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清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17)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既要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又需符合体育活动的规律。目前,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游戏活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使得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性不够,没有真正发挥体育游戏的特有价值。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心理,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的综合教育改革,幼儿体育游戏在幼儿园里逐渐开展。但多数幼儿园还是不太重视幼儿体育游戏,在开展体育游戏中没有注意把体育活动和主题活动教学结合在一起,活动组织随意性比较强,达不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而且近几年在开展体育游戏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颇多。
目前在幼儿园在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许多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忽略游戏性,设置环节太少,或环节过多重复导致内容枯燥乏味没有新意,使得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不大。有的幼儿不听教师指令,在一旁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的幼儿虽然跟上了教师的步伐,但也是随便跑跑跳跳,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有的玩了一次,就不想继续玩了,坐在一旁呆呆的看着。这样的情况教师不但难以组织教学,而且幼儿达不到活动目标。
由于幼儿园经费和场地有限,投放的活动器械较少。又因为有不同年龄层大、中、小三个,所以分配到各个年龄层能使用的器械并不多。许多幼儿园长期玩皮球、海绵棒和攀爬桌椅,教师没有引导,玩法单一,几乎一种器械一种玩法,久而久之,体育游戏对幼儿来说更不感兴趣了。
很多幼儿园每天都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符合《纲要》要求。但由于场地器材缺乏,使得课外活动的形式受到限制。一些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只流于形式,教师只是让幼儿随意地在户外跑动,玩滑滑梯等,这样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并不高,锻炼的实效则不大。长期以往幼儿的锻炼性不够就会影响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利于幼儿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形式活泼,活动中不可测因素较多,教师对幼儿的约束性小,幼儿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到户外就容易在游戏中“忘乎所以”,教师无法完全预料游戏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在幼儿阶段推崇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和游戏带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游戏中可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因此在幼儿园要科学的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的天性,表现为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带班的教学模式,幼儿是难以接受的,最常见的活动流程是:发给孩子游戏器械—孩子自由玩耍—集合收器械—带孩子回班。时间久了幼儿会觉得百无聊赖,应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善于诱导幼儿,以多变的形式来吸引幼儿。
比如中大班可以采用内容较复杂且有情节的游戏,使幼儿随游戏的故事内容、情节变化做游戏。如在“穿越火线”这个游戏中幼儿扮演解放军角色,教师可以让幼儿穿上迷彩服,配上“枪支弹药”,增加兴趣性和真实感。由于活动有真实感和趣味性,符合幼儿们的喜好,从而使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更愿意参与到游戏当中来。
用故事情节来吸引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如“智勇大冲关”,幼儿手拿“冲关任务卡”按照卡上的项目及顺序进行一一闯关,关卡环环相扣,全部冲关即为胜利。教师设计内容为四个环节:分别为“攀爬、跨越障碍物、勇打怪兽、跳过小河回家”,整个游戏都是贯穿着情节并且有一定的锻炼性。幼儿通过一个个富有趣味性,刺激性的项目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使幼儿达到身心的双重放松与锻炼。每个游戏环节都有难度,而且难度是层层递进的,闯关成功后幼儿会获得奖励。利用情节吸引幼儿,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
投放适宜的活动器械是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活动的质量。教师应认真地选择运动器械,善于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械的多种功能,全面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等身体技能。
如幼儿园中经常使用呼啦圈,呼啦圈最常见的玩法就是放在地上让幼儿跳在圈里或者放在腰间转。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呼啦圈还可以怎样有趣的玩?你去试一试,玩一玩”让幼儿在玩中带着问题去玩,去思考并探索新的玩法。有的幼儿在生活中有经验就会发现呼啦圈还能套在自己身上,再拉着别人的呼啦圈,一个接一个形成“呼啦圈”小火车,接龙式的练习跑;有的幼儿会把呼啦圈当成飞镖,用力的投出去;有的幼儿拿着呼啦圈当车轮,用双手交替的方法滚动呼啦圈。在幼儿自我探索中,教师可以适当介入问问“能不能拿着呼啦圈,让小朋友钻过去呢?”引导幼儿学习合作,接龙式地钻过呼啦圈,练习钻爬。一种器械有多种玩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探索发现。平时教师也可以多搜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如报纸、易拉罐等材料,充分发挥其功能。
体育活动是通过使机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而达到促进机体机能发展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小,锻炼的效果不好,运动负荷过大,对幼儿正在生长发育的身体不利,所以体育游戏要注意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运动负荷。幼儿园体育运动的负荷特点是“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强调节奏”,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强度不大的练习,运动密度就要提高,多采用同时练习法、连贯练习法等。同时也要注意运动的量,注意动静交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活动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判断运动量是否适宜、是否恰当,必要时可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
安全是开展各类活动的前提。为了确保幼儿游戏时的安全,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一要加强游戏的安全教育,如正确使用游戏器械,懂得如何避开危险,明白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是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活动前检查器械、场地是否安全,检查幼儿的着装是否适宜运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活动时教师尽量视线能关注到每个幼儿,对危险性的游戏方式要及时制止。活动后教师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如衣服是否汗湿,及时增减幼儿衣服。若有问题出现,应及时处理。同时教师应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基本常识,在第一时间内为幼儿做应急措施,并及时就医。
总之,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寓教于乐,教师要关注体育游戏的内容、器械、活动量和安全性等问题,通过创编高质量的、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游戏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才能达到体育游戏活动所要求的目标。
[1]张庆敏.提高幼儿体育游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体育室友,2015(2):51-52.
[2]张建忠,朱良.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导刊,2005(4):65-66.
[3]罗红辉.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2(6):80-81.
[4]何建文.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游戏的四个措施[J].学周刊,2015(14):155-156.
[5]李淑升.论幼儿园中如何深入开展体育游戏[J].学周刊,2013(3):130-131.
[6]魏舒蕊.浅析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3(9):110-112.