数多作为成绩评判标准;移动传接球练习可以采用两人一组全场传接球上篮练习、半场全队四角传接球练习或者是半场全队三角传接球上篮练习,在传接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形成和巩固阶段可以降低运动强度采用2min左右的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投篮技术训练可以分为原地投篮练习、原地干扰投篮练习、移动投篮练习和移动对抗投篮练习。在原地投篮练习中可以采用罚球线定点投篮练习和限制区五点定点投篮练习,我们以投进10个为一组,重复训练三组或是更多。在移动中投篮练习斜线、直线、弧线或是折线移动接球后投篮练习,同样以10个为一组,重复训练三组或是更多,但是要求移动迅速突然,传球人提前传球。
在原地运球技术中可以规定运球手对球的按拍次数为100次(次数可以根据强度要求改变)每组,重复练习,也可以是原地两种或以上运球方式组合练习。在行进间运球练习中我们通常是以球员来回运球跑动的次数作为强度要求,在规定的强度要求下,让运动员在行进间熟练掌握运球技术技巧。
在篮球快攻攻守中的运用主要可以才采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和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来进行。具体方法是(以全场二攻一配合为例):(1)把队员分为两两一组,分别在球场的两端进行全场的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接力练习,并规定每组攻打的次数。(2)分组与站位同上每组由一边端线进攻开始,另一边端线就的对应组别就上一人进行防守练习,防守结束防守人拿球与同伴一起变为进攻,两边端线循环往复。
在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训练中的运用,必须先让球员掌握攻防战术移动与配合路线,从实际出发发挥个人技术特长,利用基础配合组成全队的攻防体系,然后再在无防守和消极防守的情况下进行战术分位练习,最后再把全队队员组织在一起进行战术演练与配合。
在实践中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比较适合,但是又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等原因,在使用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的时候,要合理安排负荷,每一次或每一组练习完后,中间的休息时间必须十分充分。
中学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该采用实战或比赛的方式,并且训练强度需要接近或者超过比赛强度。例如: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采用全场5打5对抗性比赛,要求双方进行全场“人盯人”攻防战术,每队进攻的队员间必须传接球超过20次过后才可以运球进行进攻。
一般情况下每一次或每一组的练习时间或是距离都应该接近或者是超过实际比赛的时间和距离,负荷强度定级为大或是较大,在每一次的练习过后教练员十分充足的休息时间,待机体恢复到差不多上一次练习的水平状态时在进行下一次练习。
在新的技术动作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降低运动强度与负荷量,在进行旧技术动作的训练时,就要加强动作力度与负荷时间,直到运动员技术动作变形为止,代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的练习。
重复训练法的选择要与相对应的运动技术、战术相符合,要分清运动素质与相对应的供能形式。对于磷酸盐系统供能的速度、爆发力,糖有氧酵解供能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无氧、有氧供能条件下的速度和力量耐力的运动技术战术要选用相应的短时、中时、长时重复训练法。
对于有伤病的或者是尚后刚复出的运动员,要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与负荷,多安排些技术动作简单,幅度不是太大的动作来进行重复性的刺激训练,以力量性恢复与肌肉拉申为主。
在中学男子篮球训练中要特别注重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因此,中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必须要从基础抓起传、投、运三大基本功的练习以及基本的身体协调、灵敏、力量、耐力、柔韧,同时还要注意把单一结构的技术和多个组合型技术集合起来练习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们的篮球技战术意识与相关规则的培养,在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把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一切从实战出发力求负荷时间与负荷强度达到或是接近比赛强度,中学生男子篮球队的训练要合理选用训练方法,结合他们身心发张特点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1]胡亦海,吴振民.试论重复训练法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40-43.
[2]孙虹,林伟贤.重复训练法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93-95.
[3]钟勇.警察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辽宁警专学报,2007(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